还因为在西北散落着大量他昔日的战友。王文耀、郭君镇、王永强、高友才、丁国栋、米喇印、牛成虎等人都曾经和李过并肩作战。
若是大顺军主力彻底放弃西北,全军东下富庶的江南。
那么等这些人被清军消灭后。
李过将后悔一辈子啊!
无论如何,对于这些坚持在敌后作战的队友。
厚道的李过是要去救的。
李自成看着李过也是叹了一口气。
他猜出了李过的心思。
这位大顺定秦王所求者。
乃是为了救昔日的袍泽尔!
李过能征善战,而且为人厚道。
这在乱世之中,无疑是难得可贵的。
但是也是因为厚道。
所以李过一个人根本无法支撑得起整个大顺。
只能因为自己性格的原因被人所操控。
“李过,现在我军在四川各地。”
“除了朕从湖南带来的二十万人外。”
“不止是你的两万西北残部,我军还收编大批绿营兵。”
“除去损伤的兵马。”
“我军共计有二十三万大军能够动用。”
“这二十三万大军中,孤带十五万大军顺江而下。”
“剩下的八万大军留在汉中和四川,听你调遣!”
李自成郑重开口。
“多谢陛下!”
“请陛下放心,有八万大军在!”
“末将必定不负定秦之封!”李过大喜过望,连忙开口道。
第二天,敲定了战略的大顺军开始行动起来。
李自成亲自统率进入松潘之地的数万顺军火速折返。
由于此地已经远离了夔东基地。
所以大顺军的粮草供应也非常不好。
大军在这里每多待一日。
便会耗费无数钱粮。
于是乎在收拾了清军丢弃的大批装备后。
大顺军一刻都没有停留迅速退出了松潘。
甚至吴汝义请求攻打风洞关的建议,李自成都没有采纳。
松潘之地如同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李自成志在天下,自然不可能在这片地方消耗自己的力量。
而且风洞关内的朱化龙抗清有功。
若非松潘明军坚持抵抗,多铎麾下的大军又怎会如此。
所以在朱化龙表示不愿意投降后。
李自成也是没有为难这批人。
直接带着大顺军退出了松潘,踏上了返回夔东基地就粮道路。
数万大顺军退出松潘之地。
而后迅速东进。
在保宁,李自成和李过进行了分兵。
李过以权将军、定秦王的身份统率一万精锐北上。
准备接管在汉中的五万大顺军北伐。
而在保宁和夔东。
高一功等人的两万疲惫之师驻扎在这些地方。
一来进行休整,二来保证汉中大顺军的后路,三来亦可作为李过的预备队。
就这样在留下八万兵马后。
李自成统率整整十五万大军!
从三月份开始,大顺军的数千艘战船浩浩荡荡地开出夔东山区抵达松滋,
准备正式进行了东征!
但是就在这是时候。
李自成的谋士顾君恩、万年策等人却急匆匆地来到松滋。
想李自成禀告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什么!多尔衮竟然给了吴三桂这些人分封!”李自成大惊失色道。
“陛下,还不止于此!”
“这个贼酋眼见自己坐不了天下了。”
“竟然在全天下倒行逆施,推行那包税之法!”
“陛下,此策一出,全天下不知廉耻的士绅们。”
“估计全都在给多尔衮歌功颂德啊!”
顾君恩拿出一封奏折,语重心长道。
李自成连忙结果奏折,仔细地看了起来。
当得知多尔衮这两个月来的动作后。
这位永昌皇帝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看来!朕还是小瞧了多尔衮了。”李自成叹了一口气道。
他原本以为自己把八旗兵消灭了大半。
满清必将镇不住天下,继而直接自爆。
毕竟在剃头之下,汉将和士绅就没几个真心服了满清的!
只要满清的八旗兵被重创。
汉将和士绅必将闻风而动。
那曾想,多尔衮眼见满清的力量已经被严重削弱。
竟然直接不惜代价。
以永镇拉拢了汉将,以包税拉拢了士绅。
颇有晚清之时,咱大清跪舔洋大人的风采啊!
不过此举虽然反动,但却也给多尔衮解了燃眉之急。
为了自己的利益。
正如洋人保护满清一样,汉将和士绅非但不会叛乱,也力保满清。
而从现在开始,大顺的真正敌人也不再是满清了。
一个只剩下三万八旗兵的满清根本不堪大顺一击。
但是手握数十万绿营兵马的汉将以及掌管全天下的士绅。
却足以和大顺较量较量!
不过李自成对此却也是并没有多么大的忌惮。
因为现在不同于后世。
大顺也不同于太平天国。
面对满清加汉将加士绅的组合。
大不了李自成选择打一场持久战。
以三省之地为核心,一步一步地推平整个天下罢了!
“传令下去,大军即可进攻荆州,把郑四维这个叛徒给朕杀来。”
“万年策你拟一道圣旨。”
“告诉天下士民,满清的主力已经被朕消灭。”
“朕当亲提百万大军东下江南。”
“若是谁敢有非分之想,想行螳臂挡车之举。”
“那么在朕的大顺天兵面前,必将粉身碎骨!”李自成缓缓开口道。
太平天国敌不过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
可是这并不代价着,大顺打不过国内反动势力的联合。
在团灭了数万精锐八旗老兵后。
大顺军已经成为了天下第一强军。
而在这支强军的后面,是数不尽的粮草和枪炮。
既然如此,那就一路平推下去。
把所有敢抵抗的人都碾成粉末。
来终结明末这个乱世,来还给天下一个朗朗乾坤吧。
此言一出,不少老兄弟纷纷点头。
刘希尧、吴汝义等人对满清、绿营汉将、地方士绅都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这些大顺老兄弟自然不介意杀遍天下咯!
但是顾君恩和万年策听后却急了。
“陛下!满清对天下汉将和士绅都在极力拉拢。”
“为了迅速结束战火,消灭满清。”
“咱们也应该适当让步,以拉拢人心啊!”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