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赐宴过后,崇祯帝将内阁提交的封赏方略进行了朱批,随后内阁便颁布天下,对各部有功将士进行封赏。 一家人终于团聚,当晚尽享天伦之乐。 等到众人全都到齐后,刘衍第一句话便让众人大吃惊:“本公准备制裁衍圣公,诸位以为如何?” 自公元1055年,宋仁宗下旨将孔子的第46代孙孔宗愿封为衍圣公开始,衍圣公这三个字便成为华夏文人的精神领袖。虽然这个衍圣公在宋朝,不过是一个八品小官,但是因为孔子在天下士子心中的神圣地位,这个衍圣公的爵位也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因此,无论是任何朝代,都只有孔子的嫡系后人才能承袭衍圣公的爵位。 可是在刘衍看来,衍圣公的形象却并不是那么的光辉灿烂,除了象征意义上的高大形象外,刘衍认为衍圣公一系不管是在文化上、学术上、政治上还是节操上,都给孔圣人丢尽了脸,称其为“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贰臣”一点也不为过! 例如,在北宋灭亡之后,赵构带领残存的宋朝宗室在临安建立了南宋政权,将随行而来的孔子第47代孙孔端友封为新任衍圣公,并且在衢州建了新的衍圣公府。留在曲阜衍圣公府的那些孔子后人,则纷纷落在了金兵手上。这些人虽然身为孔子后人,可是却并不知“舍身成仁”为何物,反倒是深谙“识时务者为俊杰”,转眼间就投靠了金朝。 而后历史上的满清入关、日本侵华等等,当代的衍圣公都是第一时间投降,甚至满清入关的时候,当代衍圣公甚至连个屁都没放,反而主动剃发了,也不知道当其看到自己先祖孔圣人的画像时,会不会觉得自己脑袋上的金钱鼠尾不合时宜? 所以从一开始,刘衍就认定在孔兴燮的身后肯定隐藏着一股势力,如今大明国势蒸蒸日上,这股势力开始蠢蠢欲动,想要跳出来摘桃子了。 刘衍在内阁官署对众人说道:“本公手握百万大军、掌控大明权柄,如果凭借一个十四、五岁的所谓衍圣公,就可以窃取了大明权柄,那这也太滑稽了!” 刘衍也点了点头,说道:“本公从西域班师回朝的路上,就仔细斟酌过这件事情,也始终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人在孔兴燮的背后,对于朝中上下,也想不到谁有这份胆量和手段,可以拿衍圣公这个招牌搞事情!” 众人闻言心中凛然,纷纷领命。 吴国金和白文议当即领命。 此时众人心中都在感叹:“孔兴燮啊孔兴燮,你没事跳出来干嘛,找死啊?” 吴国金当即领命。 此次事端结束后,不管最后的定性如何,至少衍圣公这三个字的神圣性要大打折扣了。 孔府位于曲阜城的中心,坐北朝南,迎面是一个粉白的大照壁,门前孔子像两侧,有一对两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红边黑漆的大门上镶嵌着狻猊铺首,大门正中上方的高悬着蓝底金字的apot圣府apot匾额,相传为大明嘉靖朝内阁首辅严嵩的手书。 这副对联口气之大自不待言,发人深思的是上联apot安富尊荣apot的富字,下联apot文章道德apot的章字,apot富apot字上少了一点,apot章apot字中多了一笔,意思是说衍圣公官职位列一品,田地万亩千顷,自然富贵没了顶;孔子及其学说apot德侔天地、道冠古今apot,圣人之家的apot礼乐法度apot,也就能天地并存,日月同光。 毕竟以军情部的数十人查案子还可以,要想控制偌大的孔府,以及封锁孔府庞大的产业、控制孔府众多的人口,这数十人是肯定不够用的。 这也难怪,先不说祸乱朝政的罪责有多大,光是军情部这三个字的分量,就足以让衍圣公这个级别的存在畏惧了,这就是大明锦衣卫 很快,衍圣公孔兴燮就带着孔府上下从正门出来,竟然亲自迎接吴国金一众。 “原来是吴尚书登门,有失远迎,还请见谅!” “这也可能是身处孔府之中,平日里见得多了的缘故吧。” “此番本部堂前来,就是奉内阁之令彻查此事!” 孔兴燮更是有些手足无措,不明白自己以衍圣公的身份上书几封,朝廷的反应为何这么大? 此时孔兴燮的反应才像是一个十几岁孩子的样子,在吴国金锐利眼神的注视下,结结巴巴的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孔兴燮和孔府上下看到吴国金不但亲自前来,竟然还从济南府调了兵马过来,这是要干什么! “是!” 吴国金看向孔兴燮,说道:“烦请衍圣公将孔府上下的所有产业列一个清单,今日入夜前必须交给祖参将,由祖参将先行查封,等此事结束之后,再做定夺!” 随后祖永海向吴国金行了一礼,便自顾自的开始调兵封锁孔府了。 “啊!” 质询和调查 孔府的二门建于大明初年,门楣高悬明代诗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apot圣人之门apot竖匾,下有阀阅承托,门柱有石鼓夹抱。正门左右各有腋门一座,耳房一间。平时来人只走腋门,正门不开,以示庄严。 入圣人之门后,迎面是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屏门,此门建于弘治十六年,门为木构,四周不与垣墙连属,独立院中,类似遮堂门。 这重光门在平时也是不开的,只有每逢孔府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和举行重大祭孔礼仪时,才鸣礼炮开启。 重光门因独立院中,把前院和后院隔绝开来,所以又叫apot塞门apot。据说这样的塞门一般官司宦人家是无资格建立的,只有封爵的apot邦君apot才能享受此荣,故《论语·八佾》中有apot邦君树塞门apot的记载。重光门两面三刀侧的东西厅房,是孔府仿照封建王朝的apot六部apot而设立的六厅。 众人过了重光门,院中有一片台基,台上原有日晷等物,其后便是宽敞的正厅,这里便是孔府的大堂。 府中正堂有厅堂五间,进深三间,灰瓦悬山顶。檐下用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麻叶头出锋,座斗斗欹,具有明代风格。大堂中央有一绘流云、八宝暖阁,正中的太师椅上,披铺一张斑瓓虎皮,椅前狭长高大的红漆公案上,摆着文房四宝、印盒、签筒。 在大堂的堂内两旁及后部陈列着正一品爵位的仪仗。如金瓜、朝天镫、曲枪、雀枪、钩连枪、更鼓、云牌、龙旗、凤旗、虎旗、伞、扇等还有一些象征其封爵和特权的红底金字官衔牌,如apot袭封衍圣公apot、apot光禄寺大夫apot、apot紫禁城骑马apot、apot奉旨稽查山东全省学务apot等,每当衍圣出行时,都有专人执掌,以示威严。 在大堂的后面也叫后厅,是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僚及受皇帝委托第年替朝廷考试礼学、乐学童生的地方室内正中上、下挂着apot钦承圣绪apot和apot诗书礼乐apot的大匾,两旁立着几块石碑。二堂两头的梢间,东为启事厅,西为伴官厅。 在二堂之后,有个不大的庭院,在庭院里有两棵冲天挺拔的苍桧并列两旁,还有六个石雕盆内各立一块奇形怪状的太湖石,此院的北屋即是三堂。院落,东为册房掌管公府的地亩册契,内为司房掌管公府的总务和财务;西为书房,为当年公府的文书档案室。 于是吴国金笑了笑,立即命随行的部下上前,先将东面的孔府司房、西面的衍圣公书房封锁起来,孔府内的任何人,包括衍圣公孔兴燮都不得再出入这两处。 “是!” 在孔兴燮等孔家人的眼里,这些人马全都是锦衣卫的样貌,随着吴国金的一声令下,这些“锦衣卫”已经开始查封抄家了! 孔兴燮被吓得大喊一声,脸色越发的惨白,周围不少人都是面色悲戚。 吴国金的语气突然阴冷了起来,说道:“不过如果衍圣公真的结党营私,背后还有一党,此番上书也不是出于什么忠心,而是别有用心,恐怕……” 听了吴国金的话,孔兴燮被吓得摇晃了几下,差一点就一屁股坐在地上,被左右的族人给搀扶住了。 孔兴燮急忙答应下来,带着吴国金等人继续向前,众人直接进入二堂内落座。 而在内宅的后面,还有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后花园等建筑,可见孔府规模之大、占地之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