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名投掷手身披重甲穿过人群,中途遇到零星清军的阻拦,这些人高马大的壮汉也能用手中配备的战刀将其劈死,随后便冲到了第三道防线前方,将一颗颗震天雷投掷到防线各处。 一团团火光升腾而起,将第三道防线内的蒙古两蓝旗残部炸得死伤惨重。 阿玉石也是狼狈的向东面的第四道防线跑去,眼见防线就在前方,甚至都已经看到肃亲王赖慕布的战旗在城头上火把的光亮下,随着夜风飘动着,看到满州正蓝旗兵马正在月色下严阵以待,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 就在阿玉石的前方,大批的蒙古两蓝旗残兵被射杀,惨叫着倒在了自己人的手下,气得阿玉石大声怒吼着:“肃亲王!我是阿玉石,不要开火啊!” “还想跑回来苟延残喘?” 周围的满州正蓝旗兵丁、满人乡兵、蒙古部落兵都是噤若寒蝉,仗打到这个份上,所有人的心中都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能过一天就算一天了,谁也不敢轻易去招惹这个大清亲王,以免提前被送上路。 “这可如何是好!” 远的不说,就是在几年之前,大清数十万大军都足以荡平明国两京一十三省了,以及蒙古数千里草原了! 哈喇格想不明白,而已经撤到第四道防线前方,被满州正蓝旗兵马一箭射中脖子的阿玉石同样想不明白:为什么就不让自己率部撤回去整顿一下,这数千兵马只要整顿一番就可以继续作战,为何要在这个时候赶尽杀绝? 明军夜袭(二) 沈阳城西,明军中军营垒的高台上,刘衍正微微皱眉望向黑夜中喧嚣的战场,此时一名夜不收将士策马奔来,就在战马上大声说道:“启禀阁老,南线军报:我军已经解救三万多百姓,并且趁机夺回第二道防线,歼灭汉军正黄旗大部,击毙汉军正黄旗固山额真金砺。现我军正在全力进攻南面清军第三道防线,目前清军蒙古两黄旗兵马已经出现颓势!” 又一名夜不收策马赶来,大声说道:“启禀,北线战报:我军夺回百姓四万余人,并且集中兵力攻占清军第二道防线,击杀汉军正红旗固山额真巴颜,歼灭汉军正红旗大部。目前国防军第十六军将士正在猛攻清军第三道防线!” 如今满清满、蒙、汉、朝四支八旗军,汉八旗和朝鲜八旗已经被歼灭,相当于满清的半条命已经被刘衍率军干掉,多尔衮和满清的败亡进程又加速了一段。 刘衍看到一名国防军第二军的夜不收将士策马赶来,只见那夜不收将士大声说道:“启禀阁老,我军一路势如破竹,已经救回百姓四万余人,各部将士正在进攻西面第四道防线。” 此时另一名夜不收将士策马赶来,大声说道:“启禀阁老,东线战报:我军陆续夺回东面第二道、第三道防线,救回百姓三万余人,击杀蒙古正白旗固山额真伊拜,重创蒙古两白旗兵马,以及汉军镶黄旗残部,现李督师已经亲临第二道防线内,正指挥东线将士猛攻清军驻守的第四道防线!” “是。” “是!” 刘衍顿时眉头紧锁,定然是多尔衮得知外面的防线接二连三的失守,各旗兵马损失惨重,所以狗急跳墙,不管夜幕下火炮没有准头,也不管是否会误伤己方兵马,直接对准城外的战场无差别开炮了! “是!” 随后刘衍忽然想到军中的火炮弹药存量已经不太足了,最多明天再打一天,如果明日不能破城,那后天就要停止进攻了,多尔衮与清军将会获得难得的喘息机会,这是刘衍所无法容忍的。 “是!” 哈喇格惊魂未定的趴在第四道防线的壕沟内,刚才还在猛烈进攻,甚至已经从多处冲进了防线之内的明军兵马,在听到后方的号角声后,快速的带上阵亡士兵的尸体,以及明军自己的伤兵向后退却。 轰! “好!” 就在哈 此时众人见到大清的炮火也取得了不少的战果,顿时欢呼了起来,甚至还有胆大之人跳出了壕沟、冲出了矮墙或者沙袋墙,对着前方正在撤退的明军将士示威,哈喇格还看到一个蒙古正蓝旗的巴牙喇兵直接脱了裤子,将那胯下的活来回摆动着,借此以羞辱没能攻占第四道防线的明军将士。 轰! 待到哈喇格惊恐的起身,只见刚才还在自己身边的几个满州正蓝旗兵马,以及几个满人乡兵已经倒在了地上,几人都被炮弹打得残缺不已,看得哈喇格眼皮直跳,忍不住直接回头对着远处的城墙大声叫骂了起来:“奶奶的,往他娘的哪儿打啊,砸死自己人了!” “啊!” “啊!我的脚啊!” “谁来杀了我啊!”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沈阳城内的清军炮手确定东面和西面的明军真的撤出了火炮的射程之内,才终于停止了炮击。 此时东面的天际已经泛起了一道漫长的橘红色长线,黑夜即将过去,新一天的黎明就要到来了。 “报!” “报!” “好!” 虽然此时还没有具体的斩首数统计出来,可是按照刘衍大致的推算,目前多尔衮、多铎集结起来的数十万大军,还能保持完整建制的,估计也就是几万人马,至多十万人马而已,剩下的都是些各旗的溃兵,以及临时征召的杂兵! 此时沈阳城四周的激战声已经逐渐停息,明军各部将士开始抓紧时间休整,各部的辎重兵和随军民夫也开始加固四面的前三道防线,防备清军可能的“决死反击”。 而各处的汉人民壮,到了此时已经死伤殆尽,剩下的数十、数百人也在各部清军的怒火中,被殴打、残杀而死。 各部收获的首级只有四万三千多颗,不过以击杀了那么多的各旗固山额真来看,清军的实际伤亡至少在十万以上! 血战第四道防线(一) 此时在沈阳城以南,浑河北岸,北洋舰队第一支队参将施琅正率领数千将士向北行进着,随行的还有两万多名民夫,押运着大量的弹药、钱粮和各种补给,一同朝着北面的沈阳城快速赶去。 一名夜不收策马冲到施琅近前,大声说道:“启禀施将军,阁老有令:命我军加快速度,今日黄昏之前,必须抵达沈阳城下,逾期以贻误军机论处!”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施琅还是下令道:“命令全军加快速度,务必在一个半时辰内抵达沈阳城!” 这支两万多人的庞大队伍浩浩荡荡的向北面行进,虽然是在辽东“敌占区”内行进,但是施琅和全军上下却没有多少的紧张情绪,这条补给路线应该说是非常安全的,毕竟如今满清的几乎所有兵力,都已经被围困在沈阳城内外,周边即便有清兵存在,也是零零散散的乌合之众,面对数千精锐北洋舰队将士,根本不是对手。 轰! 施琅虽然年轻,但是也跟随郑芝龙多年,不止一次见识过激烈的炮战,甚至还曾率部与荷兰人在料罗湾进行过海战,见过西方的战舰火炮 可是像今日这般,一万数千门各式火炮几乎是疯狂的轰击敌军,而敌军的数百门火炮也在疯狂还击,这种场面几乎可以堪称空前绝后,是一场闻所未闻的壮观景象,看得施琅和一众北洋舰队将士目瞪口呆,众人心中却是激荡不已。 刘衍大喜,当着众将对施琅夸赞了一番,命其继续为国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