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总镇,前方副总兵部已经与叛军遭遇,双方正在激战!” “是!” 此时在大军前方,副总兵马祥麟正指挥驻防军四川都司营结阵杀敌,一万数千将士已经组成了横阵,数千鸟铳手正在齐射,军阵前方的火炮也不时开火,将前方的叛军军阵轰出一道道血肉胡同。 轰! 此时在叛军后方的中军,云南总兵官李国志眉头紧锁,自己已经在罗次县做好了守城的准备,只是罗次县城小粮少,真要被朝廷大军围困起来,自己也是非常难受的,所以此番探查到官军前锋的动向,便集结了四万土司兵主动出击,想要吃掉官军一部兵力再说。 四川兵装备的鸟铳和火炮非常的犀利,不但射程远、射速快,而且威力十足,己方土司兵装备的弓箭、弩箭,以及梭镖、标枪根本不是对手,往往还没冲到弓弩、梭镖、标枪的射程之内,就已经被四川兵的火器给击溃了。 就在此时,北面烟尘四起,秦良玉率领三个营的驻防军主力赶到,只见这位七十岁的老将身穿铠甲,披挂大红色的披风,就站在军阵之中亲自擂鼓,三个营数万将士结阵向前,怒吼着杀向云南叛军。 可是那些土司兵虽然骁勇善战,可是军纪却非常稀松,只能打顺风仗,一旦战事受挫,便会四散奔逃。 “一群废物!” 而后面四川副总兵马祥麟则率领大军紧追不舍,驻防军各营的夜不收和骑兵也冲锋在前,不断蚕食叛军的兵力,将叛军的撤退直接驱赶成了溃败。 李国志此时手中只有数百人,站在城头上都站不满一圈,如何守城? 此时李国志的唯一希望,就是留守在昆明城下的参将李伟部,他那里还有六万多兵马,只要赶回去,自己还有翻盘的机会,于是李国志直接弃城逃走。 可是秦良玉却说道:“平叛乃是国事,岂可因我而废!” 此时的昆明城已经战火纷飞,六万多叛军围住城池猛打,虽然沐天波率军死战,可是麾下兵马依旧死伤惨重,叛军甚至已经数次登上城墙,虽然都被击溃,可是黔国公府的兵马也是伤亡巨大。 李国志一路上水米未进,早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此时一边狼吞虎咽的吃喝着,一边简单的说了一下战败的经过。 于是李伟便找了个借口出了中军大帐,急忙在一处偏僻的军帐内找来几名心腹部将:“立即停止攻城,派人进城向黔国公投降!” 李伟冷声说道:“现在贼首李国志在咱们手上,这就是投名状!此事绝不会错,你们快些去办,我这就去拿下李国志!” 众人商议已定,随后便去准备了,而李伟则是带着几名家丁返回了中军大帐内。 看到李伟带人进入大帐内,李国志却猛地起身,警惕的说道:“有何事?” 李国志当场懵逼,片刻之后双眼露出了阴狠的目光,大声怒吼道:“李伟!你竟然背叛我!” 随即李伟命人将李国志拿下,不管李国志如何反抗,几个家丁直接将其捆绑起来,然后便押解出去。 次日一早,秦良玉、马祥麟率军抵达昆明城下,而此时黔国公沐天率众将出迎。 双方推让了一番,便一同进入了昆明城内。 秦良玉询问了一番,沐天波说道:“本公准备将此二贼押解京城,至于那数万俘虏,则进行甄别、整编,尽快在云南各地落实军改之策。只是” 沐天波大喜,只是说道:“我年纪轻,又没有功勋在身,只怕朝廷不会答应的。” 由此沐天波心中大定。 只是大军北上经过会川卫的时候,连番的长途跋涉让秦良玉疲惫不堪,此时支撑不住病倒了。 岭南血尤腥 随着两广、云贵的叛乱尽数平定,而福建的郑芝龙也在郑成功的劝说下,上奏朝廷主动请求巡视组进驻福建,落实新政、军改之策,刘衍终于长出了一口气,随即召集各部尚书议事,准备 内阁官署内,各部尚书齐聚一堂,南方的叛乱看上去声势浩大,一开始朝野上下也是震动不已,可是却想不到如此快速的就平定了下去,两广、云贵四省叛军几十万,甚至连一个月都没坚持到,便被调集的驻防军平定,可见朝廷的军改之策是非常有效果的。 随后刘衍对督察部米蒿、公诉部尚书白文议说道:“贼首丁魁楚、李国志、李伟等人均已押解到京,以本公之见,这些贼首全部处以死刑,各部抓捕的俘虏要仔细甄别,凡是主动举兵的,以及各级将领,都要按照大明律重判!” 随即刘衍对国防部尚书田辉叙说道:“两广和云贵的军改事宜要立即提上日程。国防部可有具体的方略?” “同时国防部收到了四川总兵官秦良玉的举荐书,请求朝廷任命黔国公沐天波为云南总兵官,此事不知阁老以为如何?” “此番平乱,沐天波率部死守昆明城,成功将叛军调回了云南府,没有让叛军杀入四川,立下了大功,因功晋升云南总兵官也是可以的。以本公之见,就这样安排吧。” 刘衍随后说道:“另外提拔浙江道副总兵李岩为广西总兵官,调红娘子一同为广西总兵府参谋。” 刘衍说道:“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先让李岩干一段时间,以观后效吧。” 随即刘衍又提拔了两人:“提拔黄得功为广东总兵官,艾能奇为贵州总兵官。” “是。” 刘衍闻讯大惊,脸上不由泛起了一丝悲怆,对众人说道:“本公不应该让秦老将军率军南下的,是本公害了老将军!” 秦良玉为维护国家统一、护国安民屡建战功,为大明的发展与巩固作出贡献,是历史上被单独载入正史《将相列传》的巾帼英雄,也是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 在历史上,秦良玉活到了1648年才去世,可是因为这场叛乱,秦良玉刚满七十岁便倒下了,让刘衍心中如何不自责? “是。” 刘衍说道:“郑芝龙上奏朝廷,请求朝廷派驻巡视组到福建,指导落实新政、军改之策。诸位以为如何?” 当然,国防部尚书田辉叙、装备部尚书荀景云等则认为,在朝廷以摧枯拉朽之势平定叛乱之后,郑芝龙肯定已经正视了郑军与朝廷之见的差距,在朝廷强大的实力面前,主动投降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郑芝龙依然为福建都督,任命其子郑成功为福建总兵官。” 刘衍笑着说道:“都说福州城花团锦簇,本公很想亲眼见识一下,等到两广、云贵的善后事宜做完,本公将率部前往福建,亲自在福建各地落实军改之策!” 刘衍却说道:“郑芝龙不同于其他人,在本公看来,郑芝龙是与李自成一般的一方枭雄,对于这样的人,必须要给出足够的尊重,不可遥控指挥,否则必然无法收其心。” 众人见刘衍心意已决,虽然心中不同意,但是也无法继续坚持反对。 刘衍点头答应,自己也不是胡乱逞强,必要的防备还是要有的,毕竟郑芝龙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此番低头,也只是迫于朝廷的强大实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