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看了沉默不语的王承恩一眼,有些不满的哼了一声,随后说道:“刘衍呢,他不是回京了吗,为何不入宫见朕?” 崇祯帝眉头紧锁,说道:“看来,刘衍又要捅马蜂窝了!” “财产税?” 这是要向全天下的富人、官吏下刀子,谁会同意? “到时候谁去治理地方,谁去维护大明的正常运转?” 这就是岳明、宋公明的震惊之处了。 只要朝廷官吏交了这笔钱财,剩下的七成就是合法的。 而且,一旦这些官吏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加倍搜刮百姓的话,也没有那么容易,只要新政在各地落实,督察部、刑部、公诉部在各地都设立了独立于各地官府的衙门,再加上军情部对内的监控,刘衍便有信心能够将贪腐控制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只是下官有个担心,那些官吏会不会怕朝廷秋后算账,所以一开始都会观望?” “各地官吏见京官报备之后没事,便会争先恐后的向朝廷报备了。” “嗯。” “是。” 随后刘衍又补充道:“不管是官员还是商贾、士绅、豪强,缴纳财产税都是有一个金额限度,官员是家财五千两以下的不用缴纳财产税,商贾、士绅、豪强是家财五万两以下不用缴纳。” 其实刘衍一开始是计划仿效后世的办法,采用阶梯扣税的细则,家财越多,累计缴纳的财产税就越高,家财越少,缴纳的比例就越低。 所以刘衍只好直接简化,不管财产多少,只要超过了征收限度,便一律是三成。 当刘衍拿着财产税征收的方略来到御书房的时候,崇祯帝正在翻看此前内阁上报的奏章。 “谢陛下。” 刘衍谦逊了一番,然后便拿出了财产税的方略,说道:“这便是臣联合财政部、商务部拟定的财产税方略,请陛下过目。” 刘衍说道:“财产税除了官员的首次报备的时候会收取一笔之外,剩下的时候只有官员、商贾等富人家业传承的时候才会收取,所以每年增收多少,确实不好统计。” “多少!” 王承恩也是瞪大了双眼,一副要吃人的样子。 而地方上呢? 如今在吏部账面上的大明文官武将至少有八千二百一十七人,以刘衍对大明官场的了解,这个数字肯定是有水分的,各地实际的官吏人数至少要再上浮三成,就按照一万一千人计算好了,这些都是七品以上的官吏。 如此算下来,三成的财产税,朝廷便可以收取至少三亿四千六百五十万两! 可是转念一想,自从大明隆庆开关之后,大明出产的丝绸、瓷器、茶叶、手工品就畅销海外,哪怕后来朝廷再度禁海,可是民间走私、朝廷官营的海外贸易始终没有断绝。 只是这些数额巨大的白银都流进了官商集团,装进了豪强、士绅的荷包里,大明朝廷并没有分到多少利益,这也间接造成了明末朝廷的财政困境。 于是面对崇祯帝和王承恩的惊诧,刘衍说道:“陛下没听错,是至少三万万两白银!只要财产税连同新政推行下去,今后至少十年之内,朝廷都不会再为钱粮而困顿了。”愤恨的说道:“朕准奏了!刘阁老就放手去干,替朕,将他们贪去的银子拿回来!” 以刘衍为首的内阁拟定了增加财产税的奏议,崇祯帝直接朱批准奏,朝野上下为之震动,京师内外的文官武将尽皆骇然。 当然这其中肯定因为此时的交通、效率等问题,不可能将大明所有文官武将的财产情况查明,但是刘衍也要大力推行下去,只要能开这个头,并且将这一制度执行下去,就是胜利。随着大明朝廷执政效率的不断提高,随着新政在各地的落实,随着各地驻防军的建立,财产税的征收将会越来越完善。 反正现在大明国库充盈,免去这些本就征收不上来的赋税、积欠,也无损于大局。 转眼到了十月底,西北巡视组对山西的新政、军改落实已经完成,在国防军第九军将士的护送下,已经进入了陕西境内,开始对陕西各地新政、军改的落实情况进行核查。 西南巡视组的下一站并不是四川,因为根据军情部提供的情报,目前四川总兵官秦良玉和副总兵马祥麟落实军改之策非常得力,目前已经将四川卫所兵裁撤了数万,成效斐然。 所以刘衍在得知消息之后,便将西南巡视组的下一站改为了湖广道。 最让刘衍放心的,便是巡视北直隶、山东两地的巡视组,目前已经完成任务回京,北直隶、山东的军改已经全部落实完毕,新政也已经全面铺开,这两地的百姓受益匪浅,两地的府衙也完成了改革。 不过随后刘衍便收到了一个令人诧异的消息。 刘衍原本以为自己的税改会得到天下百姓的拥护,至少也能获取一波民心。 “这样的民意是怎么回事?” 于是刘衍将军情部搜集的情报都命人取来,仔细查看、核对,终于从其中发现了一丝端倪。 按照道理来讲,这些大城附近的百姓都会比边远地方的百姓富有一些,怎么会反对税改之策? 刘衍双眼冒出一丝精光,此时也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之处。 这些佃户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完全仰仗豪门大户的鼻息生活,因为这个原因,那些佃户根本没有自己的主见,自己依附的家族说什么,那就盲从什么,根本管不了是非曲直。 刘衍心中感慨了一番,随即便开始思考对策。 “拜见阁老!” 吴国金说道:“暂时掀不起什么风浪,只是那些反抗税改的百姓太烦人,今日闹一通,过两日再闹一通,好像是存心在与官府僵持着。” 吴国金微微皱眉,顿时明白了刘衍话中所指,说道:“属下明白了,这就调集人手到各地去明察暗访。” 吴国金抱拳说道:“阁老放心,此事属下安排南镇抚司指挥使姚广明亲自去办。” 八天之后,湖广道荆州府治所,江陵城。 自汉朝起,江陵城长期作为荆州的治所而存在,故常以apot荆州apot专称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