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感慨的李岩,李定国说道:“有时间李先生可以去青州府、莱州府各处看看,别处不敢说,这两州的百姓,还是能够吃上差不多这样的饭菜的,当然也不是天天可以,至少年节的时候是可以的!” 李岩和红娘子这下可算是彻底傻眼了,如今的天下,竟然还真的有这样的世外桃源? 随后李定国补充道:“灵山卫就是刘阁老的发迹之地,现在刘阁老推行的新政,就是最先在灵山卫等地施行的。” “早知有刘阁老在,我们夫妇岂会沦落到此,早就前来投效了!” 六月中旬,刘衍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宣布在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范围内,推行军改之策。 按照刘衍联合国防部、参谋部制定的军改方略,此次军改一共分为三个步骤: 新组建的国防军各军,依旧是队为基础作战单位,每个步兵队为十二人,全部刺刀、燧发鸟铳,使用定装纸壳弹,装备兵甲督造处出产的最新半身板甲和铁笠盔,铠甲样式参照了锦衣卫直身甲,既美观又具备十足的防护性,其余铁网靴、铁制面具等配件,也一并装备到位。每队设队长一人,为小旗官军衔,盔上插小红旗以示区分。 三个旗为一个哨,设百总一人,为百户衔,背旗,哨有号手一人、鼓手一人、卫生兵六人,炊事兼辎重队一个。另有独立于哨长的训导官一人(相当于后世的政委,负责鼓舞士气,以总旗官衔充任),镇抚兵一人,负责检查军纪,军需兵一人(兼职会计,负责本哨的物资调配)。 四个哨为一个总,每总有千总人,以千户衔充任,训导官、镇抚官、军需官各一人,均以百户衔军官充任。 每个总有一个炮兵旗,配属佛郎机中型火炮十门、虎尊炮六门,有炮手四十九人,使用兵甲督造处研发的新式炮车,后挂弹药车,每辆炮车用马两匹,可实现随军机动作战。 每总中所有百户以上军官有骑乘马,每个总有将士一千三百四十八人。 另外游击将军还会直属一个炮兵哨,装备三十二门中型佛郎机炮、十六门虎尊炮,有炮手一百五十二人,每门火炮都带一个炮车、挂弹药车,另有十二辆大车用于转运物资。 如此一个部的兵力有四千八百四十二人,装备四十八门各式火炮,战力强悍! 此外参将还直属一个炮兵总,配属四十八门佛郎机中型炮、四十八门红夷大炮、四十八门虎尊炮,每门火炮都带一个炮车、挂弹药车,另有五十辆大车用于转运物资。 营以上的建制便是新增的军,以总兵官统领,配有副总兵一人。 直属一个炮兵营,犹如新军炮营一般,装备红夷大炮、佛郎机炮、虎尊炮、火箭炮车各一百四十四门,每门火炮都带一个炮车、挂弹药车,另有两百辆大车用于转运物资。 如此,基本上一个军就是以往明军一个军镇的巅峰兵力,完全可以做到一个战略方向的进攻、防守任务。 将来的国防军将是一支基本以火器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军队,已经不同于冷兵器军队、冷热交替式军队,如果真要划分时代的话,整编之后的大明国防军,应该已经与后世鸦片战争时期的英法联军是一个装备水平了,所以战法也要进行相应的变革。 军改的第三步,也是最困难的一步,就是在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建立新的驻防军。 这还不管各地原本卫所体系的卫城、千户所城、百户所城和各处关隘。 所以刘衍决定裁撤卫所兵马、整顿各地营兵的事情,与筹建各地驻防军的事情同步推进,最好是各地逐步推广下去。 如此,大明将在未来逐步打造七十个驻防军营,兵力达到一百二十三万余人。 不过刘衍却坚持己见,像大明这样庞大的帝国,没有一支强大的常备军是不行的。这一百多万兵力也不是一蹴而就建立的,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逐步建立,所以朝廷的财政压力也不会立即凸显出来,刘衍还有时间发展经济、开拓财源。 “阁老,这一百二十三万多将士,招募起来太 刘衍面对田辉叙的抱怨,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直接拿出一份草稿来,田辉叙与众人仔细一看,上面封面上赫然写道:《大明兵役法》! 众人闻言大吃一惊,这是要干什么?这不是要效法暴秦的耕战之策? “军改后的国防军军饷,普通士兵定为每月六银币,驻防军为每月四银币,以上逐级增加,另外不管是国防军还是驻防军,都是每日三顿饭,每隔两天有肉,每隔十天会餐……” 众人纷纷点头,岳明甚至笑着说道:“别说是十五岁到四十五岁,就算是扩大的六十岁,百姓也不会有意见的!” “自然是会的!” 田辉叙这才恍然大悟,刘衍拟定的《大明兵役法》看似暴虐,要将大明的所有适龄男丁都网罗为兵,可是实际上却是提供了丰厚的待遇,可以让参军的百姓从此富足起来,又能解决朝廷兵员紧张的问题,可谓是一箭双雕的好办法。 当崇祯帝看到了这份军改方略后,也是大为震惊,对前来禀报的刘衍说道:“如今李闯已经覆灭,满清也在蛰伏,有阁老麾下的新军、驻防军十几万大军,足以收复辽东、稳定天下了,为何还要如此大费周章!” 刘衍解释道:“陛下勿忧,军改不是一朝一夕要完成的事情,可能会拖延几年、甚至是十几年之久,所以这笔巨额开支也会平摊到各年,朝廷的财力还是有保证的。” 刘衍抱拳说道:“陛下!如今虽然李闯被灭,满清也被重创,可是天下之大,不光只有大明自身。我华夏之敌,也不仅是满清一处。所以兵备之事,必须要大力整顿,臣请陛下准奏!” 新番号 新军各营总兵官、驻防军各营副总兵全部接到刘衍的命令,陆续赶到了北京城。 这天上午时分,陈勋、王越、汪博、张义、沈拓、苗绍、许铭、钱樰等新军主将,以及贾洪雨、郑义、韩秦、魏汉、尚自立、田镇北等驻防军主将全都来到午门外,众人此时全部身穿总兵官、副总兵的官服,气度自然已经与之前不同,十几人连同随行的护卫站在午门广场上,引得周围过往百姓和官吏纷纷侧目。 陈勋瞪了王越一眼,说道:“我看是老天瞎眼才对,当初你真是开了窍,竟然知道向阁老投效,真是便宜你了。” 王越丝毫不以为意,依旧大笑着:“这就是眼光,明白吗?” 王承恩笑呵呵的来到众人面前,说道:“哎呀!诸位总镇好啊,都是我大明的栋梁猛将,今日可是诸位的大喜,请诸位随杂家一同入宫,先面见刘阁老,然后再一同面圣!” 随后众人列成两队,新军主将一队,驻防军主将一队,跟在王承恩的后面进入了午门,先来到了内阁官署内,刘衍和内阁十三尚书已经等候在这里了。 刘衍看着一众心腹部下如此精神,心中也是高兴,说道:“国防部和装备部已经开始为各营调集新兵和装备了,新军、驻防军各营整体不变,在各营的基础上扩建为国防军各军。” 刘衍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要将新军骑兵营和炮营打散到新建国防军各军去,相当于这两营的扩建,基本上就是重新组建两个军了。 刘衍看着二人的表情,安慰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大明国防军的定位,就是多兵种的全能型军队,像新军骑兵营和炮营这样的营伍,兵种太为单一,到了将来的战场上一旦遇到强敌,会吃大亏的,必须做出调整,你们二位也必须做出相应的牺牲!” 随后国防部尚书田辉叙、装备部尚书荀景云先后站了出来,向众人说明了朝廷从山东青州府、莱州府征调按照新军标准训练的新兵事宜,以及从灵山卫的“军工基地”调集各种新式装备的情况。 接着,卫生部尚书鲍学镇说道:“本官主管各地兴建医馆,培养医匠,研制随军药品等事宜,经过多年的经营和发展,已经培训出数量可观的卫生兵人选。目前国防军各军所需的卫生兵已经足额,只是这些卫生兵都是从各地征召的医官、医匠,现在全部被送到了青州府的皇明演武堂进行必要的训练,待到整训完毕之后,便会陆续补充到各军之中。” 刘衍见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便最后总结道:“新军、驻防军各营的驻地暂时不变,待到扩编、整训完毕之后,就要全部改用新的番号和旗帜,到时候本公会向你们宣布新的驻地,诸位之中也许会有人出任实权军镇的总兵官,有人会被调往大明各地,承担各种任务,到时候诸位要有个心理准备!” 众人纷纷抱拳:“谨遵阁老之令!” 刘衍随即笑着对众人说道:“好了,事情已经说完,现在文武百官都已经聚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