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的王家庄内外张灯结彩,堡内百姓更是奔走相告,以为就在今天,身为管队官的刘衍要娶妻了。 纳采、向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为六礼,聘书、礼书、迎书是为三书。 因为在此时的大明,如果谁家娶亲之时“三书六礼”不全的话,就不算是花销再大、八抬大轿也不是明媒正娶,被旁人职责不说,以刘衍的身份还会让外界纷纷猜疑,释放出错误的信号,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这天一大早,整个王家庄的大街小巷都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几乎整个王家庄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到了大街上,想要一睹刘衍迎亲的场面。甚至还有不少别处的军户百姓也赶了过来,尤其是大盘堡的百姓居多。 过了一会儿,刘衍宴请的宾朋便陆续赶到了,副千户王炆镇和古镇巡检宋功明亲自赶来,贾洪雨和宋灌也是一身官服,刚一进门便笑呵呵的向刘衍抱拳祝贺。 就在这时,只听院子里的执事赵民在前院高声唱道:“夏河寨前千户所防守官章大人差人送来贺礼!千户所百户戴璟彬亲临祝贺,恭祝管队大人新婚大吉!” “这管队刘大人竟然有这么大的面子!” 刘衍连忙带着一众部下来到前院大门迎接,毕竟戴璟彬是代表着防守官章海林,礼数还是要做足的。王炆镇和宋功明等人也跟了过来。 戴璟彬先是照本宣科的将章海林的恭贺之意传达了一番,然后便笑呵呵的抱拳说道:“今日刘百户大喜,戴某借着防守大人的东风,前来祝贺,顺便讨一杯喜酒喝,不知刘百户意下如何?” 此番戴百户一改之前的冷面孔,对刘衍如此热情,言语之间极尽恭维之词。刘衍自然是笑脸相迎,丝毫不提及之前的不快。 一旁的赵民急忙将戴璟彬请了进去,刘衍也带着众人一同进入百户官厅内。 王炆镇和宋功明都是颇为羡慕,刘衍算是坐稳了防守官章海林第一红人的位子了。 王炆镇说道:“刘衍娶亲,连防守官章大人都要备上一份贺礼,这其中的意味你还不明白吗?那戴璟彬虽然是个小人,可却不是白痴,哪里还敢继续与刘衍为难。趁着今天这个好日子,戴璟彬自然要好好巴结刘衍一番,以便修复二人之间的关系。” 贾洪雨一副了然的样子,随后便笑着说道:“看着里里外外的,刘百户可是花了大把的银子,整个百户官厅都像是重新装潢了一般。” 这时小旗官卢英挤过人群快步走了过来,说道:“大人,吉时快到了,该去换大婚喜袍了。” 而小旗官卢英又赶到中院,与众人一起忙活晚上的迎亲大宴了。 随后王越看着一身大红喜袍的刘衍,不由赞叹道:“今日见了大人穿喜服,觉得就跟戏文里的神仙贤相一般,真是精神极了。我看大人日后一定能官运亨通,我等也能跟着步步高升。” 过了一会儿,刘衍带着王越、陈勋、沈拓等人一进正堂,满堂的宾客也算是识人颇多,但仍然不禁发出一阵惊叹声,没想到刘衍竟如此光彩照人、气度不凡,就连戴璟彬都是为之侧目,赞叹不已。 只见英气逼人的刘衍精神抖擞的站在正堂之上,大红色的礼服在阳光的映衬下,整个正堂都被映照得火红火红的。 由于刘衍并无父母在世,便将刘衍父母的牌位摆上了供桌,上面的名字自然也是刘衍前世父母的。 刘衍在执事的唱和下向父母的牌位鞠躬、行大礼叩拜。 之后,刘衍便拱了拱手,向满堂的宾客告罪一声,留下总旗官岳明在这里照顾宾朋好友,然后自己带着王越、陈勋、汪博、张义、苗绍、许铭、沈拓七人前去迎亲。 刘衍等人随后退出正堂来到了门口,只见门外长街上由骑兵哨一百多人组成的迎亲队伍已经整装待发了。 门前的街道两旁挤满了看热闹百姓,都争先恐后的想要看看刘衍的风采,此时见到新郎官出来了,围观的百姓们顿时沸腾了起来,人群不住地向前涌动。街道两侧维持秩序的各哨墩军纷纷拼命拦住人群,好不容易止住了人群的涌动,但却止不住人群的热情。 “刘大人大喜啊。” 刘衍听着恭贺之语大笑着,脸上红彤彤的,好似喝醉了一般,今日算是自己来到明末之后,最高兴的一天。老乡亲们!” 此时,王越和陈勋喜笑颜开的招呼下人们将喜糖、封好的红包撒向人群,百姓们再一次沸腾了起来。 队伍前面是五十名身穿红衣的鼓乐手;之后便是王越、陈勋、沈拓三人,其中王越怀抱大雁,陈勋和沈拓一左一右护在一辆迎亲马车两侧;再往后,便是十名车夫,赶着十辆大车,车上皆是聘礼;最后,是苗绍率领的充任迎亲护卫的一百多名骑兵哨将士。 这时,跟在刘衍身后的执事赵民眼见吉时已到,便高声唱到:“龙驹驾上,以凤求凰,新君驾銮,以迎闺娘!” “吉时已到,迎亲啦!”司仪唱道。 周围的百姓顿时爆发出了一阵阵欢呼之声。 不过旁边的宋灌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丝沉吟,当王炆镇笑着返回正堂后,宋灌便小声凑到宋功明的身边,低声说道:“叔叔看到那一百多铁甲骑士了吗?” “此前刘衍手下还没有这么大的铁甲骑士,这才过去多久,刘衍竟然就有如此势力了,他也才是一个百户官啊!” 宋灌说道:“所以我才说,刘衍不是寻常人。刘衍手中的这些兵马要是放在太平年月,那就是杀头灭族的罪过,可是如今可不是什么太平年月,眼下天下大变在即,有兵才有权,叔叔可要紧跟着刘衍,决不可与之交恶!” “就是不知道,这刘衍将来能走到哪一步了,咱们拭目以待吧。” 从刘衍家中到万福油坊,其实路途并不遥远,只需要过两个街口便到了。 途中,围观的人群欢呼声震天响,随着迎亲队伍的移动不断向前延伸着,刘衍骑在马上不断向欢呼的人群拱手致意,心中也是兴奋非常,甚至都有一些亢奋的感觉,毕竟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自己都是第一次娶亲,心情自然如此。 只见马队的墩军将士全都是身穿崭新铠甲,一个个的都是威风凛凛;众人在铠甲外面还披挂着大红色的披风,显得英气逼人;这一百几十人的队伍整齐划一,引得围观的大姑娘小媳妇惊叫连连、小伙壮汉嫉妒不已。 不久,迎亲队伍便来到了万福油坊门外,万福油坊安排在门口的执事眼见迎亲队伍已到,便高声唱道:“迎礼已到,新人候出!” 此时,王靖正在家中祠堂祭告祖先,得知刘衍带着迎亲队伍已到门口,便向家中先祖祷告:“我王家先祖在上,今王家子孙王靖请告先贤,吾之独女王芸禾,将以今日归于王家庄百户所管队官刘衍。嫁女之日,不胜感怆。” 片刻之后,刘衍眼见岳父出迎,急忙下马,然后以晚辈之礼参拜:“泰山安康。” 而陈勋、王越、汪博、张义、许铭、苗绍、沈拓七人则是跟在刘衍身后,一起进入万福油坊,迎亲队伍则是留在原地等候。 此时,刘衍接过王越递过来的大雁,恭敬地放到阶庭上,朝着王靖跪拜,然后说道:“刘衍以兹嘉礼,恭听成命。” 王靖连忙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泪痕,说道:“吾,固愿从命。” 刘衍再次向许明伟行礼,以谢岳父养育爱妻之恩。 王靖早年丧妻,多年来一直未再续贤,此刻独自一人朝南而坐。 此时大明女子深受开国马皇后恩惠,就算是平民百姓家的女子,也可以身穿皇室嫁衣,以凤冠霞帔出阁。 王靖也是老泪纵横,起身拉着女儿的手,含泪诵读着父戒,言道:“往之尔家,无忘肃恭。亡母传诫:夙夜以思、无有违命。庶母告诫:无违尔父母之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