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白圭清扫院落期间。 张道之已将蓁儿唤出房间。 义学王山长当面道谢,并赠予其一部名为《学问》的书, “此书乃是友人相赠,知姑娘爱读书,希望此书对姑娘能有所助力。” 就在蓁儿接过那部书想要翻阅时。 忽见张白圭手执的扫把突然断了。 他下意识认为自己犯了错,拿着断掉的扫把,手足无措的看向张道之。 蓁儿将《学问》收好,走到张白圭身前, “这扫把是前几日我买来的,那店家还说这扫把品质极好,如今看来,却是妄言了。” 张白圭很是自责, “等我有钱了,赔给姐姐一把更好的扫帚。” 蓁儿掩嘴一笑,“一把扫帚而已,你又是无心之失,坏就坏了,怎还会让你赔?” 这时,站在张道之身旁的王山长渐渐皱起眉头, “白圭是个好孩子,将来或可为救时宰相。” 闻言,张道之惊诧道:“你这么看好他?” 王山长点了点头,“我从不妄言,他命格特殊,好好一把扫帚,却在他的手里断了...” 张道之心念一动,连忙掐算,在得知结果后,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开口道: “白圭!回家!” “跑回家!” “有多快跑多快!” 张白圭不由心中一紧,连忙将手上断掉的扫帚扔在院中,火速跑往家里。 王山长为人师,自是放心不下,随白圭返回家中。 张道之与其有缘,遂也追了上去。 只留下蓁儿一人站在院中愣起神来。 白圭家里。 正躺在床榻上静养的妇人,忽然感到心脉跳动极快,而且自身呼吸急促,预感不妙。 她连忙半坐起身,从一旁的柜子里拿出包裹并打开。 里面是一些已经发霉的馒头,还有几枚铜钱。 妇人见到那馒头已然不能吃了,当即有些懊悔。 但她又注意到,这几日,白圭拿来的甜枣,却是没有毁坏,完好如初。 妇人自包裹里拿起一颗枣,脑子里想的全是自己的孩子。 她不知道,若是自己离开这世间了,自己的孩子,该如何才能在这样的世道活下来? 身为母亲,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圭儿...” “你怎么还没有回家...” “娘亲...好想你...” 妇人望眼欲穿的看向屋外。 最终。 她摇了摇头,将手里的枣放在嘴里咀嚼一番。 不知不觉,笑中带泪, “真甜呢。” 话音刚落。 妇人缓缓合上双眼,手臂垂下。 恰巧碰到了被她打开的包裹。 那些甜枣,顷刻间,便就滚落在地面。 ... 张白圭回家的时候,她的母亲已经走了。 王山长与张道之皆站在他的身后,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他不曾落泪,更不曾嚎啕大哭。 就好像早已猜到今日这般。 张道之亲眼目睹着他,先是从柴房里拿出一张崭新的凉席。 试图要将他的母亲包裹起来。 可是,张白圭的身子骨毕竟太瘦弱了,很难搬动死人的身体。 张道之于心不忍,遂帮他将那妇人尸体用凉席裹住,在安稳的放在床榻上。 张白圭跪在窗前,朝着他的娘亲磕了三个响头,又瞧见撒落一地的枣,捡起一颗就往嘴里送, “道长,这枣...真的很甜。” 张道之唉声一叹,摸了摸他的脑袋, “你若是想哭,就哭出来。” 张白圭嘴唇一哆嗦,内心即使极为悲痛,但却不知为何,硬是一滴泪都未曾落下。 “我哭不出来...” 他稚嫩的说着。 顿了顿。 他睁大眼睛,看着张道之, “道长,您神通广大,在我娘亲还未去世时,您是不是有法子能救我娘亲?” 后者摇了摇头,“我虽然是异士,但不是神仙,更不是什么圣人,做不到活死人肉白骨,治不好你娘亲。” 闻言。 张白圭没有哭,也没有闹。 只是缓缓站起身,朝着王山长深深作揖道: “先生,您能不能教我真本领。” 王山长好奇道:“你想学什么真本领?” 张白圭用着一种充满希冀的目光看向他, “有没有能让...” “病者有其医;” “生者有其业;” “老者有其养;” “幼者有其育的真本领?” 闻言,张道之内心大为触动。 王山长认真地看着张白圭,久久不语。 以至于让张白圭觉着,世上,并无那种本领,目光不由得黯淡下来。 他缓缓转身,本欲再次跪倒在地时。 忽而,王山长开口道:“有。” 有? 张白圭强压悲痛,问道:“真有?” 王山长点了点头,“我管它叫知行,你愿学吗?” 张白圭点了点头,“愿!” 他再次跪倒在床榻前, “娘,您听到了吗?孩儿要随山长学真本领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等孩儿学成,这天下,就再也没有看不起病,吃不饱饭,住不起屋的人了。” 说至此处,张白圭将头埋低, “可是...可是...” “娘亲却看不到了...” “娘亲骗我!明明说好的,要看我长大,娶妻生子,考取功名...” “明明说好的...” 说着说着,张白圭便失声痛哭起来。 王山长与张道之识趣离开此间。 返回途中。 前者问道:“倘若你有法子能救他娘亲,你是否愿像救蓁儿姑娘性命那般,不惜违背异士不可掺和凡间生老病死的天地循常,而去救他娘亲?” 张道之摇头,“个人有个人的承负因果,你我无权干涉他人命数。” 王山长沉声道: “知道这件事情是好是坏很容易,但知道以后,再去选择做与不做,很难。” 张道之若有所思,“知行合一?” 王山长微微颔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是知行合一。” “正如魏御史所做之事,他认为是对的,可做,便做了,不论后果。” “更如你救蓁儿姑娘,哪怕业障缠身,背负莫大承负,也在所不惜。” 张道之反问,“你为何不去救白圭的娘亲?” 王山长道: “你有一句话说得很好。” “救一人命容易,但救一世命难。” “而且,我也不是真正的圣人,做不到,让将死之人焕发生机。” “强行延续那妇人命数,只会让事情适得其反。” 张道之忽的驻足, “所以,就连你都不曾想好,救他娘亲这件事,究竟是好是坏,是对是错。” 王山长竟是点了点头,没有任何反驳的开口道: “但我确信,我要做之事,始于足下,是好非坏。” “张白圭命数如此,他没了娘亲,可这世间,会迎来一位为民请命的大儒。” “魏御史舍身入局,是要让这普天之下的读书人,都能得知一个真相。” “前者是在心中生出一颗种子,后者,是要在世人心中种下一颗种子。” “只要这颗种子能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便是这天下间最大之承负因果。” 说至此处,他目不转睛的看向张道之, “种子一旦埋下,将来,就会有希望。”喜欢明明是天师,却总以为自己很弱!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明明是天师,却总以为自己很弱!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