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对于蝴蝶效应的理解太肤浅太直白太戏剧,它适合那些每次看到‘反转’就要惊呼‘神作’的观众,用一桶爆米打发一个下午的时间。然而,在这部愚蠢的电影里,唯一亮点在于安森。
他用自己的个人魅力牢牢抓住观众注意力避免陷入风暴之中彻底迷失。难以置信的是,他在一些重要场景里展现令人信服的表演,让故事具有了说服力。
可惜,不够支撑到我抵达家里的电冰箱。”
这里所说的“电冰箱”,就是电冰箱理论:
观看一部电影之后,一直到回家打开电冰箱的时候,这才意识到电影的漏洞或者短板,那就说明这是类型电影的成功,那些漏洞不应该成为批判电影的原因。
“洛杉矶周刊”,六十五分。
“难以相信,这个剧本是两位编剧打磨了七年的作品,显然他们就是缺少生活历练的兄弟会孩子,脑海里充满了‘男人拯救爱人就能够拯救世界’的自我感动想法,甚至懒得对蝴蝶效应进行更多研究。
但更加难以相信的是,表演居然成为这部电影的最大亮点。
安森-伍德、瑞秋-麦克亚当斯、希斯-莱杰三位演员之间的化学反应令人印象深刻,从眼神到肢体语言再到角色理解,他们成功在这个幼稚肤浅的剧本里挖掘出角色的情感脉络,奉献令人信服的表演。
我不喜欢它。但我也不痛恨它。
也许,我会因为安森-伍德而记得它。”
同样是权威媒体,相似的比分、乃至于相似的内容,“洛杉矶时报”和“村之声”出人意料地达成共识。
其他中评也非常相似。
他们普遍认为电影的剧情太直白,只是对蝴蝶效应最表面最肤浅的理解,这让电影陷入一系列反转的漩涡里,终究没有能够挖掘出更多思考空间。
但是,演员们的表演以及个人魅力挽救了电影。
至少,电影依旧值得一看,
这也是他们中评的原因,不好不坏,有糟糕的部分也有可取的部分,所以他们还是愿意手下留情。
分数,也都在及格边缘徘徊。
事情,正在变得有趣起来——
差评也好,中评也罢,焦点完完全全围绕安森展开。
显而易见地,这个“瓶”就是一把双刃剑,他能够带来关注,却也喧宾夺主地抢走焦点,导致电影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围绕着他一个人打转。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麦基和埃里克两位导演找到安森的时候,就是怀抱如此目的,现在也算是求仁得仁。
然而,两位导演还是被冲击到了。
曾经他们信心满满引以为傲的剧本,居然被媒体批判得一无是处,如果不是因为安森挽回了一些颜面,电影遭遇的差评风暴可能会更加糟糕。
他们本来以为是安森搭乘自己的顺风车,他们的剧本堪称完美,拒绝旁人的触碰和指点,幻想着媒体和观众被这个故事震撼到顶礼膜拜;结果却颠倒过来,反而是他们的搭乘安森的顺风车,依靠安森挽回了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麦基和埃里克……有些绷不住。
尽管如此,还是深呼吸一口气,找回些许冷静,抓住最后的救命稻草——
那么,好评呢?
第一批媒体综评里,不是还有九个好评吗?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