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特贝慢慢查询,大概也发现了一些端倪,潘功胜主导了国家外汇管理局接近10年,汇率战或外汇方面如果取得大胜,他就是最大的功臣,反过来,如果未来真的在汇率战场输的很惨,我们这位金融战的主将要怎么办? 潘功胜可能是要好好分析一下的,毕竟是下半年金融战我方的主将。 潘功胜在外汇管理局和人民银行的前任都是同一个人——易纲。 易纲的教育背景: 北京大学经济系(1978-1980):1978年作为恢复高考后首批大学生进入北大经济系学习,两年后因成绩优异被选派至美国留学。 美国留学与博士学位(1980-1986) 哈姆林大学:攻读工商管理专业(1980-1982)。 伊利诺大学:转攻经济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82-1986),研究方向聚焦中国货币化进程与经济转型。 易纲的工作经历: 学术建设阶段(1986-1997)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1986-1994) 从助教升至副教授,1992年获终身教职,成为少数获此资格的中国学者。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1994-1997) 与林毅夫等共同创立CCER,任副主任、博导。 央行政策制定阶段(1997-2018) 货币政策委员会(1997-2004) 副秘书长(1997-2002):参与亚洲金融危机应对,主张“渐进开放资本市场+弹性汇率”。 秘书长兼货币政策司副司长(2002-2003):推动利率市场化前期研究。 货币政策司司长(2003-2004) 主导设计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方案,为2005年“7·21汇改”奠定基础。 行长助理至副行长(2004-2016) 分管外汇管理,2009年兼任外管局局长: 管理外汇储备峰值(2014年达3.99万亿美元),应对“双顺差”压力。 推动QFII扩容,促进资本项目开放。 (3)央行行长任期(2018-2023) 关键政策与改革: 利率市场化:完善LPR报价机制,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 结构性工具创新: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定向支持绿色经济(累计带动贷款超1.1万亿元)。 人民币国际化:推动SDR权重调升(2022年升至12.28%)。 金融监管改革:参与设计“一委一行两会”新框架,强化央行宏观审慎职能。 标准的海归型人才,感谢美国的培养,马特贝看完这个简历,以前可能会觉得很厉害,但现在却有点不知道怎么描述,只能说看不清。 那再看看潘功胜的情况: 潘功胜的教育背景: 浙江冶金经济专科学校(现嘉兴学院(1980-1983)):主修财务会计,留校任教4年。 中国人民大学(1987-1993):先后获劳动经济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学位。 潘功胜工作经历: 工商银行(1993-2008):工行股改核心角色:2004年任股改办主任,主导财务重组、不良资产剥离及战略投资者引入(如高盛投资工行),推动2006年"A+H"同步上市,创全球最大IPO纪录。 农业银行(2008-2012):收官四大行上市:2010年推动农行沪港两地上市,创新“绿鞋机制”稳定股价,化解“三农业务风险高”的市场疑虑。 金融监管时期(2012至今): 央行副行长(2012-2023) 外管局局长(2016-2023) 央行行长(2023至今) 金融战,我方的主将优势感觉在金融市场交易博弈方面没有太大的优势,先观察吧。喜欢马特贝的炒股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马特贝的炒股人生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