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同哥儿回府 “母亲所言极是,儿也正是此打算。”镇国公立刻道。 “你且将告假的折子连夜呈上,我明早就进宫一趟,向你外祖母说一说这事,也让她老人家放心。” 大长公主说的隐晦,镇国公却听懂了。有了太后的助力,兴和帝自也会安抚准假,同时也向世人表明了宝珠走失后的清白。 两人商量完了之后的事,大长公主唤人进来,说道:“那钱明既然来了,我自是要见见的,谷雨,你去将人请来。” “是。”谷雨答应一声退了出去。 不多时,钱明随着她走了进来。 刚刚他在侧殿的时候,已经请教过了公主府的人该如何行礼,此时一走进大殿,便朝着正前方的大长公主的位置跪下行礼道:“草民钱明参加大长公主,公主万安!” “快请起,谷雨赐座。” 大长公主见来人穿着普通,行止拘谨,温声说道。 钱明一点也不想起身,更不想落坐。他觉得跪在地上挺好,心里踏实。可见那个表情恭谨的老嬷嬷就要上前扶自己,只得慌忙从地上爬了起来。 又见已有侍女搬来椅子放在他身后,不得已只好小心的坐个屁股边边。 “本宫已听闻了你一家收留宝珠的事,她是我的孙女,亦是镇国公府的小姐,去年事发后我们遍寻无果,十分担心。如今幸得你带来了她的消息,镇国公府与我都甚是感激。” 大长公主看着钱明所在的方向幽幽说道。 钱明一听,立马吓得重新跪在地上,口中惶恐道:“不敢当,不敢当,公主殿下折煞草民了!草民一家不过举手之劳。” 见他又跪在了地上,大长公主看向谷雨,谷雨会意,上前将钱明扶起。 “哎~你不必如此。你一家于宝珠有恩这是事实,镇国公府与公主府皆会记得这份恩情。刚刚镇国公与本宫说,已经为你一家在京城准备了宅院,不知你们是否愿意搬来京城生活?你且放心,至于日后的生计,也皆有镇国公府为你们操持,不必过于忧心。” “这……” 一听这话,钱明一时不知如何作答。他原本是想着或许能沾上宝珠的光,但那只是在日后宝儿有困难时,有一条出路罢了。从没想过要搬来京城生活,京城啊,多少人想来却不能来。 如今他脑袋里一团乱麻,既想着,来京城对他们一家来说无疑是一步登天。可又想着,京城人生地不熟,只依靠镇国公府的恩情,难是长久之计。 看出他的犹豫,大长公主理解道:“毕竟故土难离,你不必现在就作答,这是举家搬迁的大事,不妨细细考虑,待到回去时与你妻子商量商量后,再做决定不迟。” 大长公主说着,见钱明明显松了口气的神色,又道:“不过,这京城到底是天子脚下,青年俊杰聚集,对于日后儿女的亲事选择也更多。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呐。” 钱明这回听懂了大长公主的意思,心中不免一动。但口中还是道:“多谢殿下与国公爷体恤,草民一家不过做了些微末小事,得此大恩,实在受之有愧。” 知道他已意动,大长公主不再多说,而是道:“虽于你们是小事,而对宝珠来说,却实实在在受了恩惠。这事不急,你且仔细考虑。另外,我这里还备了些谢礼,你且带回去,也算本宫的一份心意。” 不多时,侍女们手捧各色礼盒,鱼贯而入。 钱明只觉眼前流光溢彩,他不敢多看,忙跪下谢过,而后跟着引领的小太监退了出去。 * “母亲觉得这人如何?”镇国公见母亲见过了钱明,问道。 “看着还算本分。”大长公主评价道。 镇国公闻言点头,说道:“折子我已写好,这便不多留了。” “你去吧,明日多带些人手,如今城外还不甚太平,路上还需小心,我也乏了。” “是,儿子告退。”镇国公见大长公主面有疲色,告退而出。 * 镇国公府 同哥儿一出宫,就听到小厮庆山禀报有妹妹的消息了,急忙一路快马赶回了镇国公府。 听下人说镇国公去了公主府,他又迅速跑到了归云居。 今日是宝珠生日,原本早上时,一家人坐在桌前沉闷不已,镇国公夫人更是看着平日里宝珠爱吃的膳食默默垂泪。 同哥儿的心情也十分沉重,自妹妹失踪后,府里再难听到欢笑声。每每他到归云居,娘亲不是病卧在床,便是静静坐着流泪,这让他很是自责,当初没能找到妹妹。 此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归云居一反往常的点燃了所有的灯笼烛火,镇国公夫人正一脸喜气的指派着侍女们收整箱笼。院子里的小丫鬟们也一改往日沉闷,语调轻快的讨论着哪些得用,哪些需要替换。 见到母亲难得一见的笑容,同哥儿更加确信了真的有了妹妹的消息。 “娘!娘!是妹妹来信了吗?她在哪里?可还好?”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进院子,同哥儿便高声问道。 “同哥儿回来了!快来,我正收拾你妹妹用的东西呢,也不知她如今长高了不曾?”镇国公夫人手里拿着件鹅黄色的襦裙说道。 “这么说,真有妹妹的消息了!她在哪儿?”同哥儿见母亲神色,立刻满脸欣喜问道。 “对对!瞧我,光顾着高兴了。你妹妹来信了,说她与来福在一起,一切安好。如今正在应州阳川镇西虎村,明日咱们就去接她回来。” 镇国公夫人将那信看了很多遍,更是将地址记得牢牢的,唯恐再错过女儿的消息。 “真的!太好了!太好了!信在哪里?快给我看一看,妹妹可还说的别的?”同哥儿兴奋道。 “信被你爹带去给你祖母看了,想来这会儿快回来了。” 同哥儿一听,有些失望,随即吩咐小丫鬟道:“你去府门口看着,爹一回来,马上回来禀报。” 小丫鬟应了一声,快步出了院子。 “应州阳川镇?妹妹怎么到了那里?哎?庆山,咱们是不是还去过阳川镇?”同哥儿想到什么,转头问庆山道。 庆山闻言想了想,他们当时去过的地方实在太多,但他记得到应州时,由于情况特殊,后来好像确实去了一个什么镇的码头。如今一说阳川镇,他立马想起好像就是这个名字。 于是应和道:“对对对!咱们确实去了阳川镇码头的。” “哎呀!没想到妹妹就在那里!早知她在那里,咱们应该找的更仔细些,这样妹妹早就回来了!都怪我!” 同哥儿极为懊恼的捶拳道。喜欢猫王不为奴:宝珠福喜录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猫王不为奴:宝珠福喜录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