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7月2号,《让子弹飞》正式上映的第二天。 随着《让子弹飞》排片率被院线提到了55%,外加口碑和流量双双爆发。 《让子弹飞》的单日票房再创新高,来到了2.61亿。 短短两天,票房累计突破6亿。 也是把《潘金莲》秒成了渣。 一群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网友,再度跑到冯晓刚的微薄底下。 想采访一下这位当事人,怎么看待自己上映一周的影片,票房被上映两天的《让子弹飞》完爆? 可惜的是,冯晓刚依然高挂免战牌。 给人的感觉就是,在两部电影下映前,冯晓刚的微薄都不可能放开评论区了。 没了乐子能看,网友们也只得把目光放回电影本身。 好在《让子弹飞》绝对是一部值得深挖的电影。 别看仅仅才上映两天,前面还有五天的大规模点映呢! 真正爱这部电影爱得死去活来的硬核观众,早不知刷了多少轮了。 好家伙,那是越刷越心惊! 而关于《让子弹飞》的解读,也成了当下华国互联网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无数影评人在自己的栏目里,发表了各种对《让子弹飞》的评价。 其中热度最高的,还是那句被张潇辰和刘亦非同时点赞的评论—— 【有人问中国最伟大的人是谁……】 被无数人转载。 甚至这段时间提到他的帖子,底下也不断有人刷这条评论,以及《让子弹飞》。 再往后,就是由不着名影评人、爱齐艺视频主、知名潇吹【王金泽大帅比】发表的一篇《让子弹飞》详评了。 里面解释了几乎所有市面上关于《让子弹飞》里的暗线和隐喻。 比如故事发生的时间。 从葛尤的台词【不好,我们来晚了!前任县长已经把鹅城的税收到90年以后了,也就是他妈的西历2014年了!】 不难得出故事发生在1924年。 时代背景出来了,接下来就是人物背景。 首先,黄四郎肯定不是个简单的地主恶霸。 在他交给假麻子地雷时说的,这是限量版地雷,整个南国只有两个,第一个炸在了辛亥革命。 我们可以大胆猜测,黄四郎是武昌起义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辛亥革命的老资格! 其次,张牧之显然也不只是土匪。 电影里说得很明白。 张牧之,早年追随松坡将军——蔡锷,17岁时即为其麾下手枪队长。 蔡锷何许人也?梁启超高徒,民国开国元勋,护国军神。 1909年成立云南陆军讲武堂,1911年在武昌起义后20日,在云南发动重九起义响应革命,1915年又发动护国讨袁运动并取得最终胜利。 张牧之早年就追随于他,自然也算是辛亥革命老资格了。 所以说张牧之和黄四郎明确无疑的曾是革命战友。 这便对应上了黄四郎在鸿门宴上说的:“20年前,我和张麻子曾有过一面之缘。” 所以黄四郎从一开始就基本确定,县长是假的! 只是他不清楚,这个张麻子到底是不是山上那个截了自己烟土的麻匪。 毕竟谁都可以是张麻子,光他手下,就有两拨假麻子。 而这部影片细到什么程度呢? 1899年~1904年蔡锷曾在日本留学,这个时候张牧之就已经追随于他,而黄四郎也曾自述自己有东洋留学经验。 因此不但对应上了20年前的一面之缘。 也对应上了黄四郎和张牧之在鸿门宴上的一段对话。 黄四郎表示如果三个人供他出来,他就学六子切腹,还要请张麻子当他的介错人,砍下他的人头! 结果张牧之表示,自裁应该是用短刀,长刀归介错人。 要知道这可不是信息大爆炸的今天。 剖腹这种生僻的冷门知识,不是在日本待过,对日本文化非常熟悉的人,根本不可能清楚。 至此,两位主角的人设就很清晰了。 黄四郎,在东洋和西洋同时留过学,说话爱拽英文,冒成语,有一定的国学功底,是个不折不扣的进步青年。 辛亥革命胜利后,他迅速腐化,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力敛财! 尤其在投靠了某张姓军阀做靠山后,甚至搞起了烟土交易,简直死有余辜。 而张牧之,同样参与了辛亥革命,胜利后不忘初心,继续追随蔡锷,直至对方死于日本。 从此对革命彻底失望,最终落草为寇。 直至1924年。 一个巧合让他来到鹅城,对上了曾经的革命伙伴,现在的剥削阶级黄四郎。 两人你来我往的斗法,掀起一场小规模的“鹅城起义”! 但最终,张牧之还是什么都没能改变。 他没有从中取走一分利益,兄弟死的死,散的散,就连屁股底下的chair,都被别的man扛走了。 一切就像曾经的辛亥革命重演。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对于很多爱动点脑的观众而言,王金泽的这番分析,可谓是刚好挠到了痒处。 “看了博主的分析,我才发现,自己这是看了个寂寞啊!” “好家伙,分析得这么细?这是重复刷了几遍?” “我以为我看懂了!原来我根本没看懂!” “自古投身革命者,除了张牧之这种英雄,便是黄四郎这种投机者,在缺乏思想武装下,最终获利者一定是黄四郎,《让子弹飞》太真实了!” “本来给这部电影打80分,但看了博主的评论,我给100分,不怕张潇辰骄傲!”喜欢刘天仙的穿越老公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刘天仙的穿越老公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