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潮生热情地招呼。
村里用糖水招待客人都算奢侈了,少有用茶的。
方泉对糕饼没兴趣,倒捧着茶水喝了一口,他是个大老粗,品不来个好坏,只觉得香,真香。
喝了两口茶,方泉才说道:“有几户想卖地的人家,我选了两户老实人,以后不容易起纷争。”
方泉其实隐隐能猜到,生哥儿买这地盖这房子多半是为了赚钱,这赚钱的事儿就容易起矛盾。
林潮生自然明白里长的好意,一脸乖乖巧巧的小学生样子听他继续说话。
方泉开始说:“一户姓林,倒和你有些远亲。不过这家人早些年就搬到了县里,也就每年扫坟的时候回来一次,他家走时就和我打了招呼,想把老房子卖出去。他家住在县里,隔得远,一家也都是实在的,不会出什么事。”
“还有一户姓周,他家近年发达了,前年又起了新房子,青砖瓦房修得大气。那老房子没人住,也想卖出去。一家子都不错,老子儿子都肯干,这才赚下这份家业!”
方泉说完了,话音落下后他顿了好一会儿,似在斟酌用语。
林潮生起先还在思考这两户人家,他如今在村里住了大半年,听里长一提就知道说的是哪两家了,就连位置也知道。
刚想了一阵,抬头就看方泉欲言又止的模样,他立刻开口道:“方叔?怎么了?”
方泉叹了一口气,有些难为情地搓了搓裤子,好半天才开了口,“其实还有一户人家,你应该也挺熟的。”
林潮生立刻作出一副认真听讲的模样。
里长继续说道,“是老田家的房子,就村里经常赶车的那个老家伙,你得喊声叔呢。”
林潮生一愣,说道:“老田叔?他家也要卖地卖房?”
方泉点点头,脸上有些不好意思。
田家的老房子是十多年前失火的,这日子久了,村里议论得也少了,但只怕真卖了出去又有不少人有得说了。
可田家的春来又病了,方泉是里长,又是长辈,他本就是个善良人,在村里接济了不少人家。他常往镇上走,镇上的事情比村里人更熟悉,那老大夫还是他介绍给老田的。
这好不容易有了些希望,不管生哥儿两口子买不买这块地,他都得提一提。
不过他也把话先说清楚了,不瞒着林潮生。
方泉又说,“不过他家房子失过火,村里人都觉得不干净。”
说罢,他又把当年田家失火的事儿细细说了一遍。
林潮生一听,诶,扯些什么神神鬼鬼的,不就是因为大夏天太热太干,这放干柴的灶屋才自己烧起来了吗?而且起火点还是灶房,说不定是做饭烧火时的火星子没有及时扑灭,风一吹就给点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