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顾淮音住在清平堂里,就跟着她吃白水煮的木薯野菜,甚至连稀的米粥也很难吃上。
江守君心里越发不是滋味,抬头见她连一碗几乎没什么味道的阳春面也吃得津津有味,心中窦然泛出酸楚,像是被针刺了一样难过。
“对不住啊,我前两日擅离职守被扣了俸禄,还有一些被用来填补造满阳渡的空缺,剩下这些就只够付几碗面钱了。”
江守君抿了抿唇继续道:“你若是有什么想吃的、想要的尽管跟我说,等下月一定给你。”
一碗阳春面被顾淮音吃得见了底,她将筷子一掷,抬头笑道:“你堂堂一个郡守怎么过得这么穷酸,想吃什么还要攒着买。”
江守君被她说的从脖颈红到耳根,不好意思再说话,从座位上起身,跟躲她似的去付银钱。
“行了,时候不早了,我们赶紧回府衙吧。”
二人过早不精细,用的时间也短,一顿清汤面下去费不了什么工夫。
听顾淮音说“我们”二字,江守君不由得愣了愣。“顾姑娘要同我一道回去吗?”
“那是自然,我这不是身为郡守府中侍女么,再说我也没别的去处。”
顾淮音一张嘴巴说得跟真的似的,“若是江大人也不肯要我,我就只好回秦府去受人摆布欺凌了。”
江守君:“……”
实在难以想象,秦府上下能把她这位活神仙怎么个“摆布欺凌”法。
第57章 叹漂萍无有安排处
楚州近日突然出现青绳病,一时之间流言四起,弄得人心惶惶,家家户户门梁上贴灵符,以驱疫鬼。
三日前,江守君那一通发怒要各地郡县核实上报地方染病数目,如今倒是已经呈报上来了,今日郡守却不在。
楚州十三县共计三十一个得青绳病,数目着实不算多。
部分郡县官员对此抱有侥幸,认为江守君执意要调查青绳病小题大做,不过是为了多从朝廷手里骗些赈灾银。
得此病最多的是楚州一处为岐鹤的郡县,故各地方官员荐岐鹤县令赴楚州府衙禀报明细。
“曹大人来得不巧,江郡守刚才出府衙去了。”张齐停下手上事务,对那岐鹤县令道。
这县令倒也没多问,将这各地染病数目卷宗交给他:“那劳烦主簿替我转交江郡守,这上头数目明细,连同病者家住何处各县都一一核实清楚了,绝无隐瞒绝无疏漏,的的确确就是这三十一个人。”
张齐略带吃惊疑惑道:“三十一个?”
“是啊。”县令愁眉苦脸,老气横秋着说,“这还没楚州城中染风寒者一半多,都不能称得上是疫。”
“曹县令的意思是说郡守多此一举了?”
“不不不,绝不敢有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楚州尚在水深火热中,所谓青绳病不过是几个刁民夸大事实而已。”
曹县令继续压低了嗓音道:“我听京都传来消息,皇上近日有要派军征战西北戎狄的意思,前不久刚打完仗,这会子养精蓄锐都来不及,哪里还有这么多兵力啊?估摸着朝廷又要开始增重徭役赋税了,哎,可怜受苦难的都是寻常百姓。”
张齐听得肚子里憋了火。
“为什么会是现在打仗,去年是十几年难一见的大灾年,国家旱涝频发,朝堂治理起来跟放血似的,到现在也不见好,这会子还要强加徭赋,岂不是雪上加霜……”
“主簿注意言辞,有些话可不能乱讲。”
曹县令猛咳一声打断他,又将话题转移开。
“哦对了,先前郡守不是下令造了个渡口叫……满阳渡,听说盈利可观,来往商贾又便利楚州百姓,江郡守美名连我岐鹤这偏远小县都传遍了。”
“全归江大人功劳,满阳渡运营确实不错,现在楚州一部分还得靠它经济民生呢。”
曹县令松下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我也不过多叨扰,还请张主簿多劝劝郡守,少把精力放在这什么莫须有的青绳病上。”
檐下风动。
张齐还未开口答话,便听得有声音不近不远传过来。
“敢问曹县令,什么叫‘莫须有’?”
江守君才从外头回府衙,正巧不巧听见二人交谈那两声。
“江郡守。”二人齐声朝她作揖。
“不必多礼。”江守君摆摆手,皱着眉看向曹县令,“岐鹤县令既然是来报地方染病详细的,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
曹县令早就做足准备,将方才交给张齐的卷宗一把抽回来,恭恭敬敬递到江守君面前。
“江大人有所不知,我与各个地方县令一齐统计过楚州感染这青绳病的人数,一共三十一个再无多了,绝无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