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子易素手在绢上轻轻拖过,她心里就有数了,不过她还是拖了一点时间。
她总不能说她刚刚在华夏见过这幅画吧,然后借尸还魂,还做了东城卫的假太监。那不得被人当成妖怪祭天了。
过了一会儿,她才开口道:前朝的丝绢,有碎纹,裂纹横直,皆随轴势作鱼口形,丝完全没有毛边。反观这个画,色淡又均匀,有做旧痕迹,且薄而不裂。
此话一出,底下的人倒是有了不同看法,他问道:众所周知,前朝大画家明钰,他活着的时候穷困潦倒,有没有钱买的了上乘的丝绢,还两说。你这从丝绢处着手,实在是难以让人信服。
皇上虽然没有表态,但也是点了点头。
我们大家皆知晓,真正上乘的人物画观其顾盼语言,一颦一笑皆含情。更何况明钰那样的大画家,流传下来的画作,怎会如此粗劣的线条,把人画的跟没有生命的尸体似得。楼台模糊错杂,小桥结尾处理的非常突兀,石头无立体的效果,透视远近不分,没有法度。
再说,他虽然穷困,但早年家境尚可,他流传下来的画作,纸质丝绢的质量,也是两极之分。你一味的说他穷困潦倒,是不是也有带节奏之嫌呢。
刚才提反对意见的人有点不甘心,张了张嘴,却什么都没说出来。
慕子易又道:如此只有结构而又呆板的画,毫无精髓,是不是赝品,你们自己觉得呢。
话落,皇上迫不及待的凑了过来,仔细的看着慕子易刚刚说的几点。
他是不会作画,不过身为帝王,什么样的好东西没有见过,这画确实是有几处不够细致。
但,也不能绝对证明了这画是假的。
这时,有人来报,东城卫的人带着《红豆》真迹来了,另外,这幅画辗转到了辽东,又从辽东到了容权手里。
如此匪夷所思,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是,孰真孰假。
快宣。
当两幅《红豆》展开在一起时,底下的不少人都好奇地凑了过来,一睹这真假红豆。
若说刚刚慕子易的夸夸其谈是纸上谈兵,那现在众人亲眼所见,两幅画一对比时,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真得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即便是赝品再费尽心思的做旧,照搬,也依然没有原画的精髓。
刚才于洋碍于面子,并没有吱声,他也有个私心,就想知道这小太监是懵的,还是真懂。现在于洋柺了下于浩的胳膊,递给了他个眼神。这小太监说的完全正确,国宝阁里的《红豆》就是经我手亲自放进去的,这回我可咋整?
咋整?于浩差点被于洋气笑了,整天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的,别人都没文化,就他有文化。
今天让个后生收拾了,还是他最看不起的阉人。
活该!
虽然是兄弟,但于浩还是非常公道的说:还能咋整,道歉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