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委在殡仪馆放了三天。 老赵和杨国庆每天晚上都来陪一阵。 初八早上出殡。葬礼很简单:殡仪馆吊唁,火葬场告别,公墓辞行。事实上,人生的最后这几步,都是活人做给活人看的。 送别的人不多。 大部分是亲戚。老委和他媳妇家都是家族很大的那种,散布在周围好几个村子里。平日的红白事都能有几百人,但老委的事上人却不多,明面上的原因是春节期间,走亲串友出了门的人多,背后的事就不好猜测,大抵于老委的性格有关。 老委是那种有事从不放在心里的人,喜怒哀乐全在脸上,惺惺相惜了就称兄道弟,看不上眼的从不尿你。和人交往,从来只管脾气相投,不管身份地位。 脾气冲,说话直,遇事不拐弯,又不拘小节,就免不了人际交往中的磕磕碰碰,从而有一些所谓肝胆相照的朋友,也容易得罪人,毁誉参半。爷爷死了以后,又很少回老家,老婆内向,不善言谈也不喜交往。所以,装不知情的就不是一个两个。何况,当地有请丧的习俗,主家不打招呼,除了至亲,其它人是不会主动上门的,也有了不来的理由。 单位也来人了,还有同事。严格意义上说,老委还没有办理正式退休手续,属于内部退养,所以,小单位负责工会工作的人来了,无非是送了花圈,说几句话,至于其它的,还不到说的时候。工友很有一些,大多上班,只是来去匆匆的。 还有战友,倒是很来了几个。 丧事是由老委的大舅哥主持料理的?老赵也不懂老委老家的讲究和风俗,帮不了什么忙,只是白天来转着,晚上再来坐着,碰上战友了就唏嘘几句。 大舅哥里里外外的忙,有空了就和老赵聊几句。 两个人认识多年,却没有多少深交,见面点头那种,聊天也多是关于老委的:“我这个妹夫,风风火火一辈子,倒也走的痛快。只是这妹妹可怎么办?一辈子没上过班,一点积蓄都没有。外甥也不争气,店里饥荒还不少。” 老赵不得不接话:“有什么难处你就说,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 “那倒不用,这么多家人,还发送不了一个人吗?”大舅子猛吸一口烟,又缓缓地吐了出去。 幸亏了老委的大舅哥,直接和老委看场子的老板交涉,老板倒是很义气,直接自己掏钱去买了墓地:“不管啥原因,人总是死在我的地盘,应该应份的事。” 其实,老板极是精明,老委死在工作岗位上,只要家属提出异议,赔偿是少不了的,与其事后无休止的扯皮打官司,还不如把事情做的敞亮些。 老赵和杨国庆倒是私下商量过。老赵说:“老委那狗脾气,有一花三的主,儿子又没工作,不知道能不能买起墓地。” 杨国庆手里把玩着一支烟:“他手里肯定是没有钱的。年前送猪肉那回,我也给了一千。要是以往,肯定是没好脸色,可这次,还是扭扭捏捏地收了。至于他老婆那里,说不上。反正,我知道的是,除了每月的烟酒钱,老委工资都是上交了的。”杨国庆点上烟,猛吸了一口:“快十年了吧?” “那我们给凑点?或者……”老赵还没说完,让杨国庆打断了:“不用,暂时不需要,看后面吧,我觉得墓地没问题。” 果真让杨国庆说准了。 至于位置,无所谓了,C市统共就那么几个地方,不管生前如何,都是那里的一块石碑。 把寿终正寝的老委送到墓地,老委舅子哥非要老赵几个去吃饭,这也是应有的事,老赵却坚辞:“今天不太舒服,那天了再坐。” 杨国庆却看了其它战友一眼:“还是去的好。” 老赵不是不去,是心里堵吃不下去。 因为老赵的事,老赵老是觉得打不起精神来。严格意义上讲,老赵、老委和杨国庆是玩的时间最长关系最铁的几个战友,私底下的感情也最深。 原来还开过玩笑,等老了三个人开个车去全国穷游的。那时候,老委和杨国庆都开车,老委说:“赵哥,你得早点学车,要不然,出去转你就没主动权了。”还说过买什么车,老委说SUV好,全路况通行。杨国庆却要大一点的:“再找三个女朋友一起走。”老委就骂:“你就是头驴。”杨国庆狡辩:“没人做饭咋办?”老委眼睛一瞪:“我做。” 老委是第一个内退的。刚退下来还说过,后来就不说了,儿子没了工作,儿媳的实体店效益又不好,没了能出去的基本条件。 老赵自己也是,一个养殖场丢了一辈子积蓄进去。唯独杨国庆表面上还好,可老赵早从他的言行举止中发现了许多蛛丝马迹。比如和钱鬼子,肯定合伙干着什么,不然,节前也不会说那些莫名其妙的话。 但老赵遵循的原则是不管什么事,当事人只要自己不主动提及,绝对不会去问的。 老赵就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每个人最终的归宿是一致的,真的到了自己不可控制的时候,走的安然吗?总不能给老周和女儿留下一屁股外债吧。可除了退休金,还有那些适合自己的挣钱门路?老赵第一次因为老了而产生了恐慌。 任老师却在初六就和儿子一起回了G市,到了初十,就自己回了C市。 过年期间,给老赵的信息还是每天问好,老赵也回,只是从来不及时,过了初五,却是没了消息,想打电话,又觉得过年应酬多,有许多的不便,就硬忍了下来,但早点回C市的想法却愈发强烈了。 G市到C市,除了高速,最方便的就是火车,时间节点却不好,要么是下午坐车半夜到,要么是半夜坐车上午到。任老师要坐晚上十点半到的那一趟,下了火车,再打的回去,怎么都在十一点以后。儿子不愿意:“到家半夜三更的,要不坐凌晨的,到家是上午,你也方便。” 但任老师还是买了这一趟的硬卧:“只有这趟车有铺。”没有说的原因是这趟车时间最短,她还可以找理由让老赵接她。 老赵是下午三点收到的信息,只是手机截屏,G市到C市的火车票,却没有文字。 就回信息:“几个意思?” 好一阵才有回信:“接站!!!!!” 老赵不想去。前天才送走老委,先是和杨国庆几个喝了天昏地暗,怎么回家的都不知道,昨天又睡了一天,那种迷茫的感觉,跟丢了魂一样。要拒绝,可看了看车到的时间,还是回了个好字。喜欢老赵的退休生活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老赵的退休生活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