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退宫人,皇帝一反先前病恹恹的模样,跟道士说起方才试探时太子和三皇子的反应。
“太子惯会察言观色和审时度势,但是性子软,耳根子也软,把江山交到他手里,往后要是来个擅蛊惑人心的,保不准就走了前人的老路,让外戚干政。”
“老三嘛,他性子倒是直,就是脾气不好,这种人易造杀孽,成为一代暴君。”
皇帝说着,啧啧摇头:“朕这两个儿子都聪明,就是这性格,哪一个朕都不看好。”
说完,见道士没吱声,皇帝看向他,发现他正一脸若有所思,显然没在听他说话,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道长,怎么了?”皇帝问。
道士回过神:“陛下,方才那位娘娘……”
“德妃。”皇帝说,“老七的生母。”
“七王爷……不应该啊。”道士喃喃自语道,“坊间传言七皇子性子温良,怎么会有这样的生母……”
皇帝听得直皱眉:“德妃怎么了?”
道士迟疑了一下,说:“陛下,这德妃娘娘身上带着一股血腥气,手上怕是有过人命。”
皇帝一愣,反应过来后立刻反驳道:“这不可能!德妃最是温柔敦厚,从不与人起龃龉,阖宫上下谁人不知,谁手上出过人命,她手上都不可能出人命。”
“……”道士沉默。
他没有急着争辩,皇帝反倒起了疑心:“你是如何看出德妃身上有血腥气的?”
“心术不正和欲望强烈之人,平日里就算藏得再好,偶尔也会有外露的时候,手上沾了人命的更是如此。
贫道观德妃娘娘面相,额角凹陷,眉弓凸起,眼带血丝,且气息浑浊,这是大凶之相,漠北许多手上沾了人命的将士便是如此,贫道绝不会看错,德妃娘娘手上不仅出过人命,怕还不止一两条。”
皇帝:“……”
眼看皇帝脸色阴晴不定,道士握紧了藏在袖子里的拳头,心里不可避免地紧张起来。
许久,皇帝沉声说:“你先退下。”
“……是。”
道士一走,皇帝坐在床榻上,心里反复琢磨道士说过的话,不知怎么的,他突然想起那晚在长门宫见到的那个死去的宫女。
他依稀记得那宫女名唤子衿,在承乾宫伺候了好些年。
沉思半晌,皇帝叫来内侍,宣了御林军统领。
“你是说,当时那名宫女试图袭击德妃才被处死?”
“回陛下的话,是的。”
皇帝眯起眼睛:“御林军已经控制了宫女,她还怎么袭击德妃?还是说,你们这么多人竟制不住一个弱女子?”
御林军统领被问住,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