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话金陵不必考虑了。然后就是姑苏,老爷和太太毕竟葬在那里,我们也要经常扫墓、祭祖,要搬回去再买个宅子吗?” 黛玉不吭声了,顾七七知道她在犹豫。 姑苏确实没有实在亲戚了,也就扫墓方便这一个优点了。 而且黛玉对姑苏的记忆并不多,来贾府时她太小,几岁前的事儿能记着多少? “再有一个选择就是京城了,这里的气候、生活方式、甚至是语言我们都习惯了,不如直接住下来。” “行吗?”黛玉不知道怎么办。 “姑娘,咱们可不能住得太偏,容易招惹恶人,或者被有心人盯上。” 黛玉又疑惑的看向顾七七。 顾七七也不藏着掖着:“比如想吃绝户的、欺辱你失亲的、想算计你婚事的,多着呢。” 黛玉越听脸越白。 “这样算来京城毕竟是皇城根下,相对安全些,起码恶人会有所收敛,不敢太明目张胆。” 顾七七也偏向生活在京城,她对雍正有信心,虽然当今不是雍正。 可也有雍正的影子,应该是个可靠的明君,相对容易讨生活。 “我们没有生活来源,在京城居住并不容易。” 黛玉难得长进了,知道有钱才能在京城定居。 顾七七早就有考量:“我出去看看,能买到啥算啥,其实最好有个庄子,这样的话,屋子、田产都有了,如果再有个铺子做点小生意,不愁生活不下去。” 黛玉只想定居在安全的地方,把事情交代出去就不管了。 “就是以后扫墓又难了。” “当时老爷让姑娘来京城也是打定主意希望姑娘嫁在京城,就没安排好扫墓的事情吗?” 黛玉点点头。 确实,老家留了守墓人。 “再说,我们可以给王妈妈去个信儿,给些钱,年年帮着扫扫墓就是了,你最大的孝顺就是为林家延续血脉。” 顾七七实在没其它办法,总要给黛玉一些活下去的念头才行。 黛玉想到爹爹和娘亲不由的悲伤。 只不过,如今的她再伤心也流不出眼泪。 看得人眼酸、心酸。 “好,就定居在京城吧。” 顾七七得了准信儿就放心去找房子了。 这并不容易,还是早做打算为妙。 贾府在金陵老家留的人可不少,这一往一返的办起案来可没那么快,所以预想的尽快结案并没有到来。 黛玉只能一趟趟地往狱里给大家送棉衣和吃食。 顾七七也忙,和赵老汉一起天天找合适的房子。 好在有牙行这等中介场所,只要跑得勤快些,总会有收获。 顾七七知道庄子很贵,可还是不死心地向牙行打听了一下价格。 牙行的人见顾七七来得勤快,倒也答了:“看地界和大小,京郊的庄子便宜的十几万两,贵的上不封顶,没个二三十万两买不到的。” 听得答案,顾七七差点没撅过去。 楚渊! 还是楚渊大方。 就几个镜子,真没亏待她。 如果按照牙行的说法,怡红院、潇湘馆这种院子,每座都值30万两,换算成人民币怎么也得九千万一座院子。 贾府果然豪,这么算下来东西两府的固定资产怎么也值百亿以上了。 果真富有,不过下场就那样:一片白茫茫。 黛玉有多少钱,顾七七最清楚。 经过反复衡量和实地考察,最后找了一处紧邻白鹤书院的清静小院儿。 是一栋独栋小院,可也不便宜,值二万多两银子,折合成人民币也有八百多万了。 就这,还不是最贵的,只能算中等偏下。 位置还算不错,起码安全上有保证。 黛玉都没去看院子,更没细问,只是跟着牙行办了所有手续并付钱。 黛玉付钱时尤其爽快、大方,一副打心眼里不在意钱财的潇洒模样。 顾七七看得好笑,转念一想也明白了。 黛玉可是真正的小仙女,这些身外之物真不值当她惦念一丝一毫。 买完院子,黛玉手里估计只剩下六千多两银子。 顾七七并不慌,赚钱还不是小事儿一桩。 小院子打扫干净,日用品一买,也没做多讲究,挑了个最近的吉日,一行人直接搬了进去。 起码是自己的家呀。 不再居无定所,心安啊。 黛玉搬进新家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把顾七七和小红的卖身契一并销了。 本来想着紫鹃和她的家人也别再签身契了,以后各奔前程也方便。 结果,紫鹃和家人跪了一地,哭着喊着要签身契。 顾七七理解,他们做了一辈子下人,没房、没地、没恒产,去外面哪里找得到工,还不是继续做下人。 做生不如做熟,哪里舍得林黛玉这样的好主子。 再说女儿紫鹃是打定主意跟着林姑娘,他们一家子将来肯定是陪房,走去哪里? 黛玉也想把傻大姐的身契一并销了。 奈何傻大姐不同意。 哇哇哭着、喊着:“姑娘是不要我了吗?”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黛玉能如何。 “要,怎么会不要你,那你的身契也就不销了。” 顾七七可不想当丫环,哪怕是林黛玉的丫环也不行。 林红玉是个有理想的少女,就等着贾芸出来呢,倒是不推辞,欢喜应了。 顾七七能猜出黛玉的想法。 院子买了,钱也花的差不多了。 将来还不知道如何呢? 哪里养得起这么多下人。 尤其顾七七,人小却有主意,黛玉不想误了她的前程。 一转眼,贾府的判决终于下来了。 斩的斩、流放的流放,剩下的直接放了。 当然也有不少没走出监狱的,比如王熙凤和王夫人姑侄。 因为贾家被抄不久,牵扯王子腾家也被抄了,王夫人怎么受得了,还好有宝玉牵着她的心,挺过来了。 可谁知,还是没挺住,在狱里病了,缺食少药,比王熙凤还早死几日。 巧姐也在当天就被刘姥姥接走了。 黛玉只是偷偷塞给刘姥姥五百两银票,让她好好照顾巧姐。 刘姥姥的为人黛玉信得过。 黛玉知道巧姐的结局,并不多加干涉。 这钱也只是让刘姥姥少受些苦罢了。 不过,今生的王熙凤要幸运一些,黛玉出钱把人好好安葬了,剩下的人先跟着黛玉一起回了小院。 黛玉也想大家先安顿下来再做具体打算。 这段日子,黛玉没少往牢中送物资,可这些太太、小姐、公子,甚至大丫环哪里受过这些苦,一个个憔悴、虚弱得不行。 小孩子也有受不住生病的。 紫鹃承担起了首席大丫环的任务,张罗着灶房烧水,大家轮流洗澡、吃饭、请医、问药,忙得团团转。 因为之前在狱中都见过几次面了。 贾府众人对黛玉的大体境遇倒是有所了解,所以对这个小院子一点都不好奇。 实在太小了。 大家情绪都十分低落,也无心交谈,忙忙碌碌一下午粗粗吃过晚饭都沉沉睡去了。 好在这个时候,每间房都有一大铺炕,挤挤倒也将就住。 就这样休整了三天,生病的孩子都好利索了,全体人员一起开会聊聊今后打算。 比如李纨早就有了想法。 她早就打定主意守着贾兰,供他读书,重振贾家富贵门楣。 贾府因谋逆罪被抄没家产,李纨母子虽未直接涉案,但肯定少不了受牵连。 李纨一直恪守‘嫁贾随贾’的风俗,又担心贾家罪臣身份连累娘家名声,招惹祸患。 所以她根本没打算投奔娘家。 最后她会搬到了贾家祖坟旁的空屋子居住。 母子俩借田耕种,完全能维持生计,甚至还供养了贾兰读书。 倒也符合‘罪眷不得离京’的管制,又实现了秦可卿‘祖坟周边置田产’的遗愿。 黛玉不会眼睁睁看着李纨再受饥饿、衣食无着之苦,可对她还是有些怨的。 李纨对族人冷漠,眼睁睁看着巧姐沦落风尘不理不救。 太过功利而轻情义。 所以黛玉只给她二百两银子便罢了。 想必以后也不再有交集。 贾兰注定紫蟒加身,李纨也会因儿子显贵受封诰命夫人,但她依旧荣华短暂。 可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因她的过多参与,再改变了既然结局,没准李纨还不乐意呢。 【此章为:‘熙熙已断奶’;打赏的催更符*2 加章……】喜欢快穿之顾七七搜刮物资她上瘾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快穿之顾七七搜刮物资她上瘾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