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面带微笑神色淡然,朝着宋云和张治,恭敬的拱手行礼。 神色不卑不亢,颇有一种宠辱不惊之感。 宋云和张治双双颔首,看的堂中学子眼中一阵火热和羡慕。 那可是宋云和张治啊,一位官任户部郎中,一个官任工部郎中,都愿意把王平引荐给两部尚书,带入自己部门,可想而知他们对于王平有多看重。 对于大多数考生,就算侥幸中了进士,除了位于殿试排名最靠前的一甲那三人,二甲其余考生大多都是进入翰林院学习,至于三甲大多数能被封个中县的县令县尉,已经是极好的去处了。 岂会有被当朝尚书邀请的可能。 看着现在,工部张郎中和户部宋郎中对于王平的欣赏,众人更加好奇起那三篇,能够引的科举改制的策论,到底是如何的惊艳。 不过能让两部郎中如此激动,想来他们是无缘得以窥见这三篇策论的真迹了。 王平身后不远处,黎泽淳和秦扶言对视一眼,脸上露出一抹苦笑,在此之前,两人对于王平那份策论,虽有预料,可如今却是心服口服。 尽管两人自认为自己策论作的尚可,可想要得到考官的如此评价,无异于痴人说梦罢了。 前方,王平又端着酒杯来到了第三位协考,也就是华宁尘身前,华宁尘一愣,连忙站起身,在堂中众考生无比诧异的目光之中,连忙躬身,端起酒杯,恭敬道: “华宁尘,见过师叔!” “师叔?” 黎泽淳愣在原地,仿佛被定住一般,秦扶言亦是满脸惊愕,就连高琦,脸上也都写满了震惊。 周鸿虽听卫知府提过,王平是华太医小师叔,可此刻太医丞华宁尘竟当众尊称王平为师叔,这着实让他难以置信。 先不论两人身份地位悬殊,单瞧那年龄差,便叫人觉得匪夷所思。 其实王平早就瞧见华宁尘了,原本就想着飞速敬杯酒就径直离开的,之所以这样,就怕华宁尘举止失态,毕竟华宁尘作为协考,这么多考生看着,要是让他叫自己师,难免不好看。 可是眼下....不得不说,这位师侄,还真是恪守礼数、敬重师长…… 王平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不必拘礼,坐下吧。” “谢过师叔。” 见华宁尘见果真大大方方坐下,黎泽淳忍不住看向王平的背影,心中暗忖,连太医丞都是他师侄,真不知这王平除了一身的文采本事,还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事。 王平转头见堂中众人等人,仍紧盯着自己与华宁,尴尬一笑,解释道: “孙神医正是在下师兄,因此我二人之间颇有渊源。” 高琦来回打量着两人,内心依旧难以释怀。 “孙神医师弟?” 孙神医是谁,光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那是一位名扬天下的神医啊,传说中有生死肉活白骨之能。 孙神医出身药王孙思邈一脉,历经漫长岁月传承,孙家早已稳坐医道的核心地位,堪称中流砥柱。 孙神医桃李满天下,门下弟子众多,其中不乏医术精湛的名医。单在太医院任职的,便有好几位。 如今王平一跃成为这些人的师叔,无形中背后增添了一股极为庞大的势力。可令人惊叹的是,他竟如此年轻…… 此刻,席位上众人看向王平的目光,满是复杂与怪异。 正在王平有些受不了之时,就听卫知府及时开口解围,将气氛又转挪回去。 接下来,鹿鸣宴又回归正常,按照流程,等王平依次敬完酒以后,鹿鸣宴也逐渐落下帷幕。 众考生起身告别后,几个考官还礼离开,临走之时,张治和宋云特意跟王平叮嘱了一句话。 两人话中含义相仿,大致的意思,都是让王平尽可能早些参加会试和殿试,若是可以,参加明年的会试是最好的。 “对于天下大多数考生,科举都是改命的过程,我询问过你的过去,对你王平来说,科举只是过程不是目的。” 张治深深的看了王平一眼,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走了。 等诸位考官走了,诸多考生也都结伴离开,老举子被同乡举子搀扶离开,王平和安青岚等人也相伴从堂中走出。 对于这次参加鹿鸣宴的大多数举子来说,这次鹿鸣宴带给他们最大的震惊,莫过于解元王平了。 在今夜的鹿鸣宴上,举子们讨论最多的也都是王平,这个连中四元,文采斐然一绝,策论能使科举改制,就连太医院院丞都是他师侄的王平。 对于众多庆州之外的举子来说,这位自州试首场似乎便崭露头角的王解元,越从其他举子处了解他的曾经,越能让人哑然震惊,这位王解元似乎在不断缔造奇迹,一次又一次刷新他们对他的认知。 明亮的月华洒满大地,院中小溪哗啦啦反射着一点点晶莹,众人望着王平的背影,明明非常清晰,可却又觉得十分的深不可测。 又过了几日。 这天一早,王平和周墨轩几人,出现在庆州城外,挥手作别返程的安青岚,这次返程,安青岚脸上带着返程归家的急迫和喜悦。 从当年离开积元县开始,到如今他们皆都已是举人,不说富贵还乡,但也大差不差了。 经过这几日柳夫子的建议,几人已经约定好参加明年的会试了。 此时天边晨光微放,金黄的晨曦披上几人的肩头,几个年轻人脸上带着轻松与自信,只觉得天轻云淡,万里之路就在脚下。 安青岚挥手作别放声喊道: “等我回来……” “好。” 几人相视一笑,目送着安青岚坐上驴车,渐渐消失在视线之中。 又是几天后,几部考官也回到了长安城中,张治简单述职以后,刚要离开,就被工部尚书叫住,不等询问,就听对方开口道: “关于关内道科举一事,需要明日朝议。” “明日准备一下。” “朝议?” 张治一愣,随即认真点了点头: “那大人的意思是?” 工部尚书张哲抬头看了眼张治,嘴里淡淡的道: “我工部的建议,皆是利国利民之言,无错!” “下官明白。” 张治眼前一亮,神色激动,缓缓拱手退出门外。喜欢科举:古代农家子的宰辅之路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科举:古代农家子的宰辅之路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