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哪都有他呀?真是个欠儿登!”李如梓扭头见是向枫,嘴里便嘀咕了一声。
李化龙手一抬:“讲来听听!”
向枫朝李化龙一拱手,接着道:“李大人今日所讲,是谋略的重要性,并不是说打仗时不需要勇猛。依学生看来,这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倚仗,没有谋略的勇猛只是乱飞的苍蝇,有了谋略的勇猛才是虎狼之师。”
“嗯!讲得好,继续!”李化龙赞叹了一声。
向枫点了点头,继续道:“战局如棋,要通盘谋划方可取胜。一场战争,谋略是贯穿始终的,知己知彼是谋略,进退有据也是谋略。不看清形势,不懂得进退,一味的冲杀,那只是莽夫而已,算不得良将……”
向枫轻咳一声,继续道:“就以李督师两次大败速把亥来说,李督师在战前必定是知晓敌我之形势,收集相关情报加以分析,继而拟定对应的战术谋略,加之我军有火器上的绝对优势,故而敢奔袭二百里杀敌。如果敌我情况不明,形势不清,断不会如此冒险。李督师有勇有谋,故能连战连捷……”
向枫最后道:“不打无准备之仗,所以《孙子兵法》里说:兵者,诡道也。这就是谋略。没有谋略的战争必定会失败!”
向枫的一番话,让场上不少人听得纷纷点头。
李如梓摆着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情,要不是听到对方夸赞了他那神勇无比的老爹,他早跳起来操着他那副东北腔呛过去了。
李化龙频频点头,接着又问道:“你方才提到火器,你对火器如何看?”
向枫对这个问题很熟悉,当即道:“火器的出现,对战争影响至深,增大了战争的变数。可以说,以后的战争,必定是火器之争,谁掌控了火器上的优势,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优势不仅是数量上的,更是技术和人才上的优势,要不断提升火器之术,方能主导战争。有了火器上的优势,即便是几十人的队伍,也可对付成倍于己之敌。”
说完后,向枫鞠躬坐下。
万顺凑过来说道:“向哥,你讲的太好了!我说你行吧,比那姓李的不知强了多少呢!”
向枫微微一笑。
“讲得好!讲得好啊!”
李化龙满脸赞许,他也没想到这种校试里竟然还有此等见识之人,尤其这人对火器的看法让他顿觉有知音之感,便觉得自己这趟讲授没有白来。
“这位兄台,你名讳如何称呼?在哪当差了么?”李化龙问向枫道。
向枫又站起来答道:“李大人,学生名叫向枫,是湖广蕲州卫下的一名总旗官。”
“向枫!”李化龙点了点头,示意向枫坐下,接着大声道:“诸位都听清了吧?方才向总旗所言谋略之道的重要性,比我讲的还透彻。特别是火器之论,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李某今日也是受教了……”
“哼!”李如梓一脸不屑地对旁人道:“姓向的这堆话是从哪听来的?打仗靠那几条烂铳有个屁用?你火药还没点着,敌人早冲过来了,尽扒瞎!”
一旁的杜松附和道:“是啊,像他这般打仗,早输得裤子都没了。”
马林在一旁插话道:“我觉得他讲得有点道理。打仗的确不能只凭蛮力,要用脑子,而且火器比弓箭更厉害。”
李如梓扭头问道:“你咋还帮他说上话了?”
“我不是帮他,我是说这么个理。”
三人一时在那里低声争论起来,全然没顾上李化龙在讲些什么。
李化龙讲课完毕,待众人散去后,单独把向枫留了下来。
李化龙走到向枫跟前问道:“向总旗,你有官职在身,如何又来参加校试?”
向枫笑了笑,说道:“只是个屯田的小旗官,真有战事也不见得能上战场,难得有这个机会,就过来了。”
“你喜欢打仗?”
“止戈为武,我不希望有战争,但有的时候亦需要以战止战,我辈当有所备。”
“好个以战止战!看来向总旗亦是有抱负之人。”李化龙点头说道,“你是湖广哪里人氏?听着口音好像有些不同。”
向枫只得硬着头皮道:“我是兴国州三湖镇人,京话学得还不太好。”
“贵庚?”
向枫说了自己来大明后的年纪。
李化龙道:“我年长你几岁——向老弟,你我今日一见如故,往后就以兄弟相称吧,也显得亲近些。”
向枫拱手道:“承蒙李大人看得起,那向枫高攀了!”
李化龙一笑道:“你看你——往后化龙说不定还要仰仗向老弟呢!”喜欢客居大明请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