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雏鸟成长速度非常惊禽, 几乎一天变一个模样。
从破壳那天开始计算,小肥啾喻以筠已经正式满月啦!
他看不到自己现在的模样,却能看到与自己同吃同住的两只大雏鸟, 细软的绒毛间长出7000多根羽管。
大概再过一个多月, 这些羽管就会变成既能防寒保暖、又能帮助雏鸟在空中翱翔的羽毛。
除了长出羽管之外, 全家发育速度最快的喻以筠, 爪子和腿逐渐有力气,已经能够站起来在窝里走来走去。
比他更早孵化的哥哥和姐姐,现在仅仅只能站立,行走依然困难。
喻以筠早就知道,幼鸟想要尽快发育,除了尽可能多多干饭, 还需要——
补、钙!
聪明的小肥啾,早早养成补钙意识。
在别的小朋鸟忙着互殴的时候,自己躲在旁边偷偷啃自己的大蛋壳。
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仅钙含量高, 而且容易吸收, 简直是baby鸟补钙最佳选择。
喻以筠刚开始只能啃一点点, 相当于给蛋壳刮痧。
伴随着小肥啾日渐长大,鸟喙慢慢发育,他终于能把蛋壳啄出一个个小三角豁口,然后全部吞进肚子里。
约莫啃了大半个月, 小肥啾自己的蛋壳全部啃光了。
他豆豆眼滴溜溜,首先注意到哥哥和姐姐的蛋壳,又很快挪开了。
哥哥姐姐与自己不同,没有保护蛋壳的意识。
他们出生那么久,蛋壳跟鸟窝里的垃圾堆在一起, 接受风吹日晒。上面还附着排泄物,洁癖肥啾根本下不去口。
喻以筠转移目标,看向妈妈和爸爸带回来的鱼。
育雏期间,雄雕抓到鱼后,会吃掉鱼头然后带回鸟窝。
雌雕负责把鱼肉撕下来,喂给幼崽们。
等到喂饱幼崽,自己再吃剩下的部分。
大海雕吃鱼主要靠吞,他们强大的胃酸,能够消化坚硬的鱼骨。
鱼骨头,正是一条鱼最富含钙质的部分。
小肥啾顺利孵化后,每天抱着蛋壳啃啃啃,鸟喙发育速度和坚硬程度远远超越同龄幼鸟。
普通海雕幼鸟,出生5-6周才能完全自主进食。
喻以筠还没满月,已经学会在妈妈喂自己前,凑到食物跟前用稚嫩的鸟喙表演刮痧。
有时候,雌雕咬碎鱼骨,迸溅的鱼骨渣渣,小肥啾麻溜滚过去吃掉。
平常遇到阳光明媚的天气,小肥啾骨碌骨碌滚到鸟窝边缘,找个没有太阳遮蔽的角度。尽可能展开两条雕翅,模仿太阳能发电器,努力获取日光中的钙质。
凭借喻以筠持续高强度努力,小伙伴刚刚学会站起来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跳了!
正常海雕幼雏从孵化到学会走路,大概需要两个月左右。
即使能够走路,正式学会飞行之前,幼鸟必须呆在鸟窝里哪都不能去。
当然,‘哪都不能去’主要针对正常幼鸟。
小肥啾哪算什么正常鸟?
刚刚学会走路,他立刻跳起来,吭哧吭哧爬到鸟窝边缘,俯瞰自家‘小区’的居住环境。
不看不知道,喻以筠攀登到鸟窝边缘,才发现自家豪宅比想象中更大更深。
鸟窝宽度目测两米以上,高度五米左右。
喻以筠通过树枝密度估算,这个鸟窝至少重达1.5吨。
得出结论,他钦佩的扬起脑袋,看向支撑鸟窝的花旗松。
白头海雕作为自然界的建筑大师,每年繁殖期开始前,会叼来树枝重新装修、加固巢穴。
因为海雕喜欢把巢穴修得非常夸张,因此必须选择高大强壮的树,才能支撑沉重的巢穴。
大部分白头海雕夫妇,最青睐花旗松和毛果杨。
甚至有许多当地人,会特意修剪这两种树,吸引越来越多的白头海雕来此筑巢。
假如树木能打官司,花旗松应该挺需要法律援助。
花旗松生命力顽强,能够长到100米以上,树冠有许多分叉。
喻以筠用带弯钩的小爪子,牢牢抓住花旗松的树干,生怕风稍微大点把自己这坨小啾啾刮到树下。
离开鸟窝的第一天,他首先扒住最近的几根树干,训练自己的抓握能力。
等到渐渐掌握在树上行走的平衡,小肥啾变得更加大胆,尝试从高处树杈挪到低处树杈。
上个世界被强制封印的爬树技能,再次得到大展身爪的机会。
短短几天,喻以筠就学会灵巧的在树枝间穿梭。
那模样,活像一只……
走地鸡。
两只更早出生的雏鸟,瞧见每次大鸟不在家,弟弟就偷偷跑出去浪,被勾得心痒难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