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风的提议下,观摩团的第三个项目就是实地走访飞龙寨; 这里可是主战场,记者团也跟了过来。 在上飞龙岭前,沈振华将他们先带到了云峰村,实地参观根据地的民兵训练。 观摩团刚进入到民兵连的警戒范围,就被民兵发现了; 几个潜伏的民兵引起了记者团的兴趣,特别是他们手中的武器,索菲亚用几乎不敢相信的语气问沈振华: “沈,他们战时就用这样简陋的武器跟日本人作战?” “索菲亚,云峰村民兵的装备是所有村最好的; 平均三个人可以分到一支步枪,每人5发子弹,没有枪的发一颗手榴弹和一杆梭镖。 这种木制的锁镖用铁最少,比大刀更实用,肉搏的时候可以杀死鬼子。” 索菲亚听完后非常生气的说道: “沈,你让平民拿着中世纪的冷兵器,跟拥有机枪和大炮的日本人拼命,这是犯罪!” 沈振华冷冷的说道: “索菲亚,我想提醒你的是日本人生产机枪大炮的钢铁,绝大部分来自于鹰酱向日本出售的废旧钢铁; 你们国内资本赚取的每一个鹰元,上面都沾满了华夏人的鲜血!” 索菲亚很想辩解,但话到嘴边又很无力,因为她自己的家族也参与了进去,并且分到了很大一杯羹。 见索菲亚无言以对,沈振华继续说道: “面对鬼子烧杀抢掠,华夏人是不会屈服的; 没有枪炮,我们就是用大刀长矛也敢于向鬼子亮剑,抗战到底,永不屈服。” 柳如烟也接过话说道: “没错,我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你与其在这里跟沈生气,还不如用你手中的笔,让更多爱好和平的鹰酱看到华夏抗战的艰难; 伸出友谊之手,多多支援华夏,这才是正义之举。” 索菲亚不再多说,而是举起相机给三名警戒民兵来了一张特写; 三个民兵只有一支缴获的七八大盖步枪,另外两人手握梭镖,腰间插着一枚木柄手榴弹。 武器装备虽然简陋,但眼神犀利! 沈振中见索菲亚有些尴尬,连忙出来打圆场道: “振华,你怎么跟索菲亚记者说话的,索菲亚是华夏的朋友,鹰酱资本家干的那些混账事,你不能算到索菲亚头上。” 索菲亚点了点头,然后用一双无辜的大眼睛望着沈振华。 沈振华只好向索菲亚个人道了个歉,索菲亚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然后一本正经的说道: “我原谅你了!” 索菲亚作为驻华记者,她的华夏话说得非常流利,这也避免了在沟通上的障碍。 矛盾解决后,一行人继续向村内走去,越靠近村庄,警戒越密集; 沈振华还提醒他们小声地雷,当其他人听说周边到处都是地雷后,都吓出了一身冷汗,这玩意可是六亲不认。 沈振华宽慰他们道: “大家都不用害怕,雷区都做有暗记,你们只要跟着带队的民兵走,不乱跑就安全得很。” 沈振华自然不会告诉他们不见鬼子不挂弦的秘密,真真假假让所有人猜不透,也是为了迷惑鬼子。 很多采访都要公开发表人,另外记者团内也不敢保证没有鬼子奸细。 众人提心吊胆的跟着领路的民兵进入了村内,这才放下心来; 接着就是观摩民兵连训练,起初国府军的精英们根本没有放在眼里,他们只是出于礼貌观看。 慢慢的他们的神色就变得凝重了,民兵不管是队列水平还是战术素养,跟一支正规军没什么差别,就是装备太差了一些。 民兵训练的展示也是点到为止,在沈振华等人来之前就已经打好招呼了,都是愿意让观摩团看到的。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光民兵连的队列训练就让国府军的精英们刮目相看了; 索菲亚更是在队列中发现了一队女民兵,当即又忍不住向老沈抗议起来: “沈,你怎么忍心让美丽的女士也加入,战争应该让女人走开。” 沈振华还没开口,之前来过云峰村的柳如烟就抢过话说道: “索菲亚,国府曾有言在先,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抗战守土之责; 华夏自古就不乏巾帼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传颂千年,值此国家生死生亡之际,华夏的女子岂能不如古人?” “你可不要小气她们,里面可有不少当代的花木兰; 有一位叫燕妮的女孩,只有十六岁,但她已经打死了7个鬼子。 消灭一个鬼子,就在枪托上划一道横杆,上面已经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刻痕。” 柳如烟的话不仅索菲亚不信,就是军官团的精英们同样嗤之以鼻,他们中很多人都没打死7个鬼子。 秦风一脸不自然的站出来说道: “这个我可以作证,当时我还奖励了她一支马牌撸子手枪。” 索菲亚瞬间就来了兴趣,鹰酱其实是很崇尚个人英雄的,特别是在国家有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会成为全民的偶像。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回不仅是英雄,还是一位当代花木兰,太有燃点了,所以索菲亚当即就向沈振华提出了要采访燕妮。 沈振华自然不会拒绝,只是他没有想到柳如烟会处处帮着独立营说话,就冲她点头表示感谢; 柳如烟冲她调皮的眨了一下眼睛,仿佛在跟他说,我可是要好处的,不能靠嘴皮子表示。 战术演练结束后,沈振华就让人将燕妮叫了过来,并且让她将手中的步枪递给索菲亚看。 这绝对是一支功勋步枪,当索菲亚见到枪托上长短不一的划痕后就好奇的问道: “这上面的横杆为什么有的长,有的短?” 燕妮在习惯性的望了一眼沈振华后说道: “长的是鬼子军官,短的是普通士兵,总共11道,还没凑齐一个分队。” 军官团的黄埔精英们顿时对眼前的女孩肃然起敬,消灭了11个鬼子,其中有3个是军官,这战绩足以让他们汗颜; 果然是巾帼不让须眉,没有去质疑她的战绩。 因为在场的人都是百战老兵,他们能从燕妮身上感受到杀气,是那种用大量鬼子的狗命滋养出来的杀气,假不了。 接着,索菲亚就对燕妮进行了专访,燕妮也大大方方的介绍了几场战斗; 虽然听起来轻描淡写,但上过战场的都知道其间的凶险,鬼子可不是那么好杀的。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现代花木式的兵王,非常符合鹰酱对战争中对个人英雄的期望,谋杀了索菲亚不少胶卷。 不仅仅是索菲亚,大毛和华夏的记者也纷纷加入了采访,其中竟然还有一个是德国的女记者。 她显然对沈振华更有兴趣,向老沈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 “沈,我是来自德国的卡洛琳,我对华夏人民的苦难非常同情,也对你们的反抗精神很钦佩; 但我想说的是华夏与日本的差距太大了,你真的认为靠着这些民兵,拿着大刀长矛就能战胜强大的工业帝国日本吗?”喜欢抗日:从战术穿插到火力覆盖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抗日:从战术穿插到火力覆盖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