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陛下圣明。#34;司空卢颂忽然开口,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34;余大人年纪轻轻,就能查办如此大案,确实是难得的人才。#34; 余谨心中一凛。这位司空大人突然开口称赞,显然没安好心。 果然,卢颂话锋一转:#34;只是,玄州一案牵连甚广,涉及数十名官员。余大人短短三月就能查得如此彻底,手段之迅速,令人...惊叹啊。#34; 这话说得意味深长。殿内众臣都听出了弦外之音——三月之内就能查出这么多案子,到底是真凭实据,还是为了邀功而过于急切? #34;司空大人谬赞了。#34;余谨不卑不亢地回道,#34;臣查办此案,皆有实据,每一条罪状都有人证物证。若司空大人有疑虑,大可过目。#34; 卢颂笑容不变:#34;余大人不必如此见外。本官只是感慨,朝中竟出了如此能干的年轻人,真是...后生可畏啊。#34; 这#34;后生可畏#34;四个字咬得极重,分明是在提醒众臣——这个年轻人来历不明,却被皇帝如此重用,大家要当心了。 文武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从这场交锋中嗅出了火药味。他们这才恍然大悟,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年轻侍中,分明就是皇帝精心准备的一把刀。 太师闻泽的党羽纷纷低声议论,眼中满是警惕;尚书令皇甫南辰的心腹们则刻意与余谨保持距离,生怕被牵连其中。就连一向中立的詹事府官员,此刻也是避之唯恐不及。 朝堂上的气氛顿时微妙起来。众臣仿佛在余谨周围画出了一道无形的界限,将他孤立其中。 贾诩和诸葛亮站在后方,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余谨就已经被几大党派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但余谨神色如常,仿佛感受不到周围的敌意。他知道,这不过是开始。皇帝给了他侍中的位置,就是要他来搅动这潭死水。既然如此,这些明枪暗箭,他接下便是。 赵汝安坐在龙椅上,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满意地看到余谨在卢颂的言语陷阱中应对自如,更满意地看到朝臣们的反应。 是的,就该让他们害怕,让他们不安。这个年轻的侍中,会成为他清理朝堂的利刃。 #34;诸位爱卿,#34;赵汝安忽然开口,#34;朕今日还有一事要宣布。#34; 殿内众臣屏息静气,等待皇帝的下文。 #34;玄州一案,牵连甚广,能在短短三月内查得如此彻底,实属不易。#34;赵汝安缓缓道,#34;余谨虽年轻,但才学过人,办事果决,正是朝廷所需的人才。#34;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内众臣:#34;朕思来想去,决定任命余谨为门下省侍中,协理朝政。#34; #34;宣制!#34; 内侍高声唱道:#34;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治国之要,在于选贤任能。玄州余谨,年虽不长,然才识过人,肃清吏治,功勋卓着。今特授门下省侍中一职,望其竭忠尽智,为国分忧。钦此!#34; 殿内一片哗然。 #34;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外地官,竟然直接被提拔为正二品大员?#34; #34;从四品提刑按察使,一下跃升为门下省侍中?#34; #34;他才多大年纪?就能担此重任?#34; 低声的议论此起彼伏。站在殿前的司空卢颂,神色越发阴沉。虽然门下省侍中位居正二品,地位不及他这个从一品的三公,但皇帝如此破格提拔一个毫无根基的年轻人,显然是要重用他为心腹。 太师闻泽和尚书令皇甫南辰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忧虑。皇帝此举,分明是要打破朝中既有的格局。 #34;陛下,#34;卢颂终于忍不住出声,#34;门下省侍中位居正二品,乃是重任,需要丰富的政务经验。余大人虽有功劳,但恐怕资历尚浅...#34; #34;司空大人此言差矣。#34;赵汝安冷冷打断,#34;朕用人,只看才能,不论资历。余谨在玄州的表现,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34; #34;臣惶恐。#34;余谨上前一步,躬身叩拜,#34;陛下如此信任,臣必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恩。#34;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不卑不亢。但众臣都看得出来,这个年轻人,已经成了皇帝手中的一把刀。 赵汝安满意地点点头:#34;朕相信,有余爱卿协助,朝政必能焕然一新。#34; 这句话说得意味深长。众臣心中一凛,都明白了皇帝的用意。这个新任的侍中,恐怕不只是来协理朝政的,更是来清理朝堂的。 司空卢颂微微侧身,向吏部尚书张元使了个眼色。 #34;陛下!#34;张元立即出列,躬身道,#34;臣有本奏。门下省侍中位居正二品,乃是朝廷重臣。按照祖制,此等要职需由翰林学士出身,或是在朝中任职十年以上的大员担任。余大人虽有功劳,但恐有违祖制啊。#34;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汝安还未开口,翰林院掌院学士徐清已经站了出来:#34;陛下,臣附议。翰林院历来是储备朝廷重臣之地,余大人虽然才学不凡,但终究未经翰林历练,恐怕难当此任。#34; #34;陛下,臣也有话说。#34;兵部侍郎王震出列,#34;余大人在玄州查案确有功劳,但一州之事,不足以证明其能治天下。若贸然委以重任,恐有不妥。#34; 一时间,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 #34;陛下,此事关系重大,还请三思!#34; #34;若是破了这个例,以后朝廷规制何在?#34; #34;年轻人终究经验不足,还请陛下慎重!#34; 余谨站在殿中,面色平静。他看得出来,这些反对的声音背后,都有着各自的算计。吏部是担心他会继续追查人事任命的问题,翰林院是不愿看到有人越过他们这个台阶,至于其他人,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贾诩和诸葛亮在后方交换了一个眼神。朝中各派势力,今日算是彻底站到了余谨的对立面。 赵汝安坐在龙椅上,目光渐渐冷了下来。他等的就是这一刻,等这些人自己跳出来。他要让所有人都看看,这个年轻的侍中,到底能不能胜任这个位置。 殿内的气氛越发紧张。这一场任命之争,已经不仅仅是关于余谨一个人,更是关乎皇帝的威信,关乎朝廷的格局。喜欢开局七品县令,为民请命能爆奖励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开局七品县令,为民请命能爆奖励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