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忍俊不禁:“所以必须要让它们死得其所?” “对啊!贝勒爷真是妾身的解语花,”维珍冲四爷挤挤眼,一边夹了个水晶饺塞进四爷嘴里,一边道,“来,别客气,这是侧福晋给的赏赐!” 四爷点点头,目光落在维珍的小腹上,意味深长道:“多谢侧福晋的回礼。” 臭男人又来! “讨厌!” 维珍白了四爷一眼,顺手又在四爷腰上掐了一把,然后在四爷的倒吸凉气中,又继续低头美美吃着酥肉饼。 用罢晚膳,两人在院子里头散步。 “下个月万岁爷要去塞外避暑,到时候爷得跟着去伴驾。”四爷道。 维珍闻言顿时就是一惊:“万岁爷还真是龙精虎猛、一刻都不得闲啊。” 从前每年万岁爷也都会有出巡,基本上六七月份也都会去塞外,这原本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木兰秋狝嘛,但是今年的万岁爷明显是有些异常。 这老登实在是精力太旺盛了。 自从过年以来,万岁爷可几乎就没有闲过,先是奉太后出巡,去五台山敬香礼佛、出巡山西,这就花了差不多两个月的功夫。 回京之后,万岁爷也没歇着,又是驾临三爷家,又是去猎场打猎,然后又心血来潮去巡视永定河还有京畿重地。 现在,万岁爷又要去塞外了。 这满满当当的安排,维珍光是数数就觉得累得慌。 万岁爷纵使再如何龙精虎猛,可到底也已经年过半百,当真就如此精力旺盛吗? 而且,万岁爷再怎么喜欢出宫,也从来没有像今年如此频繁的,在京师拢共都没有待上几天了。 连维珍都察觉出来异常了,四爷自然也发现了。 四爷叹了口气儿,道:“之前圣驾驾临山西,所到之处自然夹道欢迎、得百姓拥戴,太子殿下也不遑多让,备受爱戴,当时山西百姓还请命要为太子立生祠呢。” 立生祠? 就是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加以奉祀,古代的确有民间自主筹钱立生祠的风俗。 其中最有名的应该就是唐朝名臣狄仁杰了,因着狄公为官公正,造福百姓,几乎狄公任职各地的百姓都为他立生祠,加以奉祀。 这无疑是民间对官员的最大褒奖。 能让百姓立生祠的官员,古往今来,其实加起来也不多,当然了,当年遍布各地的魏忠贤生祠不在其列。 是的,对官员。 百姓立生祠的对象无一例外都是良臣贤相。 朝廷对此,大多会持肯定态度,一则是民间筹款自发建立,又不必朝廷掏钱,二则经此可以增加朝廷对民间的有利影响,使得百姓对朝廷更加拥戴。 所以,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如今,山西百姓却要为太子立生祠。 就算是维珍这样的政治小白,也一下子察觉到了这其中的微妙。 通过为官员立生祠,不单单对朝廷有益,官员无疑也是受益方,狄仁杰为什么会扬名千古? 除了后世虚构的一系列文艺作品的宣传圈粉之外,最要紧的,无疑是因为狄仁杰对当时民间甚至是唐朝的巨大影响力。 这份影响力,不止来自朝堂,也来自民间,来自所有把他这个大活人当成神明奉祀的百姓。 而如今山西的百姓也要为太子立生祠,把太子当成神明奉祀,那…… 万岁爷会怎么想? 万岁爷会乐意吗? “那后来呢?太子的生祠可建了吗?”维珍询问道。 四爷摇摇头:“山西巡抚李光地以山西大灾刚过,暂不宜大兴土木,给回绝了,几个带头请命的人又要煽风点火,却被李光地暗中捉拿,丢去西北垦田了,没有了领头人,那群乌合之众也就成不了气候了。” 维珍点点头:“难怪万岁爷要派李光地去山西。” 太子之前可是险些要了李光地的性命,李光地如今可不得一门心思效忠万岁爷吗? 自然是要为万岁爷排忧解难的。 四爷叹气道:“太子是太心急了。” 是啊,可不是太心急了吗?喜欢开局狂拍四爷脑门,娘娘一路荣华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开局狂拍四爷脑门,娘娘一路荣华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