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十八万大军(1 / 1)

当下,王帐内众人围坐,展开了一场关于出兵细节的激烈讨论。 慕容穹率先开口,表明吐谷浑能出兵十万,其中骑兵七万,步兵三万。 他要求高昌出兵数量与之相当,且先锋部队需率先突破东突厥边境防线,为后续大军开辟道路。 李安闻言,心中暗自思量,高昌兵力有限,难以派出十万之众,但又不能在此时示弱,便委婉回应: “大王,高昌虽全力支持此次行动,但国内亦需留兵驻守,以防其他势力趁虚而入。 我高昌愿出兵五万,其中四万精锐骑兵,一万步兵。 这四万骑兵皆是久经沙场,定能在先锋之位上发挥重大作用。” 大相拓拔昭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不满:“李大人,十万对五万,兵力悬殊,这恐怕会影响战事进展。 贵国既诚意合作,怎能在兵力上如此吝啬?” 李安不慌不忙,面带微笑解释道:“大相有所不知,我高昌骑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一人可当数人之用。 而且,我们在战前已对东突厥边境进行了详细侦查,知晓其防御弱点所在。 我军先锋定能凭借灵活战术,撕开东突厥防线,为吐谷浑大军创造有利条件。 再者,我们还准备了一批威力强大的弓弩,这弓弩射程比寻常弓弩远了近二十米。 而且,此弓弩操作简便,我高昌骑兵稍加训练便能熟练使用。 在冲锋陷阵时,可迅速形成密集的箭雨,打乱东突厥的阵脚。 定城王赫连雄双手抱胸,冷哼一声:“李大人,战场上可不光靠装备和战术,兵力多寡也是关键。 你们高昌出兵如此之少,若先锋战事不利,我吐谷浑大军岂不是要陷入被动?” 李安神色镇定,朝着赫连雄拱手一礼:“定城王,我理解您的担忧。 但我高昌骑兵的实力不容小觑,这四万骑兵皆是从军中精挑细选而出,个个骑射娴熟,战斗经验丰富。 我们愿立下军令状,若先锋部队未能完成突破任务,高昌愿承担此次战争的全部损失。” 莫贺达干在一旁缓缓开口:“军令状虽好,但战争瞬息万变,不可太过草率。 李大人,你可有详细的作战计划,确保以少胜多?” “莫贺达干大人,我只是高昌派来的外使,虽对军事略有了解,但并非将军,实在不敢妄言作战计划。 况且如此重大之事,自然还需两国的军事将领们共同商讨,集思广益,方能制定出最周全的策略。” 定城王赫连雄一听这话,脸上满是不屑与嘲讽:“哼!李大人,你这话说得可真轻巧。 你跑来游说我们出兵,连个作战计划都没有,就空口白牙地说高昌骑兵厉害,这不是让我们吐谷浑拿将士们的性命去冒险吗? 我看你们高昌根本就没有诚意合作,就是想让我们冲在前面当冤大头!” “定城王,您言重了。高昌的诚意毋庸置疑,我们千里迢迢赶来。 不仅带来了合作的提议,还愿意在兵力和军备上全力支持,这难道还不能表明我们的态度吗? 至于作战计划,并非我不愿说,而是只有双方将领深入沟通,结合两国军队的实际情况和战场形势,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我若贸然提出,岂不反而误了大事。” 莫贺达干也在一旁摇头,神色凝重地说道:“李大人,五万兵力实在太少,这仗很难打。 你们高昌既然想合作,就得出与我们相当的兵力,十万兵马,一个都不能少。否则,这合作恐怕难以继续。” 李安心中暗自叫苦,高昌若出兵十万,国内防守必将空虚,可此时若不据理力争,这好不容易达成的合作就要泡汤。 “莫贺达干大人,高昌国土面积狭小,人口有限,兵力本就紧张。五万兵力已是我们竭尽全力所能抽调的。 况且,我之前也说过,我高昌骑兵战斗力非凡,装备精良,战术灵活,五万兵力足以发挥出巨大作用。” 赫连雄不耐烦地打断李安:“你别再提什么装备和战术了,那些都是虚的。 战场上,人多就是优势。你们高昌要是这点诚意都没有,就别谈什么联手出兵了!” 李安看向慕容穹,目光中带着一丝恳请:“大王,高昌真的是有心合作。 我们也明白兵力的重要性,但实在是有心无力。 还望大王能体谅高昌的难处,重新考虑一下出兵数量。” 慕容穹一直沉默不语,静静地看着几人争论,此时他微微皱眉,缓缓开口: “李大人,本王也知道你们有难处,但出兵五万实在太少,难以让本王放心。 这样吧,高昌出兵八万,这是本王的底线。否则,这出兵之事,就暂且搁置。” 李安心中一沉,八万兵力对高昌来说也是巨大的压力,但此时若不答应,之前的努力都将白费。 他咬了咬牙,说道:“大王,八万兵力高昌可以想办法凑齐,但如此一来,高昌国内的压力也很大。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以,在战后利益分配上,我们希望能与吐谷浑对半瓜分突厥的土地和财富。” 此言一出,帐内顿时一片哗然。赫连雄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李大人,你这胃口可不小啊! 我们吐谷浑出兵十万,你们才出兵八万,竟然还想对半分,哪有这样的道理?” 李安镇定自若,看向赫连雄说道:“定城王,您先别急。 虽然我们出兵数量略少于贵国,但我高昌骑兵承担先锋之责,要率先突破东突厥防线,这其中的风险和牺牲可想而知。 而且,我们还会负责大半粮草供应,这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从这些方面综合考虑,对半瓜分并不过分。” 莫贺达干也连连摇头:“李大人,这要求不合理。 出兵多的一方理应获得更多利益,这是常理。你们高昌若想对半分,除非再增加兵力。” 李安看着莫贺达干,诚恳地说道:“莫贺达干大人,增加兵力实在是不可能了。 我们高昌已经是倾尽全力。此次合作,对两国来说都是机遇,若因为利益分配谈不拢而放弃,实在是可惜。 我们可以再仔细商讨一下,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慕容穹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沉思片刻后说道:“李大人,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但对半瓜分,本王还是觉得有些为难。 这样吧,土地方面,我们可以按照出兵比例分配,但突厥的财富,我们可以各取一半,你看如何?” 李安心中权衡,土地虽然重要,但财富同样关键,而且按照出兵比例分配土地,高昌也并非毫无所得。 他思索片刻后,拱手说道:“大王,既然您这么说,那高昌就暂且同意这个方案。 但还请大王放心,高昌定会全力以赴,与吐谷浑携手作战,共同对抗东突厥。” 慕容穹微微点头:“好,既然如此,此事便这么定下了。 李大人,你速速返回高昌,通知你们高昌王做好准备,五日后,我们两国一同出兵出征东突厥。” “大王放心,我定会快马加鞭,将消息传达给我家大王,确保高昌按时出兵。” 说罢,李安便匆匆退出王帐,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着手准备返程事宜。 他深知此次任务重大,时间紧迫,高昌上下还有诸多事务需要筹备。 翌日清晨,李安风尘仆仆地赶回了高昌国。他来不及休息,便直奔王宫,求见高昌王麴文泰。 麴文泰得知李安归来,立即召集一众文武大臣,在大殿上听取他的汇报。 李安走进大殿,行礼之后,便将在吐谷浑的详细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尤其着重强调了吐谷浑王答应出兵的条件:高昌出兵八万,负责大半粮草供应。 战后土地按出兵比例分配,财富则两国各取一半,且五日后就要一同出征东突厥。 大殿上瞬间一片哗然,众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面露不满之色。 公孙穆率先站出来说道:“陛下,八万兵力抽调之后,我国国内防守空虚,实在是太危险了。 而且还要承担大半粮草供应,这对我国的国库来说是个巨大的负担啊。”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是啊,陛下,这条件对我们高昌来说太苛刻了。” “吐谷浑这是趁火打劫啊,我们付出这么多,得到的却不尽人意。” 高昌王麴文泰坐在王座上,眉头紧锁,脸色阴沉。 他心中对这些条件也十分不满,但想到自己的计划。 若能成功击败东突厥,高昌不仅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利益,同时还能借此削弱吐谷浑势力,眼前的付出似乎也变得可以忍受了。 这时,苏羽站了出来,他看了看众人,缓缓说道:“诸位大人,我理解大家的担忧和不满。 但此次与吐谷浑合作出兵东突厥,是我们高昌的一次机遇。 虽然条件苛刻,但如果我们成功了,高昌将从此崛起。 而且,这也是我们之前谋划已久的事情,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苏羽的话让大殿内的众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大家都明白他所说的机遇与风险并存的道理。 尽管心中仍有诸多不满和担忧,但为了高昌王的宏大计划,为了高昌国未来的发展,众大臣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 高昌王麴文泰见众人不再强烈反对,脸色稍缓。 “既然诸位爱卿都已明白其中利害,那便各自领命行事。 镇国大将军宇文冲,本王命你速速做好出兵准备,务必在三日内将八万大军整顿完毕,随时听候调遣。” 宇文冲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声音洪亮:“臣领命!定不负陛下重托。” 麴文泰接着看向左相司马凌,说道:“司马凌,粮草供应至关重要,关乎着此次出征的成败。 本王命你全权负责粮草事宜,务必确保大军出征时有充足的粮草,并且在行军途中保证供应不断。” 司马凌拱手领命,神色凝重:“陛下放心,臣定会竭尽全力。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臣将即刻清点府库粮草,同时安排人手向各地征集,确保粮草按时按量供应。” 随后,麴文泰又将目光投向了右相公孙穆:“公孙穆,国内防卫同样不可掉以轻心。 你即刻着手另外征召五万士兵,加强国内的防守力量,防止其他势力趁虚而入。” 公孙穆领命道:“臣遵旨。臣会尽快发布征兵告示,挑选精壮之士,加紧训练,确保国内安稳。” 最后,麴文泰看向苏羽:“苏尚书,阿史那风一直盼望着我们出兵相助。 你亲自去馆驿通知他,就说高昌与吐谷浑愿意一同出兵助他复国,让他做好准备。” 苏羽拱手应道:“臣领命,这就前往馆驿。” 麴文泰郑重地看向众文武,“此战事关我高昌兴衰荣辱,是沉沦还是崛起,在此一举。 诸位皆是我高昌的肱骨之臣,肩负着家国的重任,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大王放心!我等定当鞠躬尽瘁,不负大王与高昌百姓所托!”众臣齐声应和,声浪在大殿内回荡,气势震天。 “好,大家都去准备吧!” “臣等遵旨!” …… 苏羽离开大殿后,径直前往馆驿。 阿史那风得知苏羽来访,急忙迎了出来。“苏尚书,可是有出兵的消息了?” 苏羽微微一笑,说道:“阿史那风将军,好事将近啊。 我高昌已与吐谷浑达成协议,五日后,两国将一同出兵,助将军复国。” 阿史那风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旋即又有些担忧:“苏尚书,此次出兵,兵力几何?作战计划可曾制定好?” 苏羽耐心解释道:“我高昌出兵八万,吐谷浑出兵十万。 至于作战计划,目前两国将领尚未共同商讨。 但我们已对东突厥边境进行了详细侦查,知晓其防御弱点所在。 待出兵后,定会制定出周全的计划。” 阿史那风微微点头,但仍有些不安:“苏尚书,东突厥实力强大。 此次出兵,还望贵国与吐谷浑能够全力以赴,莫要让我西突厥复国的希望落空。” “将军放心,此次出兵,关乎我高昌的利益,也关乎将军复国大业,我们定会倾尽全力。” 两人又就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商讨,苏羽这才告辞离开。喜欢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明1914 我真是个铸剑师 刚穿越没了爹能科举不 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 洪荒:爷爷,我抓了条蛇精叫女娲 幽蝶记 天澜笔录 永恒大陆之命运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我在玄幻世界召唤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