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陈莉送进学校,骑着自行车去王府井百货百货逛逛,准备看看有什么值得买的玩意,把自行车锁好,就又碰上熟人。 没办法,现在的四九城看似比较大,但繁华商业街就这么一条,跟后世的县城差不多,能去的地方就那么一块,大家很容易碰见。 “陈锋,你也来买东西?” 来人是易中海的老婆,算起来,他们有大半年没见。 “嗯,大妈好。” 易大妈提着一个菜篮子,菜篮子被一块布盖住,也分不清是什么。 不过从她的身形来看,这半年来过得还不错,易中海收入不低,加上还节约,连自行车都舍不得买,妥妥的养老钱深厚。 “陈锋,淮如生了没?” “快了,柱子生了一个儿子,许大茂也是。” “不对啊,许大茂不是结婚更晚一些嘛?不会是···” 陈锋忍住笑,解释道:“这不是之前动了胎气,所以早产,过程还危险,这些天孟寡妇和孩子都住院监护。” 易大妈脸色微尴,但又松口气。 “老太太也不是故意的,幸好他们都没事,不然,以许大茂的性格,只怕是要出大事。” 陈锋点点头,的确,要是流产,许大茂绝望下,很难判断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起码孟寡妇估计要被撵回家,聋老太日后生活难安宁。 “你家呢?” “也快了,应该就是11月。” “几个孩子都差不多啊。” “嗯,时间上差不多。”陈锋笑道。 一大妈神情有些恍惚和羡慕,她自然是想要一个孩子的,现在可不是将来,当前的政策也好,风俗也罢,都是讲究血脉相传的。 “大妈,孤儿院现在有很多孩子,你身子骨挺好的,何不收养一个,不然将来老了怎么办?” 陈锋诚心建议道:“听说孤儿院都在主动找干部收养孩子,避免粮食不够,你收养一个,可以功德无量,又可以养老,岂不是比聋老太将来更好过日子。” 当前孤儿院的孩子数量很多,上海那边都超额了,不得不分散到北方来,宣传上也是鼓励大家收养孩子,很多老党员就是这么做的。 这样的案例非常多。 合川一名参加抗美援朝的老兵胡炳然,在战斗中失去了左臂和右眼。伤愈后他不愿在荣军院休养,把名额让给更需要的重伤员,主动要求返回乡镇基层工作,成为了一名基层民政干部。 帮扶困难户、五保老人,救助重病患者、失学儿童,优抚安置退伍军人··· 由于物资缺少,他当机立断,带领着当地群众办起了开荒,建立农场,自给自足支撑起收容所。从此,这200余名流浪儿童有了一个共同的父亲。 在后世,这种一心为公的个人英雄,要么被当作谣言,要么被当作大傻子。 但在这个年代,在这个高尚精神的年代,数量很多! 陈建军把自己大半工资和物资拿去照顾自己四九城的战友遗孀家人,属于是很正常的事件! 当然,在后世某些群体眼里,就是大傻子。 但在现在,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收养孩子···”一大妈有些迟疑。 陈锋问道:“可是易大爷说过什么?” “额。”一大妈有些尴尬。 陈锋笑道:“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但易大妈,你也不想将来变成聋老太一样吧,老太有你照顾,算是命好,你呢,你去哪找人?” 一大妈有些心动起来。 易中海这人太自私,宁可算计徒弟、傻柱,也不愿掏钱收养一个孩子。 算起来,养一个孩子,比拉拢一个徒弟、外人贵多了! 不过这不是坏事了嘛! “我考虑考虑。” 易大妈也没说太多,毕竟陈锋还要进去买东西,得知秦淮如快要生孩子,心想着要不要暗中送点东西,就跟陈锋告别。 陈锋进去逛一圈,买了点日常用品,把从体校、轧钢厂等换来的票尽快花出去。 现在是十月底,在不用就过期。 光是在张秉贵那里,就买了五斤糖果,都不带样的,其中一斤是大白兔奶糖。 “小同志,你哪来这么多票?” 张秉贵有点忍不住了,陈锋没少来他这里购买,而且经常带着他妹妹一起来。 “哦,换的,我擅长打猎,把肉卖给工厂和学校,从他们那里换来票。” 陈锋解释道,不解释不行,万一被怀疑,很可能被举报的! 这可不是笑话,而是真事! 现在的人民可比将来的朝阳区热心市民还热爱举报! 就为了那一张良好市民的奖状! “你会打猎?”张秉贵来了兴趣,热心说道:“我们百货商店也要采购野鸡、野兔子什么的,你要是有货,也可以卖给我们。” 现在各个机关基本都喜欢采购肉食,没办法,肉联厂都缺少肉,何况是他们这些单位,以前过年过节还有福利肉。 从去年开始,这些福利就换成了其他物资,比如糖果瓜子之类的零食。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额,下次有机会再说。” 陈锋笑着模糊道,百货商店采购价未必比其他单位少,但附带价值有限。 原因很简单,看似是百货超市,但这里没有肉,没有罐头,没有文化价值的古书等。 是不是很好笑,但可惜的确如此! 这年头真正的好东西很少会在百货商店出售,基本都被按照阶层,用特殊供给分配出去,比如教授、军官、大匠等。 就比如说罐头,百货商店就没出现过几次。 能买到的不需要人情,花钱和票就行,买不到的在这里依旧找不到。 离开糖果柜台,又去烟、酒柜台,把身上的烟票酒票都用掉,再去买了十几瓶汽水,等把身上的票子花得差不多,准备去王府井全聚德买一两只烤鸭,结果发现要排队。 还是预订的那种! “不是吧,又没有鸭子了?” “可不是,听说野鸭子现在都可以一只卖到四块五毛钱!”同样过来预订鸭子的一名大叔吐槽道:“野鸭子那么小,还要四块五,带回去都不够一家人一口的。” “这不是打劫吗?” “城外的那些人发财了!” “就是,我看最多一块钱一只,然后做好了,卖给我们两块!” “对对对!” 一群人附和着。 陈锋无语看了这群大叔一眼,别人大冬天在雪地抓一只野鸭子容易吗? 穷病没法治,刁民没法治! 懒得排队等,直接出来,路过冷食店,忍不住进去买了一桶冰激凌和几根雪糕。喜欢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