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高楷自封秦国公,消息一出,广传天下。 河北道刘竞成、河南道窦至德、山南东道萧宪、金陵袁弘道,乃至于关内道石重胤,天下群雄,议论纷纷。 此前,高楷虽据有三道,却不过西北偏僻之地,尚未受人重视。 如今,他一举拿下剑南道,坐拥四道、七十五州,又进封秦国公,顿时名传天下。 再非此前初出茅庐、籍籍无名之境遇。 天下各道,暗流涌动。三日间,奉宸司便抓捕数十名细作。 其中数人,却是来自吐谷浑。 自从收到消息,汗王慕容承泰,便于伏俟城王宫中,召集众人议事。 “高楷坐拥四道,兵精将广,声势大增,我等该如何应对?” 恒通道人拱手道:“秦国公势大,粮草充足、兵强马壮,不可与之为敌。” 慕容承泰微微蹙眉:“依你之意,孤要与他交好?” “正是!”恒通道人面色肃然,“大王只可与秦国公交好,绝不可擅自为敌。” 他心中暗叹:吐谷浑虽然强盛,却无奈南北分治,两方争斗不休,至今未分胜负。 自古以来,兄弟阋墙,互相争斗,为取祸之道。 这连年内乱,白白消耗吐谷浑元气,国力越发衰微。 从前兵强马壮,远胜秦国公,今时今日,却截然相反,谁也不敢直撄秦国公兵锋。 慕容承泰叹道:“孤虽有心交好,恐怕高楷不依不饶,率兵来攻。” 他可是知晓,高楷一向对吐谷浑草场、骏马,垂涎欲滴。 恒通道人摇头道:“大王勿忧,依贫道看来,秦国公眼下绝无进犯之意。” “哦?”慕容承泰面露惊讶,“何以见得?” “一来,秦国公首要目标,在于京畿道。”恒通道人娓娓道来。 “拿下长安,成帝王基业,这才是最要紧的。” “二来,若是以往,秦国公确实觊觎吐谷浑草场、骏马。” “然而,时至今日,秦国公麾下,有河西这等养马之地,又得剑南道这天府之国,并不缺乏兵马粮草。” “未必兴师动众,与我等缠战。” 慕容承泰面露喜色:“既如此,正可与他交好,约定两家互不进犯。” 这样一来,他可将心思放在国中,平定慕容承瑞,一统吐谷浑。 “只是,高楷如今势大,恐怕志得意满,不易说动。”慕容承泰转而忧虑。 恒通道人宽慰道:“大王不必担忧。” “贫道与秦国公麾下,兴州刺史谢无逸,乃是同门弟子。” “愿为大王出使南郑,请他说和,向秦国公示好。” “如此甚好!”慕容承泰大喜过望,“有劳道长走一趟。” “若能说和,道长当居首功。” 恒通道人谦辞一番,事不宜迟,当即携带厚礼,率十余仆从,往南郑进发。 另一头,武宁城,慕容承瑞亦于府中升堂议事。 “没想到,竟让高楷这厮一统西北四道,名传天下。”慕容承瑞愤愤不平。 想当年,高楷只不过据有陇右数州,民不过十余万,兵少粮缺。 彼时,吐谷浑兵强马壮,纵横河湟谷地、草原大漠,威凌陇右、陇西,引得高楷、张雍齐齐忌惮。 张雍甚至下嫁一女,与慕容承瑞联姻,笼络吐谷浑。 可惜,好景不长,吐谷浑陷入内乱,自顾不暇,白白错失一统西北的大好时机。 只能坐视高楷这无名之辈,一步步拿下陇右、河西、山南西、剑南,足足四道七十五州,到如今,威名远播,传遍天下。 攻守之势完全倒转,怎不叫人扼腕叹息? 念及此,慕容承瑞气愤难当:“若非慕容承泰这个贱奴,吐谷浑怎会落到这个境地?” 一时痛骂不休,极尽侮辱之词,殿中之人却噤若寒蝉,无一人敢劝。 待他骂得累了,司马德堪轻声道:“大王,事已至此,还请暂熄雷霆之怒。” 慕容承瑞冷哼道:“孤倒想息怒,可惜尔等不能为孤分忧解劳,以致慕容承泰这贱奴,高坐伏俟城王宫之中,颐指气使,与我作对。” 说到这,又是一顿痛骂。 司马德堪暗自皱眉,大王脾气越发暴躁,不听人言,敢有犯颜直谏者,皆凌迟处死。 长久下去,人人自危,恐怕城破人亡之日不远。 想到这,他顿生悔意。 此前竟有眼无珠,不识秦国公这等明主,反而投奔慕容承泰,不光建功立业之望,化为泡影。 更伴君如伴虎,时时担忧某一日身首异处。 可惜,覆水难收,时光不会倒流,世上也无后悔药,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待慕容承泰平息怒气,司马德堪建言道:“大王,高楷势大,不可针锋相对,只能交好。” 慕容承瑞浓眉紧拧:“孤为吐谷浑汗王,他不过一介国公,怎有尊者向卑者交好的道理?” 司马德堪暗叹:时移世易,乾坤倒转,实以秦国公为尊。 大王却仍沉浸在陈年旧梦里,昏睡不醒。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转念一想,低声道:“大王,这不过权宜之计,只是示好,并非向秦国公俯首称臣。” 慕容承瑞不情不愿:“即便如此,也该由高楷向孤示好,孤或可考虑一二。” 司马德堪眉头大皱,激将道:“大王若不主动示好,恐怕被慕容承泰捷足先登。” “届时,他得秦国公相助,率军来攻,便是天倾之祸。” “还请大王三思!” 慕容承瑞怒喝一声:“怎能让贱奴得意!” “德堪,你亲往南郑一趟,务必阻拦此事。” “此外,若能说动高楷,助孤铲除慕容承泰,便是最好。” “若不能,也无需仰人鼻息。” “遵令!”司马德堪肃然应下。 他稍作收拾,亦然携礼,带随从,奔赴南郑。 …… 话分两头,这一日,高楷于前堂,召集六部司郎中议事。 “六部司初建,百业待兴,可有何困难之处?” 杨烨为吏部司郎中,文臣之首,当先开口:“虽有困难,臣等群策群力,必当为主上分忧。” 高楷颔首:“吏部司掌管官吏选拨、任免、考核、升降诸事,位高权重,不可不慎。” “杨烨,你为礼部司郎中,对四道各州、县,刺史、县令,进行一番考核。” “能者提拔,庸碌者贬黜,贪污渎职、横征暴敛者治罪。” 这天下,终究是以人治国,刷新吏治永不能停歇。 “是!”杨烨肃然应下。喜欢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