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这么晚给我打电话,是苏名出什么事了么?” 王伟说: “的确是苏名出了点状况。” 汪校长心里一紧: “到底怎么回事?” “我不是让你送苏名去三一重工?” “怎么还会出现状况?” 他之所以让王伟陪着一起去,就是担心苏名一个人会出现什么意外。 王伟知道对方误会了赶紧解释: “不是这样的老师,苏名他一点事没有。” “我打这个电话,是因为苏他,他三一重工的问题给解决了。” “解......解决了?” “你再说一次?” 刚从床上爬起,血压一上来,他感觉脑袋晕晕沉沉的。 “是的老师,你没听错,苏名他,真的把三一重工的制导问题给解决了。” 然后王伟就给汪校长提出,苏名要给火箭炮增加尾翼以及自旋式发动机的方案。 还要改变现有火箭炮发射模式,改为垂直发射。 这样做不仅能节约成本,还能有效增加火箭炮打击范围。 听完后,汪校长只来了一句: “天才的想法!” 他之前还想用去三一重工实力,来考验人家。 可没想到自己学生刚送到的第一天晚上,苏名就完美的解决了火箭炮研究所的困境。 与当时自己的老同学跟自己诉苦相比,说他们顶着多大多大的压力,多么的不容易,自己率领整个科研团队,几宿几宿没睡觉。 怎么到了苏名的手里,就跟玩似的? 人家立刻就提出了解决方案。 思来想去,汪校长还是把这一个归结于是苏名他早有准备。 肯定这个想法他一早就有了,只是还没有提出。 苏名现在在他眼里,就像是一座无尽的宝藏一样,还不知道未来还能产出多少惊喜。 “你这样。” 汪校长想了想。 他心里已经认可了苏名,从原来还想要考验人家,但现在巴不得苏名立刻回来,在他科研名下挂名,早日整出点新东西出来。 “你也先别着急着回来。” “你现在暂停手上的工作,那也不去,就在三一重工待着,帮助苏名顺利解决火箭炮研究问题。” 汪校长这也是怕。 苏名毕竟现在不在他手里。 他那激进的性格,没有人能够猜出他到底想要做什么。 万一要是三一重工那边再使使劲,在糖衣炮弹的加持之下,他苏名忽然改变了想法,不回来了怎么办? 所以他派自己学生王伟,在苏名身边看着他。 主要是不要给三一重工的人,私底下接触苏名的机会。 王伟心领神会,回答道: “是的老师,我清楚了。” 然后便挂断了电话。 ....... 在苏名提出了想法之后,火箭炮研究所以惊人的速度,立项、论证、审批,实施一气呵成。 理论是现成的。 苏名想法是激进了点,但他从不打无准备的仗。 在他提出各种对现有火箭炮改良的设计之前,他就已经做了充分的理论论证。 确保每一步骤设计都是合理并可行的。 并且他还有意的推进项目的进程。 他一个实习生,一看到实验室研究员,有那个步骤理论基础卡住,他立马就上去跟人家结束。 让整个实验室,就像是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 他一个西工大来的实习生,倒有点取而代之,成为实验室里总工的味道。 但秦总工却一点也不气馁。 就苏名从到来的那天晚上,到现在所展现的学科素养以及科研你能力,他就是打心眼里佩服。 他粗略得计算了一下。 这个项目即使是有了想法,但有苏名跟没苏名的差别,至少能让整个项目进度往后推延好几十个月。 他身为军工人,一切以实力说话。 苏名的实力已经证明了一切。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像苏名这样的人才,能够留在三一重工,能够留在实验室,继续研发火箭炮制造。 他甚至将这个秦总工的话位置让给苏名都没关系。 只不过他这个想法,也都还一直停留在脑子里。 不是他不想跟苏名深入交流。 只是他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王伟这位西工大老师,在平日里,对苏名可是寸步不离,盯苏名就像是担心什么宝贝被狼偷走了一样。 自己根本就没有下手的机会。 而王伟那边。 三一重工对待苏名的态度,也是让他意想不到的。 最令他感到意外的,还是三一重工,居然把项目主持方的名字,改成了苏名。 而三一重工成了合作单位。 这摆明了就是说,除了实验室场地材料以外,这次的项目几乎就等于他苏名自己的了么? 三一重工在变相的告诉苏名,只要他毕业以后来三一重工上班。 那以后所有有关火箭炮项目的主导,都交给他苏名。 而有关具体数据参数以及模型的建立,秦总工更是直接在会议上,展示苏名以往的论文,谁有不懂得地方他当众解释。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很快,仅仅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苏名提出的制导计划,项目名为远征。 是基于phl90式122毫米火箭炮的新型产物。 并且将就连发射车和地盘苏名都进行了魔改。 为的就是能够将炮弹进行快速的运输。 工人们也是加班加点。 在苏名带领下团队设计图纸出来的那一刻起,就进入了导弹生产的快车道。 第一枚垂直发射的火箭炮就此诞生。 该武器可以说是跨时代的产物。 兔子国首次将二次点火增程,利用在了火箭炮上。 就连审批“远征”项目的研究人员也没想到。 “这次三一重工的项目怎么会完成的这么快?” “这么快就上报实验了?” “在‘远征’立项之前,他们不是还申请下一季度的项目延期么,居然这么快就给搞出来了?” “测算一下实验数据!” “数据完全对得上!” “模拟了火箭炮发射的过程,成功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 就连那一点点误差,也是属于地理、天气、气候等方面不可控的原因。 ....... 这次的试射实验,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 秦总工一方面激动的不行,可是又有点紧张。 三个月时间太短了。 以往单单数据验算,他们就得好几个月的时间。 可苏名在看过得出的数据以后,却瞬间拍板,说:“这个数据没问题,立马开展下一项工作!”喜欢军工:反对修大坝,我成鹰派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军工:反对修大坝,我成鹰派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