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崔氏历经数朝,如今在朝堂之上虽已势微,但作为曾经的望族从来都没放弃过布局,朝中宫中自然不可不安插人脉。孙嬷嬷便是崔家几十年前派去宫中的,只是她的位置并不重要,身在皇宫时能给崔家提供的帮助就很有限,更遑论如今已不在其位。 孙嬷嬷是聪明人,不知道为何公子要让她前往谢府,她从不问,只做公子交代之事。 “公子,这是谢二小姐所赠之物。”她将装着茶盏的盒子推到崔铭修面前。 崔铭修打开盒子,从中拿出建盏握在手中,仿佛还有几分温热。从前她总爱为他点茶,只是茶技却不怎么好,他不愿勉强,便总是伤她的心。 “她为你点茶了?可还喝得下口?”崔铭修问。 孙嬷嬷笑答:“是的,二小姐点了一手好茶,茶百戏也十分在行。” 崔铭修的脸冷了下去,握着茶盏的手指关节发白,“她还会什么?” 孙嬷嬷眼见公子面色不善,更不敢有所隐瞒,“二小姐礼仪极好,完全不需奴婢从旁指点。她喜食甜,最喜桂花糕;爱看书,最喜看游记杂录;为人谦和有礼,从不苛待下人;性子洒脱活泼,见识不凡;谢大人夫妇对其爱护有加,在谢府算是说得上话的。” 孙嬷嬷的每一句话都引得崔铭修脸色或阴或晴,谢无昙的喜好,有他熟悉的,亦有他陌生的。她是她,又不是她,他此刻的情愫完全因她而乱。 孙嬷嬷说着顿了顿,片刻又道:“只是……二小姐当年离都之事,奴婢实在问不出。无论是原因,还是经历。还望公子恕罪。” 孙嬷嬷作势要跪,崔铭修托了托她,“无妨,你打听得已经够多了。这茶盏是她所赠,本该属于你。这十两金请嬷嬷收下,茶盏我便留下了。” 建盏再贵重,也不值十两金,孙嬷嬷讶然,但她知道这位公子的性子,遂不敢忤逆将金子收入了怀中。 船靠了岸,孙嬷嬷下船后,篷船再向河心而去,也不知驶向何方。 城北怀恩王府内,萧辙正在檐下逗着一只八哥,八哥蠢笨,调教了半年依然不能言,他已然失了耐性,对着立在一旁的洛城道:“将这只鸟给本王炖了。” 飞声进来时,正听得萧辙这句,他一个激灵与洛城交换了个眼色,不敢再往前。 萧辙却是个眼尖的,早瞅见了人,“怎么,也想本王炖了你?” 飞声不敢再躲,恭顺地上前躬身道:“王爷,那日的姑娘已经找到了。” 萧辙眉目一挑,瞬间扫尽方才的阴霾,“查了十多日,终于查到了,本王身边的人就数你最能耐。” 飞声一阵恶寒,快吓哭了。他可不敢说,那位姑娘可是有神通之人,马车入了帝都便隐了踪迹,丁点线索也没能找到。就像……就像有一群人专门帮她掩盖了行踪一般。不过多亏他机灵,将四品以上的官员逐一摸了一遍,但四品的京官实在不少,所以才耽误了十多日。 “是什么来头?还不快说。”萧辙有些不耐烦。 飞声不敢再耽搁,“是兵部尚书谢钦的嫡次女,名叫谢无昙,九年前离开帝都,那日正是她回都之日。” 萧辙笑得玩味,将那个名字在口中叨了一遍,“谢无昙。无昙,名字挺有趣,人更有趣,本王喜欢有趣之人。” 飞声嘴角一抽,在心中暗叹那谢家小姐真是倒霉,被王爷称为“有趣”的人,通常都没什么好结果。他不敢再妄加揣摩,便又道:“王爷,属下查谢二小姐时,还有另一人也在查她。是少师,崔大人。” “崔铭修?”萧辙记得这位少师大人,他邪恶一笑,“那不是更有趣了。你拿着那东西去找谢小姐,问问她本王接下来该如何?” 飞声哑然,半晌才应了一声,却不敢让自家王爷听出他的不情愿。又听了几句训,他才行礼告退,走出院子时见洛城提着那只笨鸟正往厨房去。 “这笨鸟你还真要拿去炖了?”飞声问。 洛城皱眉,“王爷的命令,你敢违抗?” 飞声白了他一眼,“过几日王爷心情好了,又得让你去捉一只,到时还得重头调教。” 洛城觉着飞声所言甚是,便问:“那依你之见该如何?” 飞声道:“笨鸟你先养着呗,炖只鸽子给王爷吧。” 洛城叹了一声,“真是麻烦。” “麻烦?”飞声失笑,作势要接过洛城手中的八哥,“你嫌麻烦,不去我俩换换差事。” 洛城手上一紧,将鸟笼掩在身后,“女人更麻烦,何况还是王爷点名要找的女人。” 飞声无奈,只得目送洛城离开。 自先帝兴学以来,太学便从国子监搬至朱雀大街东侧的锡庆院,而与太学隔河相望的则是帝都最出名的毓坤书院。 毓坤书院之所以出名,并非因其有多少出侯拜相的学员,而是因为学院所收的是女子,所授的是女学。 大周之内,女子学院也有不少,但教的皆是《女诫》、《闺范》之流。真正将女子当成男子一般教授君子六艺的学院,只毓坤书院一家。 却说这毓坤书院的创立也颇具传奇色彩。先帝兴学之初,为广纳学子,任命了当世大儒宋先生为国子监祭酒。这宋大儒的夫人也出自名门世家,自前朝同宗里便出过好几位名士。 一次夫妇俩就男女之别进行探讨时,宋大儒无心说了一句女子不如男,这真是触及到了宋夫人的逆鳞。宋夫人一气之下,于朱雀门外搭了台子与宋大儒一辩高下。据说连先帝都遣了内侍前往观赛并实时汇报,真称得上万人空巷。 最后那场论辩,双方皆有胜负,谁也没说服谁,谁也说不清男女谁更强。 宋夫人是要强之人,岂肯就此服输,于是论战之后她自己出资在锡庆院对面建了一座专供女子研学的书院。 学院建立之初,并无太多小姐前去求学,直到当年在毓坤书院就学的卢家三小姐女扮男装中了进士,先帝赐其“巾帼不让须眉”的御笔后,毓坤书院一举成名。 卢家三小姐后来嫁给了当时的怀恩王,将御笔赠予了书院,如今那副御笔亲书的字还挂在书院的正堂。喜欢决定独美后,前夫也重生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决定独美后,前夫也重生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