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数,咱们是吃亏的。” 周元朗低头道:“淮河水师加上这个淮安军,人数早已经超过了十五万人,他们还可以分兵进攻,咱们征南军只有十万,这怎么守?” “那是因为淮安太小,防线只二三百里。” “即便如此,让他们去守千里淮河,他们也不可能在倍余的敌人面前守下来!” 这位少将军低声道:“咱们没有足够的战船,很难像南朝人那样,据河而守。” 因为南朝人,根本不敢过来。 因为这个原因,再加上北方造船业本就不如南方,导致征南军虽然船只不少,但是能水战的战船却少得可怜。 周元朗低声道:“那咱们父子,就返回燕都去,静静的看着新将如何以十万守十五万就是了。” “你去写求援的奏书罢,为父让人六百里加急送燕都。” …… 而苏定则是跟在沈毅身边,见到天色大亮,这位东线主将大手一挥,喝道:“竖旗,进兵!” 两面大旗上,分别写了两个字。 随着大旗竖了起来,响水大营的将士们抬头看着这两面旗子,都是心潮澎湃。 一个时辰以后,主力军队终于跟薛威的先锋军碰上,苏定来报沈毅,低头道:“沈公,薛将军南边的齐人撤的飞快,咱们赶上去的时候,已经来不及把他们全部围起来。” “不足两千。” 沈毅摸了摸下巴,看向北边,呵呵一笑。 沈毅的想法 而且他们的兵力太少,根本不存在碰到突围的可能性。 如果不着急,慢慢磨,那么三四天时间也能够磨死他们。 比较可惜的是,这些齐人见机的太快了。 苏定想了想,开口道:“沈公,今天吃掉这两千人之后,是立刻北上海州,还是原地休整,明日再说?” 这会儿还是上午。 “两千齐人,并不是很少,困兽犹斗,是会咬伤人的,既然已经围住了,那就不用着急,慢慢拾掇他们。” 中军大帐扎营,就代表今天大概是不走了。 沈毅呵呵一笑:“他们聚集兵力,能聚集在哪里?” 沈毅眯着眼睛,轻声道:“所以我跟你们说过很多次,打仗要灵活,不去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咱们这一趟,是取海州不假,但是却不一定非要打下海州不可。” 他们的这一趟的最终目标,是重城徐州! 沈毅点头,嗯了一声之后,开口说道:“注意外围戒备,小心齐人袭营。” 沈毅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这一次,咱们纳俘了,这些被围起来的齐军,有愿意投降的,可以作为俘虏收下。” 苏定点了点头,抱拳道:“末将遵命!” 因为他现在只能纳俘,却不能纳降。 毕竟哪怕是现在的北齐,军中将士十有八九还都是汉人,如果能收服过来,只需要几个月时间,就可以化为己用。 这种事,大老板没有第一时间答应,那么其实就是否了。 风险太大了。 思考了一番朝堂上的事情之后,沈毅要了笔墨纸砚,开始给朝廷写报告。 只要战争状态开始,这种小作文,沈毅几乎每天都要写。 而沈毅在淮安军存在的最大作用,实际上就是帮助淮安军解决一切战场之外的问题,包括政治问题,后勤问题,以及待遇问题。 两篇小作文写完之后,时间已经到中午了,沈毅让蒋胜把信送了出去,然后简单吃了个午饭,就在帅帐里开始睡午觉。 可能是因为实在是困了,沈毅一觉睡醒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 等到他说完,沈毅皱了皱眉头,开口道:“苏定跟薛威要是到了中军,让他们来大帐见我。” “不用。” 蒋胜低头应了声是,给沈毅弄了份晚饭,沈老爷吃了之后,出去转了一圈。 天色再黑一些的时候,苏定便跟薛威两个人,一起来到了中军大帐,对着沈毅抱拳行礼:“沈公!” 苏定点头,回答道:“回沈公,有四百多个愿意投降当俘虏,现在已经送到俘虏营去了,剩下的基本上已经全部歼灭,还剩下零星几个躲藏了起来,下面的人还在找。” 在已经被包围,而且确定无望逃脱的情况下,这个数字显然是不合理的。 苏定苦笑了一声,回答道:“末将也有些好奇,派人问了他们,他们说征南军中有军规,凡叛逃者要坐重罪,株连家人。” 苏定点了点头,开口道:“这株连的法门,也是学的咱们,不过他们用的更狠一些,咱们汉人株连,家里人最多获罪,北齐那里,有些是要害家人性命的。” 说完这句话,沈老爷顿了顿,又说到:“方才,我收到情报,海州附近的征南军数目,恐怕要超过两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