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昨日就吩咐下人开始准备纳彩所需的一切,自己则去了景王府。景王是先帝最小的弟弟,也是长公主的皇叔。他一生对权力毫不感兴趣,只醉心于诗词歌赋。所以他成了先帝所有兄弟中唯一未就藩,长期留在京城的。长公主去景王府自然不是去找景王的,而是去找她婶婶景王妃的。景王妃的年纪比她母亲赵太后还要大十岁,已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不过却是京城最德高望重的女性长辈了。长公主去找靖王妃自然是要请她保媒的,这样方显陈国公府对这门亲事的重视。她行事素来高调,容青玹又是她唯一的孩子,亲事上自然要办得风风光光的,要多庄重有多庄重了。景王妃得知她的来意后十分乐意做这个大媒,遂派人去把宣平侯府的杨夫人请到了王府。杨夫人心里本就希望早点把女儿的亲事定下,如今又有景王妃保媒,当然高兴得一口应下了这门亲事。长公主给了这样大的体面,也让杨夫人彻底放心把女儿嫁过去。毕竟嫁女儿不仅要看门当户对,还要看夫家是否重视这门亲事,她的女儿嫁过去才不会受罪。杨夫人应下了亲事后,长公主今日就上门纳彩了。十抬装有聘金,绫罗绸缎,珠宝首饰以及酒粟米面油的聘礼,妆点着喜庆红绸,由一队小厮抬着,再由一队礼乐开路,浩浩荡荡,热闹非凡地朝宣平侯府行去,引得路人纷纷驻足。长公主带着陈国公容雁归,世子容青玹,还有做大媒的景王妃一起登门。宣平侯府这边由于宣平侯沈令恭不在,遂请了几名族中耆老一同见证。纳彩队伍到时,宣平侯府开大门迎接。众人被迎入府中,景王妃笑着受了主家的礼后,高声宣布:“敢纳彩。”随后景王妃示意礼赞把大雁交给主家。沈凌云把大雁接了过来,放在院中供桌上,行过奠雁礼后,众人进入大堂。婚礼六礼中的前三礼,纳彩,问名,纳吉一般都在当日进行。景王妃问过双方的生辰,合过八字后,令司礼写在庚帖上,然后让两家互换庚帖。容青玹是小辈,自然就乖乖站着任人端详,全程由长辈们做主。此时的阿柠被蘅香兴冲冲地拉到了西花厅,她不好意思,蘅香则踮着脚张望还不够,直接跑到了大堂,躲到屏风后偷看。一会后,她又跑了回来,一脸高兴地把自己看到的禀报给自家姑娘。“三姑娘,长公主刚刚竟让国公爷当场呈送婚书呢,咱们沈家的耆老也当场就写答了婚书,这下您的亲事就定了。”这婚书,本是应请族中德高望重且有官职的人过几日再送过来的。不过陈国公府容家又还有谁能比陈国公容雁归的爵位和官职高呢,既然他本人都过来了,顺便把婚书也送上了,自然是合理的。阿柠听后心里松了口气,她终于可以如愿嫁给容青玹了。毕竟这是定亲了,拿到了朝廷承认的婚书,要是悔婚可是会闹到两家撕破脸地步的。第90章 “知道了。”阿柠面色微红地应了声, 忍不住又朝正堂方向看了一眼后。蘅香循着她的目光也回望了一眼,偷笑着说道:“三姑娘,奴婢刚刚看到了未来姑爷了,姑爷长得可真好看, 跟您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呢。”蘅香之前虽被容青玹打晕了两次, 但这还是第一次看到她的样子。见过容青玹的人都有一种感觉, 不管她在外面的风闻如何, 但相貌上是绝对没得挑的。阿柠是最能深切体会容青玹美色冲击的人, 每每想起那张好看的脸贴近她,在她眼前无限放大,就让她忍不住面红耳热。尤其是容青玹顶着那张好脸, 一边说着情话一边又对她胡来,心头的惊慌与羞臊更为震撼。“尽浑说。”阿柠连忙敛神道, “蘅香, 我们快回去吧。”要是被人知道她在纳彩之日特地跑过来偷看,那该多不好意思啊。“是, 三姑娘。”蘅香笑嘻嘻地应是。主仆二人又回了院子,大堂那边所有的礼数都周全后, 容青玹一家子和景王妃便告辞了。杨夫人送走他们,就一脸高兴地带着通婚书和容青玹的庚帖去找阿柠了。婚事定下来了, 虽说婚期未定, 但她也终于放心了。还得在过了纳征大礼后才能请期, 不过她在见识到长公主风风火火的行事风格后, 心想不会太远了。若说纳彩是男方家给女方家送的小礼,那纳征则是送大礼, 彩礼也是在这个环节送过去的。杨夫人到阿柠的院子时,见她就坐在桂树下, 便笑盈盈地走过去。阿柠见杨夫人来了,连忙起身行礼,“母亲,您来啦。”杨夫人笑着去拉她,“昭昭,快随母亲进屋说。”阿柠一眼就瞥见了杨夫人手捧着一个小楠木匣子,心里就大致猜到里面的是什么东西。她虽然有些害羞,但还是乖巧地应了声,“是。”杨夫人带着阿柠进了大厅,在罗汉榻上坐下后,把楠木匣子放在中间的小炕桌上,笑着问道:“昭昭,你快猜猜这是什么?”阿柠方才就猜出来了,不过她可不好意思说出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