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让家长们心急如焚的情况下,家长们往往会在未经深思熟虑的情况下,便脱口而出地说道:“你看看你,都已经在这里磨蹭了半天了呀,你瞧瞧这时间都被你白白浪费了多少。到现在为止,你一道题都还没有做出来呢,你这是在干什么呀……”紧接着,就像一串噼里啪啦炸开的鞭炮一样,一连串的指责如潮水般向孩子涌去。那指责如同凶猛的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孩子脆弱的心灵。而这样简单粗暴的做法,常常会在孩子的心中激起强烈的不满情绪。有的孩子被这股负面的情绪洪流冲击得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干脆就赌气似的不再做题了,就那样坐在书桌前,任凭家长在一旁唠唠叨叨地抱怨,仿佛自己的耳朵已经自动屏蔽了家长的声音。
等到了睡觉之前,家长又开始不停地催促孩子:“怎么还不快去洗漱呀?你抬头看看时钟,都已经这么晚了。你每天都这样熬到很晚,你这学习效率也实在是太低了!你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呢?”而有的孩子本来已经收拾好了书包,正准备起身去洗漱,可被家长这么一催,心中那股逆反的情绪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孩子仿佛觉得自己的节奏被打乱了,自己的自主性被忽视了,于是便赌气似的干脆不去洗漱了,直接就气呼呼地爬上床睡觉,把家长的催促声抛在了脑后。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实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语言所具有的负面暗示性。家长在这些言语中,不自觉地给孩子传达了一种负面的评价和消极的期望。当孩子接收到这些负面的暗示后,他们的内心会产生抵触和反抗的情绪,进而导致他们的行为出现与家长期望相反的结果。
在上述所描述的情景当中,家长那一连串看似平常的话语,其实在不经意间发挥着一种负面的暗示作用。这些话语仿佛是一支支隐形的画笔,在孩子的自我认知画布上,涂抹出了一个“坏角色”的形象。那形象如同一个沉重的枷锁,套在了孩子的心灵上。它传递出一种强烈的信号,似乎在告诉孩子,你缺乏做好自己分内之事的能力,你是一个在学习、生活管理等方面都表现不佳的孩子。
这种隐含在话语深层的意味,就像是隐藏在平静湖面下的暗流。尽管它并不那么明显,但孩子那敏感的潜意识却如同拥有敏锐触角的探测器一般,能够完全地分辨出这种负面的暗示。孩子的心灵就像一面澄澈的镜子,能够清晰地映照出这些话语背后所蕴含的负面评价。
当孩子一听到家长说出类似这种带有指责、抱怨性质的话语时,他们的脑海中就像是瞬间触发了一个判断机制。在那电光火石的一瞬间,孩子会极其敏锐地判断出,对方——也就是自己最亲近的家长,是将自己放在了一个“坏孩子”“坏角色”的位置上。要知道,在每一个孩子那纯真的心灵深处,都怀揣着对自我价值的珍视与期待,没有人愿意被别人看作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坏人”。
这种被误解、被贬低的感觉会在孩子的心中激起强烈的情绪波澜。他们的内心仿佛被投进了一块巨石,泛起了一圈圈愤怒、抵触与反抗的涟漪。于是,各种各样或明显、或隐晦的对抗行为,就像被点燃的导火索引发的爆炸一般,开始在亲子之间上演。这些对抗行为或许是公然的顶嘴、反驳,或许是消极的抵抗,比如故意不做家长要求的事情,又或许是在其他方面表现出叛逆的态度,以此来表达他们对家长负面评价的不满与反抗。
同样是在这个熟悉的场景之中,如果我们巧妙地转换一下表达方式,那么整个局面或许会如拨云见日般豁然开朗起来。
当孩子在这儿摸摸、那儿挠挠,看似有些漫不经心的时候,家长可以尝试着调整自己的态度。不妨微微扬起嘴角,让脸上绽放出一个温暖而亲切的微笑,然后用一种满含欣赏的语气对孩子说:“嘿,你知道吗?你这种行为其实挺可爱的呢,这说明你有着强烈的探索欲,你还挺爱钻研的呢!你可别小看这种行为哦,要知道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在小时候都和你一样,喜欢这儿摸摸,那儿碰碰的呢!他们在这种看似随意的探索中培养了好奇心,为日后的伟大发现奠定了基础呢。”或者家长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对孩子的认可,比如说:“哇,你的兴趣挺广泛的呀!你对周围的事物都有着那么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呀。”
通过这样充满智慧的表达方式,家长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就像是一束束明亮而温暖的阳光,洒满了孩子的心田。其中所暗示的语言也仿佛是一个个积极向上的音符,奏响了一曲充满正能量的乐章。这些话语是正面的、充满阳光的,让人感到无比的开心和放松。这种独特的表达技巧已经不着痕迹地将孩子放置在了“好孩子”的位置上,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自己是被认可、被欣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