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是准备一份样本,去摆平刘据的皇帝老爹。
前一个步骤进行的很顺利,虞初带着太子到处看、到处问,想了解的都已了解。
可到第二个步骤,太子口述,让虞初来润色时,这位小说家却一惊一乍的,一会儿惊疑,一会儿震撼。
最后越写越虚,心说:
‘我小说门人向来以夸大其词、编造故事见长,但跟太子殿下一比,我们才哪到哪儿?’
‘小巫见了大巫好吧!’
虞初战战兢兢写完,初版一定稿,刘据就找来蔡成,命其先印刷五十份。
数量多,才具有显著的说服力、冲击力。
然后。
刘据就抱着一沓‘大汉皇家邸报’,入宫了。
这个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
没错,当年刘据弄出各类新式技巧之物时,走的都是这个流程,出实物、入未央、摆平老刘。
在当今天子时期就是这样,想推行一个新物件,只要搞定了皇帝,剩下的一切都不是问题。
根本无需跟朝臣们拉扯。
这就是皇帝一言九鼎的好处,当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皇帝始终一言九鼎,说一不二,时间长了……
是好是坏,难讲。
不过这些还都是没影儿的事,刘据先享受了便利再说。
未央宫,承明殿。
一道抑扬顿挫的清朗声音在殿内回荡,时而舒缓,时而高昂。
“元鼎三年仲春之月,望日,天子车驾出长安,随行者众,见田间麦苗繁盛,天子曰:民以食为天,不可轻毁、践踏,有违者当重罚。”
“法吏遂附和:当斩首。”
“百姓闻谕,无不望尘而拜,口称陛下仁德。”
龙榻上,皇帝歪着身子,斜着眼,一脸怪异的听着自己儿子给自己……
拍马屁?
刘据旁若无人,仍在朗读着,声音还陡然紧张起来,“孰料,行到半途,田间忽窜起一鸟!”
“御马受惊,天子车驾径直冲入麦田,践踏无数,天子遂唤来法吏,议自己毁苗之罪。”
“法吏曰:理当斩首!”
嗯?
听到此处,皇帝眉头一挑,什么意思?
“天子以为甚是,当即便要拔剑自刎!”这时,刘据话锋一转,“然,随行者有大将军卫青也。”
“卫青急拦,曰:《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天子承社稷之重,焉能自杀?”
“天子哀叹不已,遂曰:既如此,也应割发代首!话罢,当即以剑割发掷于地!”
“百官闻之,无不惊骇,于是愈发恪守法令,百姓闻之,无不对天子仁德感念感念……”
话音落下。
大殿内迟迟没有声响,静的出奇。
宦者令瞪大了眼珠子,瞧太子的眼神格外震惊,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个人,老太监暗戳戳道:
‘这马屁拍的,怎么个意思?太子要跟咱家抢饭碗?’
皇帝这会儿的神情也很奇特,刘彻摩挲着胡须,罕见的言语滞涩,心虚道:“这个……”
“朕有过割发代首吗?”
被盯住的刘据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问道:“父皇,还有一个‘怒惩贪官’,要不要听?”
闻言。
皇帝立马坐起,脸一正,手一摆:“快快讲来!”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