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邦是一处河谷小平原。 从栋邦继续向东边前进,路上又都是深山老林。 并且东南半岛的山脉跟河流走向,绝大部分都是从北向南。 所以顺着河谷往南走会比较容易,而想要横穿那些大山的话,难度就增加了n多倍。 李定国他们休整了两天时间。 船队又送过来了两批将士,聚集在这里的兵力达到了2万多人。 还没有恢复过来的人留下进行休整,已经恢复了的人就一起出发。 李定国带着部队开始向着腊戌方向出发。 这一次他们行进的速度更慢。 总共12,000多人的先头部队,分成三批轮流着在前开路。 路上遇到敌人的小城镇,那就顺手拿下。 深山老林里面的小城镇,其封闭程度超乎想象。 面对朝廷大军的到来,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投降。 那些投降的土着当然要利用起来。 李定国让翻译去跟对方沟通,找了一些熟悉地形的人来带路。 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少走很多弯路,并且避开一些很危险的地方。 要是万一不小心闯进了险地,比如摸进了万蛇林之类的地方。 那肯定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伤亡,而且这会影响到士气和军心。 对于当地的土着也不是一味的进行镇压。 这一点朝廷已经给出了方案。 那就是拉拢和利用其中愿意配合的少数人,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他们一点甜头。 有了那些土着帮忙的话。 朝廷大军将会省事很多。 剩下的土着该处理的就处理掉,该抓去干活了就抓去干活。 等到朝廷大军在这边站稳了脚跟,农场和各种采矿冶炼行业都逐步成熟之后。 到时候驻扎在这边的士兵,以及那些将士们的家属。 慢慢的就会成为当地的主宰者。 加上炎黄子孙那恐怖的繁衍能力,以及对土地的千年情结。 只要在这一代人的时候稳住几十年。 东南半岛的汉人数量肯定会猛增。 那么以后的土着就很难翻起浪花来了…… …… 李定国觉得这个方案非常不错。 他也是按照这个方案去执行的。 十六兵团的先头部队。 在路上整整走了20天,李定国他们才终于到达了腊戌附近。 这个时候的腊戌其实叫做木帮府,又叫木邦宣慰司。 木邦宣慰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时期。 在明朝时期又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和巩固。 明朝洪武年间,将此地区改设为木邦府。 据说从1404年到1517年之间,木邦府与明朝之间的贡赐活动很频繁。 双方之间也有不少贸易往来。 可随着明朝的日渐衰弱,双方之间的来往就变少了。 甚至以前马帮常走的一些道路,现在都已经彻底荒废了。 所以李定国他们才会这么麻烦,要跟着沐天波他们先到了密支那,然后顺江而下绕一圈再杀向腊戌。 而不是直接从云南边境杀向腊戌。 在到处都是深山老林的东南半岛废弃的道路,可不是道路破碎那么简单。 而是很快就会被密密麻麻的藤蔓,或者是各种各样的灌木占据了道路。 不熟悉情况的人连老路都找不到。 在山林里面搞不好还会迷失方向,又或者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 而跟着第十五兵团一起行动的话,哪怕是在分头行动之后,双方都知道彼此的打开位置。 万一真的遇到了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 那也可以互通消息,或者是相互支援。 李定国他们到了腊戌附近,在那里找地方休整了一天一夜的时间。 等到疲惫的将士们恢复了精气神。 李定国亲自带着部队发起了进攻。 “轰隆隆轰隆隆……” “呯呯呯呯呯呯呯呯……” 面对明朝大军的强大火力。 当地的土着直接被打懵圈了。 特别是李定国他们带过来的没良心炮,一炮下去就能炸倒一片建筑。 木邦府这边的建筑是以纯木制建筑为主,很多都是传说中的那种吊脚楼。 下面支撑的木柱受损之后,整栋楼就会倒塌下来。 随着爆炸声不断响起,很多地方都开始燃起了大火。 敌人直接被吓破了胆,很多人都是纷纷转身就逃。 李定国我们并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很顺利地就占领了腊戌…… …… 朝廷大军杀进去之后。 立刻就由破坏者变成了拯救者。 李定国赶紧组织人手灭火。 顺便把敌人的粮食物资,金银财宝都给收拢起来。 少数没有逃跑的敌人,全都躲在家里面瑟瑟发抖。 李定国让人把那些家伙集中关押起来。 首先要把局势稳定住了再说。 快速控制住了局面之后,李定国安排将士们轮班防御。 这一路上辛苦了n多天的李定国他们,终于有机会好好的休息一下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了稳妥起见,第2天李定国也没有轻举妄动。 接下来这几天他只是让人侦查周围的情况,因为腊戌地区的情况他们几乎是一无所知。 之前知道的消息,那都是听说而已! 要把周围的情况都给搞清楚了,李定国才好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第16兵团的第2批队伍,在第3天的时候也赶到了腊戌。 增加了将近1万人的兵力,并且已经摸清楚了周围的大致情况。 李定国才开始让手下人分头行动。 首先就是杀向了附近地区出产银矿,铁矿与铝矿的矿场。 对于矿场的原主人和管理者,抓住了就直接干掉。 反而是对矿场里面的工人给予了一定的优待。 因为以后明朝大军在这片地区,还要靠那些工人来采矿。 李定国看着那些工人个个骨瘦如柴,满脸菜色,明显是长期吃不饱饭导致的。 心想这边和以前的大明一个样,那些有钱有势的统治阶层,根本不会在乎底层老百姓的死活。 这对于朝廷大军来说是好事。 因为他们只要对这些工人稍微好一点,那就很容易收拢人心了。 李定国让人送了一些粮食到矿场,在伙食方面给那些工人提高了待遇。 其实也就是每顿饭都只能吃个半饱,但是能够吃上香喷喷的米饭。 而不是每顿只喝上一碗用发霉的陈米熬出来的稀粥。 这对那些矿工来说,就已经是梦想中的美好生活了。 所以那些矿工在吃了两顿饭之后。 立刻就变成了明朝大军的忠实拥护者……喜欢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