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齐刷刷的注视下。 宋应星神情庄重地说道:“在此,我必须先阐明一点,关于蒸汽机以及火车的设想,还有最初的设计图纸,全都是陛下恩赐给我们的,正因如此,才有了诸位眼前所见的这一切伟大成果。” 听闻此言,所有人瞬间整齐划一地转身面向朱慈烺。 齐声高呼:“陛下圣明,吾皇万岁……” 朱慈烺微笑着摆摆手,示意宋应星继续往下说。 宋应星颔首示意,接着说道:“现在来解答几位大人的疑问。想必大家都目睹过烧开水的场景,当水烧开时,产生的水蒸气能够将茶壶盖或着锅盖顶起,想必对此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吧?” 教育部尚书许直若有所思。 试探着问道:“宋大人的意思是,这神奇的蒸汽机,便是借助了水蒸气的力量?” 宋应星赞许地看了许直一眼:“许大人果然聪慧,一语中的。蒸汽机正是一种专门利用水蒸气动力的机器。通过特定的机械设备,能够产生强大的蒸汽动力,进而将这种动力应用于诸多领域。 就像方才诸位看到的火车头,便是依靠蒸汽机提供的动力运行的。如此一来,不仅能节省大量的人力与畜力,火车的载货量也大幅提升,行驶路程更是远超以往……” 工部右侍郎刘理顺眼睛一亮,追问道:“宋大人的意思是,除了用于制造火车,蒸汽机还能在其他各行各业发挥作用,对吗?” 宋应星肯定地点点头:“从理论上来说确实如此。除了火车,目前我们已经成功将蒸汽机的动力应用于锻造机和钻膛机等设备上,效果显着。” 众人纷纷点头,但像工部的官员因专业相关,大致能理解其中原理。 而其他官员大多听得云里雾里。 不过见有些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他们也只好跟着点头,佯装听明白了。 朱慈烺看着这有趣的一幕,觉得颇为好笑。 索性开口说道:“各位爱卿,倘若你们对此感兴趣,不妨登上火车参观一番,也可前往附近的生产车间实地看一看。” 众人顿时面露喜色,齐声高呼:“陛下圣明,谢陛下隆恩!” 朱慈烺笑着说道:“那就劳烦宋爱卿带路吧,他对这些事物最为了解,对场地也最为熟悉……” 宋应星恭敬回应:“陛下圣明,老臣遵旨……” 言罢,他便引领着朱慈烺以及一众文武大臣开启参观之旅。 大家先是分批登上火车头,里里外外仔细参观,随后又围着火车,从各个角度进行端详。 之后,众人步入生产车间,亲眼目睹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各类机器设备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行着。 通过直观地观察实物,再加上宋应星在一旁耐心细致的讲解。 大家这才真正对蒸汽机和火车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不再像之前那样只是假装听懂。 在搞清楚蒸汽机的运行原理后,这些见多识广的文武大臣们,心中反而涌起了更强烈的震撼。 参观结束后,众人移步至研究院的会议室。 不少人仍沉浸在方才的震撼之中…… …… 众人在会议室依次落座 这才纷纷与身边的人小声讨论起此次参观的所见所闻。 朱慈烺见状,笑着问道:“各位爱卿参观完毕,如今有何感想呀?” 范景文率先起身,恭敬说道:“陛下圣明,吾皇万岁。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之下,才有了蒸汽机和火车这般伟大的发明,陛下必将超越历代帝王,成为千古未有之明君!” 这番话虽有夸赞之意,但着实有些空洞,纯粹是溜须拍马。 朱慈烺只是微微点头,示意其他人继续发言。 李邦华接着说道:“方才看到那锻造机,锻造钢刀的速度竟然如此之快,比人力打造足足快了10倍有余。若是将其应用于其他行业,是否也能达到同样显着的效果呢?” 宋应星思索片刻,回应道:“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诸多难题,这需要我们逐步摸索,不断改进。” 孟兆祥也提出自己的疑问:“这火车若铁路线足够长,一天能行驶多少公里?最大载货量大概是多少呢?” 宋应星如实答道:“目前尚未有确切的数据,毕竟火车刚刚研制成功,还未投入实际运营。不过依据现有的技术和数据推算,火车能够日夜兼程,一天一夜大约可行驶1000里左右,最大载货量应在10万斤以上……” 王家彦惊叹道:“一天一夜就能行驶1000里,且载重量达10万斤以上,无论是运送粮食物资,还是调遣兵力,效率都将提升无数倍啊!” 孙传庭也感慨道:“不仅效率大幅提高,而且人员也不会过于劳累。各位大人试想,每次传递500里加急、800里加急信息时,中途需频繁换马,传递之人也会疲惫不堪。 大军赶路亦是如此,即便骑兵快速行军,将士们同样会疲惫至极。但若是乘坐火车奔赴目的地,我们的将士们便能轻松许多。”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火车跑一天一夜可以跑1000里。 平均下来一个小时才40多里,也就是20公里左右。 其实这个速度真不算快。 重要的是在于它可以持续不断的跑。 凌义渠紧接着说:“要是能将铁路修至江南地区,用火车从南方运送粮食至京城,那效率比以往至少能提高10倍以上……” 马世奇则关心起成本问题:“这火车和蒸汽机的应用确实益处多多,只是不知铁路的建造费用如何?修建百里铁路,又需要耗费多长时间呢?” 李若琏皱眉道:“铁路建造所需的人力、物力巨大,修建百里铁路,恐怕需耗费不少时日,期间投入的资金想必也极为可观。” 吴麟征赶忙说道:“钢铁制造的铁路,使用寿命必定很长,这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哪怕造价高昂,也是值得的。” 陈良谟点头赞同:“吴大人所言极是。如今朝廷财力充足,可以考虑大规模修建铁路,以铁路作为大明交通的大动脉……” 许直感慨道:“微臣如今总算明白陛下为何要推行教育改革了。以往儒家视作奇技淫巧的事物,竟能为天下带来如此福祉,这实乃必须大力推广提倡的好事啊! 而无论是建造火车、修建铁路,还是研发其他新技术、新产物,都离不开相应的专业人才,陛下当真是高瞻远瞩……”喜欢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