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正忙着大力推行税收改革。 同时也不忘处理之前的一些案子。 比如原吏部尚书陈演,当初揭穿成国公朱纯臣,与闯贼李自成有所勾结的那桩案子。 如今已经结案。 成国公朱纯臣一家子,被直接抄家灭族,其三族本应流放三千里。 鉴于当下的局势状况,并不适宜进行流放,那就全部抓去充当苦工。 原吏部尚书陈演。 同样被罢官削职,家产也被抄没。 若不是看在他揭发朱纯臣有功的份上。 以他所犯的贪污受贿罪和欺君之罪,恐怕也会落得跟其他人一样的下场——直接被抄家灭族。 在重获自由之后。 陈演并没有选择返回老家。 因为精明的他算是看明白了,如今这个时候,到处都混乱不堪,反倒是待在京师最为安全。 被抄家之后身无分文的陈演。 仿佛忽然间看破了红尘一般,完全不再在乎所谓的脸面与昔日的身份。 竟然让他的儿子去抄书赚钱以维持生计。 陈演则凭借着自身的学识和见闻,以及多年为官所积累的经验。 顺利地应聘成为了临时的技术员。 帮助李岩他们指挥大量的俘虏,在京城内外热火朝天地搞起了各种建设工作。 朱慈烺让李岩等人修补道路,兴修水利。 由于朝堂上各部门的人员空缺了太多。 李岩可用的人手太少,所以就临时招聘了一批读过书、能识字又懂记录和测量的人来担任技术人员。 陈演跟着其他人一同去应聘,并且顺利地应聘成功了。 自此以后。 陈演每天早出晚归,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陈演最开始的时候,只是觉得京城这边局势更稳定。 因为京城这边的明军,明显战斗力强大的超乎想象。 有着这么强大的队伍保护着京城,那当然是这里最安全了。 所以才厚着脸皮留在京城。 但是随着慢慢地跟着干了几天的工程,陈演就敏锐地发现了诸多不同之处。 他发现新登基的天武皇帝。 这是实实在在地在为老百姓办实事。 过了没几天又听闻了新的税收政策。 在陈演看来,那种政策根本不可能顺利推行下去,必然会造成商业的巨大动荡。 然而,结果却并未掀起太多的波澜。 看似令人难以接受的税收政策,竟然出乎意料地顺利推行了下去。 这下子,陈演就逐渐地生出了别的心思。 他想要用自己的笔,把这一切都详细地记录下来。 他想以一个普通读书人的身份,来记录和见证天武皇帝登基之后,朝堂和民间将会产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陈演就这样白天忙着工作。 晚上回到临时租住的小房子里,就开始记录他的所见所闻。 然后他无意中就记录了一件大事…… …… 陈演的书稿上面是这样记载的。 ——崇祯十七年四月十九。 由于城内的工程基本已经完工。 大批的俘虏开始出城去做工。 当日有一万二千余人的顺军俘虏,在永定门外面清理护城河,顺便修整与护河联通的所有沟渠。 做工的俘虏有一万多人,而负责监工和看守的明军士兵,总共却只有两千多人。 开始的时候和往常一样,一切都挺正常的。 结果到了中午快开饭的时候。 突然有俘虏相互之间打架,局面乱了起来。 负责看守的官兵赶紧过去查看情况,其他的俘虏也纷纷围过去看热闹。 没想到就在这时,忽然看到有十几人,从另一边悄然脱离了队伍。 这一幕自然也被其他的官兵发现了,于是立刻有人前去追捕俘虏。 剩下的明写觉得大事不妙,赶紧大声吆喝着,让所有俘虏集合,并准备把他们带回俘虏营。 可是紧接着,同时有多支俘虏队伍,人数从十几人到上百人不等,竟然同时脱离了大部队。 拼命地从不同的方向逃了出去。 看守的官兵赶紧分出人手去四处追捕。 这就导致看守的官兵人数变得更少了。再接着又有更多的俘虏开始逃跑。 恰好在南面的官道上,刚好传来了轰隆隆的马蹄声。 有一队彪悍的青壮,快马加鞭过来接上一批俘虏,立刻转身就趁乱跑了。 官兵立刻前去追击,结果却无功而返。 后面才得知闯贼李自成的大将李过,就是被那队骑士给接应逃跑掉了。 天武陛下得知此事之后大为震怒。 命人将所有俘虏全部关在俘虏营,直接让他们饿了三天三夜。 之后俘虏营再次出工的时候。 工作量并没有减少,但是供应的饭食却只有了原来的三分之一。 这是为了防止他们有力气逃跑…… …… 陈演记录下来的这个事情。 当时在京师传得人尽皆知,引起了无数人的纷纷议论。 实际上那是朱慈烺他们。 故意把李过给放走的。 在李来享他们混入京城的时候,就已经被锦衣卫的人发现了。 朱慈烺刚好利用李来亨他们的人手,来配合着演了这场好戏。 让李来亨他们顺利救走了李过。 这样一来,朱慈烺的借刀杀人计,才能够顺利地实施下去。 这一回有了李过的配合。 还有朱慈烺安插在顺军当中的人手,会在恰当的时候不断宣传江南有多好,不断鼓动其他人一起南下。 朱慈烺的借刀杀人计。 这下子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而就在这个事情刚刚结束。 朱慈烺又收到了另一个好消息……喜欢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