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55章 第254 人们大会堂的盛典
要不是严佩林看到下面的人接二连三地给他打调令申请,察觉不对去找吴有望问,恐怕过段时间,他还真把计算技术研究所的人都拐跑了。
“咳,严所长高见。”李暮轻咳了两声,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他看了看三人行进的方向,和自己完全一致,问道:“对了,三位教授,你们难道是来参加软件工程教材的编撰工作的?”
“没错,绕来绕去,还是在你手底下,高兴不?”夏教授三人哈哈笑道。
他们自然不是过来文教部闲逛的。
李暮闻言眼睛一亮,道:“那太好了,走走走,咱们赶紧进去。”
一边说着,他一边带着三人便往里走。
黄坤、吴希以及一些半导体研究所对软件方面有所研究的教授,都被调去了超算项目组,虽然也不是挤不出时间,但肯定会影响到软件工程教材的编撰。
有了夏教授三人的帮助,正好解了这燃眉之急。
……
软件工程教材编撰组所在的办公室。
刚刚进去,李暮迎头便撞上了秃头教授有点发黑的脸。
还没等他开口,后者便问道:“李顾问,你们所里的人是怎么回事,一个都没有来!”
“他们是软件工程编撰的主力,没有他们,我们的工作怎么开展?”
看的出来,他确实有点生气。
也应该生气,黄坤和吴希等人负责搞内容,他们负责检查是否符合教育学的标准。
没有新内容,他们检查什么。
李暮见状,连忙解释道:“我们所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他们可能是忙的一时忘了时间,晚点肯定会过来。”
“对了,这是计算技术研究所的三位教授,夏教授、孙教授和何教授,对软件设计也很有研究。”
“有他们在,我们教材的编撰速度肯定能过上一层楼。”
“过奖了,过奖了,论软件设计的水平,谁能比过你们半导体研究所。”夏教授摆了摆手道。
这话却不是谦虚,计算技术研究所虽然号称是国内计算技术领域最顶尖的研究单位,但实际上这个名号早就有点名不副实了。
不仅是计算技术,连计算机的研究都比不上半导体所这个横插一杠“不务正业”的单位。
也怪不得知道李暮偷偷摸摸地拐人的时候,严佩林气得回去连开了几天的会议,提出要“重振计算技术研究所荣光”的目标。
当然,只是内部会议,而且暂时还没人能担此大任。
……
和秃头教授解释了一番,对方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很快便表示理解。
有正当的理由和故意翘班,这性质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随后,李暮又多待了一会儿,检查众人编撰情况的同时,顺带帮助夏教授等人介绍和了解软件工程编撰的基本指导思想,以及编撰的教材要实现的教育目的。
做完这些,时间差不多也到了中午。
……
秃头教授和夏教授几人要多研究一会儿需要编撰的内容,拒绝了李暮提出的先去吃饭的提议,知道他事情忙,便让他自便。
李暮也没有过多的矫情,来到文教部的饭堂,准备干完饭便回半岛研究所继续超算项目的研究工作。
正吃着饭的功夫,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在闲谈:
“又是新的一年,又要为教育经费发愁了。”
“愁呗,还能怎么办,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年年不都是这样的吗。”
“今年要好得多吧,新建了那么多的工厂,财政应该能改善很多,教育经费也能多不少。”
“不好说,财政收入涨是涨了,但用钱的地方也多啊!”
……
听着几人的闲谈,李暮不由被吸引了注意力。
教育乃国家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源泉。
夏国对于教育的投入,不可谓不大。
建国至今,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数量和在校学生人数都得到了相当大的增长,还大规模地开展扫盲运动,扫除了大部分的文盲。
但即便如此,夏国的教育还是欠发达,没办法,人口太多,教育资源太少!
尤其是越偏远的地方越是如此,到了50年后,也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想到这里,李暮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脑海中一瞬间闪现了许多大山里的孩子们艰苦求学的场景,在后世尚且如此,现在的情况只怕会更加恶劣。
但这也不是靠他一个人能够改变的。
他能到的,只有尽量地提高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让国家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
站起身,李暮飞速地将所有的铝制饭盒都洗完,然后快步走出文教部。
……
先去了一趟银行,将剩下的钱留下五千,然后他全部捐给了西部的各个贫困县,并且专门注明用作教育投入。
钱不多,加上最近新打进去的特殊津贴,也仅仅只有十几万,但已经是他目前能够做到的极限。
这些钱如果用于兴建学校,几百所不敢说,七八十所应该还是能有的。
它们的存在或许对于教育资源稀缺的西部来说微不足道,然而对于很多一辈子都走不出大山的孩子们来说,却是真真切切地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想到这里,李暮立刻骑上自行车,前往半导体研究所。
仅凭他一个人想解决教育资源稀缺的弊端是不可能的,唯有让国家真正地强大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
刚到所里,进了大门。
还没到实验楼,看到李暮过来的王绶觉便找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