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0章 大规模集成电路?(1.2w完成,求订阅)
“啊,那野男人还不得被打死?”聚在边上的大妈们发出惊呼。
李暮才听了两嘴,就发现大妈们的声音低了下来,盯着他不满地哼了一声,然后到边上去说了。
昨天那卤肉,给了钟大爷没给他们,许多人都不痛快。
李暮微微一笑,也不在意,继续洗漱。
洗漱完后,李奶奶跟掐着点儿似的,过来喊李暮吃早饭。
早饭是几个蒸的窝头,还有昨晚没吃完的卤肉。
李暮吃完后,和李奶奶说了一说,回了学校。
……
上完一堂大课后,来到实验室。
还没到门口,李暮就听见了里面激烈的讨论声。
李暮看到王娅和刘泽汪洋三人站在门外面。
这两天还是有不少教授陆陆续续地过来,实验室里估计是挤不下来。
“早啊。”李暮过去打了个招呼。
王娅回过头,看到是李暮,眼睛亮了,满含崇拜地看着李暮,道:“早啊,李暮。”
李暮早就习惯了王娅的目光,所以也没怀疑。
刘泽和汪洋扭过头,表情略显古怪,道:“早啊李暮。”
“光刻胶的研发进度怎么样了?”李暮迫不及待地问道。
昨天把笔记交给徐青后,他可是很期待结果呢。
王娅不着痕迹地挡住表情不太自然的刘泽和汪洋,道:
“五道口技术学院两位教授带来的那个学生,昨天提出了很宝贵的建议,光刻胶的问题很快就能被解决。”
“李暮,那个学生和你好像啊,你说是不是?”
王娅本来是替刘泽和汪洋打掩护的,但说到后面,又有点嫉妒徐青起来。
“哈哈,咱们国家有那么多人,出几个天才不稀奇。”李暮笑道。
说完,李暮又道:“既然光刻胶的问题解决了,那么下一步呢,我们是不是该研究薄膜沉积了?”
他话音刚落,背后忽然响起黄新华的声音:“我觉得我们可以把步子迈得大一点,把目标直接定成大规模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成电路?”李暮心中一惊,扭过头看向黄新华,奇怪道:“黄教授,咱们现在有实现的技术基础吗?”
他自己也就打算搞个中等规模的集成电路而已。
小规模集成电路集成晶体管的标准是100以下。
中等规模的标准是100——1000。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集成标准是1000晶体管以上。
大规模集成,需要的工艺相当之复杂。
虽然不是完全做不到,但那是半导体研究所才该研究的东西啊!
除非他直接给出方案,不然这群平均年龄60+的专家教授们,怕是要熬走几个才能搞出来。
“到底是谁给你们的自信,啊?”李暮忍不住心中吐槽。
他迟疑道:“黄教授,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一步一个脚印,这样做是不是太快了?”
黄新华笑道:“话不能怎么说,伱看大家群策群力,不也很快把光刻工艺解决了吗?。”
“大规模集成电路虽然复杂了一点,但只要我们肯努力,未必不能成功。”
“我们的目标也不高,做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最低标准,集成1000个晶体管就行。”
李暮忍不住探头看了看里面的一众专家和教授,发现这些人还真有一副留下来准备大干一场的劲头。
李暮奇道:“黄教授,您用了什么手段,竟然把这么多人都留下了!”
“但就算留下也没用,咱们学校,实验室也留不下那么多人,你看看,里面都站满了。”
“我能用什么手段,无非是大家都想为国家的半导体研究贡献一份力量而已。”黄新华笑呵呵说完,大有深意的看着李暮,道:
“至于实验室的问题,院长已经特批了,最快两天,最慢三天,就把这栋实验楼的所有实验室先给我们使用。”
“其他教授,就多跑一点路,去其他学校借用!”
昨天他这边商量完,连夜就跑去找钱树言。
听到和李暮有关,钱树言二话没说,当即拍板,向文教部打申请,组建研究团队。
本来黄新华的打算,也只是搞个小规模集成电路。
但钱树言觉得,既然要搞,就搞大的,正好可以看看李暮的潜力,到底还有多少没有挖掘出来。
李暮不知道钱树言打算刻意引导自己,只能惊叹黄新华的魄力。
黄新华笑着继续道:“既然你提到了,那么刚好,你就来给下一步的薄膜沉积问题开个头。”
“黄教授,我不行,我水平有限。”李暮连忙推辞。
只不过黄新华却板起脸道:“什么不行,又不是让你立刻拿出完整的可行性方案,随便说说就行。”
“刘泽、汪洋,你们两个偷笑什么,一会儿都得说!”
被点到名字的刘泽和汪洋顿时脸色大囧,这算是殃及池鱼了。
他们上去能说什么,那点东西在那么多教授面前根本不够看。
陆骞站起来,笑道:“来来来,都说说,徐青你等会儿也说,你们是年轻人,脑子活泛,说不定就能想到我们想不到的思路呢。”
“别愣着了,快开始吧。”顾鸣对李暮笑呵呵道。
其他人也跟着开口:“集成电路的四项关键工艺的理论雏形,几乎都是出自你的手,由你开头再合适不过。”
……
听着一众专家和教授的话,李暮隐隐觉得不对,不过又说不上来。
但话说到这个份上,他也不可能什么都不说就坐下去。
想了想,说道:
“薄膜沉积工艺,是在基底材料上形成和沉积薄膜涂层的过程,它的主要作用,是适应溶脱剥离法图形转移的需要。”
“假设光刻胶有一个剥离化转变温度,当温度大于一定值时,光刻胶图形开始软化和流动……”
“另一方面,沉积的方向性也直接决定是否能够成功剥离沉积的薄膜,影响最终的效果。”
“综上,我认为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式,同时满足衬底升温和沉积方向性好的要求。”
……
实验室内的专家教授们,随着李暮的叙述变得沉默下来。
即便心知李暮在半导体的研发敏感上惊才绝艳,但是听闻远没有亲眼见识更来得震撼。
这才多久时间,光刻胶的问题才刚刚解决,薄膜沉积就有了明确指导方向。
“我说完了,请各位专家教授们指教。”李暮将资料说完,发现气氛似乎有些古怪。
难道他说错了?
那也不该是这个反应啊?
黄新华看见李暮面露疑惑,轻咳两声,连忙道:“说得不错,刘泽汪洋,你们俩接着上去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