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67章 抢李超人的
“阿静现在也不差钱,送一些能传家的吧。”
曾阿静说是干助理的活儿,还不如说是干总裁的活儿,无论是露露乐蒙,还是羊城的工厂,基本都是她在管理。
待遇,自然是拉满的。
除此之外,曾阿静手上还有工厂一成的股份,是标准的小富婆。
曾阿黎想了一会儿:“往后整个企业的管理,基本上都要交给阿静,露露乐蒙的股份,也拿一成给她吧。”
“回头你们姐妹俩商量。”
陈凡不在意这些,她们姐妹之间商量着来就行:“先去地下室,给阿静找一些传家的物品。”
俩人先去西跨院,这边一直空着没住人,不过地下室的空间却非常大,将近 800平米,水泥层非常厚,也足够坚固。
这边放的都是古玩字画!
当初了 2500万美刀购买古玩字画、玉石翡翠,古玩和字画的占比也不少,地下室里已经堆满。
除了一排排架子,还堆着箱子。
看到这里边的东西,曾阿黎不由地翘起嘴角:“回头上古玩市场淘几件好玩意,免得以后被人笑话不入流。”
“怎么说话呢!”陈凡气得脸黑。
这里收藏的都是官窑、宫廷用具,过个十几年,随便拿出去一件都价值不菲,属于精品。
但要说重宝,可能真没有。
这里边的东西都是文物商店运送过来的,限定就是乾隆六十年以后的,自带先天缺陷。
像后世著名的宋代五大名窑、元明青什么的,一件都没有。
仔细想一下,陈凡走向角落,打开一口箱子,里边摆放着不少瓷器,都是当初李红兵留下的。
这里边应该有重宝!
上辈子,张建军靠着这些东西屡次翻身,价值肯定不低,只是陈凡一直没有找人鉴定。
之前其实想找人鉴定的,李秀珍帮忙找人,但对方一听是陈凡,直接就拒绝,给多少钱都没用。
陈凡在收藏圈的名声是臭的!
当初他那篇关于古玩字画真实价格的文章发表之后,被大量的报纸、杂志引用、延伸。
造成的结果就是,老百姓感谢,但收藏圈视他为仇寇。
原本个废品钱就能买到古玩,运气好的话,一两块钱就能买到清三代的御用瓷器。
文章发表之后,大家都没得玩。
现在老百姓都精着,但凡家里有老物件,全都捂得紧紧的,不是着急用钱,根本舍不得卖。
就算拿出来卖,张口也是高价。
而且还不随便卖,都会到处打听价格,想要闭着眼睛捡漏,不是说没可能,只是难度非常大。
文章发表好几年,京城有个姓马的年轻人,还时不时地把陈凡的名字拎出来,一不爽快就要骂上几句。
“缺德缺到姥姥家了!”
话虽如此,但陈凡敢拍着胸脯说,自己功德无量,很多人手上保存着老物件,将来说不定就是翻身的资本。
至于捡漏的玩家圈子,陈凡只能表示,关我屁事!
哥们又不混你们的圈子。
想了一会儿,陈凡决定,回头拿去京大,找个考古系的老教授鉴定,自己在京大,名声还是很好的。
重新盖上箱子,陈凡开始挑选,找了一堆嘉庆时期的粉彩瓶,又拿了两幅字画。
有这些,就够了!
把字画让曾阿黎拿着,自己一手一个瓶:“回头再去东院的地下室,给阿静挑选两套首饰。”
曾阿黎应下,很快又去忙活。
挑选了一套和田玉、一套翡翠的,这几年和田玉、翡翠都在涨价,就是涨幅不大,毕竟国内的经济还没到那个程度。
不过 85年开始,涨幅还算明显。
随着大量民营企业成立,以及前些年个体户的开放,国内已经出现一批有钱人。
再过几年,奢侈品就会有市场。
曾阿黎和赵园园都在考虑,找个合适的时间节点,让露露乐蒙和洛神两个品牌进入内地。
前期,也没打算挣钱!
纯粹就是做品牌推广,把贵的属性突出,早早就给消费者留下高端的印象,等经济发展起来后,品牌形象就非常突出。
选好首饰,曾阿黎也不耽误,喊上陈凡一起,就把东西送到隔壁大院,这边都忙着筹备婚礼,关月梅也在这边帮忙。
曾阿黎把妹妹喊过来:“这些是我和你姐夫给你添的嫁妆,这两个瓶,你可收好,别不小心打碎了。”
“谢谢姐,谢谢姐夫!”
曾阿静乐呵呵地收下,在香江待久了,她自然清楚古玩字画的价值,以及未来的升值空间。
姐夫就常说,这些是传家的。
曾阿黎又说:“我跟你姐夫商量过了,回头把露露乐蒙的股份也给你一成,反正以后公司,你得多操心。”
“姐,我可不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