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的夏天,四九城热浪滚滚,蝉鸣聒噪。冶金部部长何大清站在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的天井里,抬头看了看湛蓝的天空,满意地点了点头。今天是个黄道吉日,阳光灿烂却不刺眼,微风拂面却不燥热,正是办喜事的好天气。 "大清,都准备好了。"夫人秦淮茹从正房走出来,一身绛紫色的旗袍衬得她端庄大方,虽然己五十二,但有灵泉水的作用,加上保养得宜的脸上几乎看不出岁月的痕迹。她手里拿着两份宾客名单,嘴角含着掩饰不住的笑意。 何大清接过名单,快速扫了一眼。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从部委领导到军区首长,从亲戚朋友到街坊邻居,无一不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满意地点点头,把名单折好放进口袋。 "两个小子呢?"何大清问道,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骄傲。 "雨梁在厢房换衣服,雨亭刚被几个战友拉去合影。"秦淮茹笑着回答。 何大清点点头,目光扫过院子里整齐摆放的三十张圆桌。桌布是素雅的米色,餐具是景德镇定制的青花瓷,既不张扬又不失体面。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一瓶茅台和一条中华烟,这是他能想到的最妥帖的招待方式——既符合规定,又能让来宾感受到主人的诚意。 "爸!"一个清脆的声音从垂花门传来。何大清转头,看见女儿何雨欣领着一个穿着得体西装的中年男子走进来,"这是央视的赵老师,我特意请来主持婚礼的。" 赵主持人恭敬地上前握手:"何部长,久仰久仰。一直得令爱的照顾,没想到今天能有幸为您家主持婚礼。" 何大清笑着握了握对方的手:"辛苦赵老师了。我们家主张婚事简办,但也不能太随便,您看..." "明白明白。"赵主持人连连点头,"流程我都设计好了,既热闹又不落俗套,保证让领导和亲友们都满意。" 正说着,一阵爽朗的笑声从东厢房传来。何雨梁穿着一身笔挺的藏青色西装走出来,身边是几个榆树市来的同事。二十四岁的何雨梁已经担任榆树市市长半年有余,举手投足间已经有了领导干部的沉稳气质,但今天脸上却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爸!"何雨梁快步走过来,"那边来电话,说晓霞已经出发了。" 何大清点点头,还没来得及说话,西厢房的门也被推开。一身军装的何雨亭大步走出,肩上的两杠四星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作为小松山守备区最年轻的副师级参谋长,何雨亭身上既有军人的英武,又有知识分子的儒雅——这是他在国防科技大学读书时就养成的气质。 "爸,妈。"何雨亭敬了个标准的军礼,然后才露出笑容,"亚宁说她妈妈陪她一起来了,江参谋长派了车送她们。" 何大清看着眼前两个儿子,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表的自豪。同岁的两兄弟,一个从政,一个从军,都在二十四岁的年纪就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这固然有他这个做父亲的铺路搭桥,但两个孩子自身的努力和才干也是不容忽视的。 "好,好。"何大清拍了拍两个儿子的肩膀,"今天你们成家,我和你妈也就放心了。" 秦淮茹在一旁悄悄抹了抹眼角。虽然何雨亭是何大清前妻所生,但她一直视如己出。如今看到两个孩子同时成家立业,作为母亲,她内心的喜悦不比何大清少。 院子里渐渐热闹起来。最先到的是冶金部的几位副职和司局长,他们熟门熟路地和何大清打招呼,然后被引导到指定的位置就座。董老、姜老、王老等人也来给他们的徒弟祝贺,接着是陕西省驻京办的同志,他们代表田凤江主任送上贺礼——一对精美的景泰蓝花瓶。 "田书记实在抽不开身,省里正在开重要会议。"驻京办的王主任解释道,"但他让我转达对何市长和晓霞的祝福。" 何大清理解地点点头。田福军作为省委副书记,确实不便亲自出席女儿的婚礼,这既是为了避嫌,也是高级干部应有的政治觉悟。他接过贺礼,郑重地交给一旁的秘书登记。 十点整,院门外响起一阵汽车喇叭声。众人纷纷起身,只见两辆挂着红花的轿车缓缓驶入巷子。第一辆车里坐着新娘田晓霞和她的母亲徐爱云,第二辆车则是江亚宁和江德福的夫人安杰。 何雨梁和何雨亭不约而同地整理了一下衣装,快步走向院门。何大清和秦淮茹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慰的笑意。 婚礼仪式正式开始。专业主持人赵老师不愧是央视出身,妙语连珠又不失庄重,将现场气氛调动得恰到好处。当两对新人交换戒指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现在,请新郎新娘向父母敬茶!"随着主持人的宣布,何大清和秦淮茹被请到主桌前就座。 田晓霞先走上前,双手捧着一杯热茶,恭敬地跪下:"爸,请喝茶。" 何大清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然后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厚厚的红包:"晓霞啊,从今天起你就是我们何家的人了。雨梁工作忙,你要多体谅他。"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田晓霞点点头,她那双继承自父亲田福军的锐利眼睛此刻却盈满泪水。作为省报的记者,她平时见多识广,言辞犀利,但此刻却只是一个沉浸在幸福中的新娘子。 接着是江亚宁敬茶。这个刚毕业于山东大学的姑娘举止端庄,言谈得体,一看就是高干家庭培养出来的大家闺秀。 "爸,妈,请喝茶。"江亚宁的声音清脆悦耳。 秦淮茹接过茶杯,忍不住拉着儿媳的手多看了几眼:"亚宁啊,雨亭常年在部队,你们新婚就要两地分居,委屈你了。" "妈,我不委屈。"江亚宁微笑着回答,"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作为军嫂,我早有准备。" 何大清满意地点点头,从另一个口袋拿出准备好的红包:"好孩子,有志气!" 敬茶仪式结束后,婚宴正式开始。一道道精致的菜肴被端上桌,茅台酒的香气在院子里弥漫。何大清带着两个儿子一桌一桌地敬酒,既不失礼数又不过分劝酒,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老何啊,你这两个儿子可真是人中龙凤!"一位部级领导拍着何大清的肩膀感叹道,"一个市长,一个参谋长,你这当爹的脸上有光啊!" 何大清谦虚地笑笑:"都是组织培养得好,孩子们自己争气。" "听说田书记的女儿在省报工作?"另一位领导凑过来问道。 "是啊,晓霞在省报当记者,文笔不错。"何大清回答,然后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对了,老张,你们宣传部最近不是缺人手吗?" 被称作老张的宣传部长会意地笑了笑:"明白了,老何你这是要举贤不避亲啊!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 转到另一桌,何大清又看似随意地对文化部的朱部长提起:"老朱啊,我那个小儿媳亚宁可是山东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对文化艺术很有研究。" 朱部长立刻接话:"老何,我们文化部正好需要这样的年轻人才,不知道江小姐有没有兴趣?" 何大清笑而不答,只是举起酒杯:"喝酒,喝酒!" 婚宴持续到下午三点才结束。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后,何大清站在院子里,看着工作人员收拾桌椅。秦淮茹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茶。 "累了吧?"秦淮茹关切地问。 何大清摇摇头:"不累。今天这事办得漂亮,既简朴又体面,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那两个儿媳妇的工作..."秦淮茹欲言又止。 何大清抿了口茶:"已经安排好了。晓霞去宣传部,亚宁去文化部。田家和江家那边我都打过招呼了,他们很满意。" 秦淮茹点点头,犹豫了一下又问:"老何,你说田书记和江参谋长今天为什么都不来?按理说女儿出嫁..." 何大清放下茶杯,意味深长地说:"这正是他们的聪明之处。我们这样的家庭,一举一动都有人看着。他们不来,反而显得我们两家关系正常,没有拉帮结派的嫌疑。" 秦淮茹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政治上的事,真是处处要小心。" "不过没关系,"何大清看着院子里忙碌的工作人员,语气坚定,"今天的婚礼只是个开始。雨梁和雨亭有了田家和江家这样的亲戚,将来的路会更好走。" 夕阳西下,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的红灯笼亮了起来,在夏日的晚风中轻轻摇曳。何大清站在院门口,望着巷子里来来往往的行人,脸上露出了满足的微笑。在这个炎热的夏天,他不仅为两个儿子操办了体面的婚礼,更为两个儿子的未来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喜欢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