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 > 第221章 姐三参加高考 槐花高考状元

第221章 姐三参加高考 槐花高考状元(1 / 1)

1977年的七月,甘省的夏天格外炎热。何大清坐在自家小院的葡萄架下,摇着蒲扇,享受着难得的休假时光。院子里的葡萄藤上已经挂满了青涩的果实,在阳光下泛着晶莹的光泽。 "大清,南易他们来了!"秦淮茹从屋里走出来,手里端着一盘刚切好的西瓜。 何大清闻言立刻站起身,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这么快就到了?不是说下午才来吗?" 正说着,院门被推开,南易高大的身影率先走了进来,身后跟着梁拉娣和他们的小女儿秀,梁拉娣和南易的亲生儿子才9岁南学文。南易手里提着两瓶白酒和一网兜水果,梁拉娣则抱着一个布包,看样子是给师娘带的礼物。 "师父!"南易一进门就大声喊道,声音洪亮如钟,"我们提前出发了,怕您等急了。" 何大清大步迎上去,拍了拍南易的肩膀:"好好,听说在厂里干得不错!拉娣也来了,快进来坐。秀儿长高了不少啊!" 秀儿躲在母亲身后,怯生生地叫了声"师公",然后就被秦淮茹拉过去吃西瓜了。 进屋落座后,秦淮茹忙着倒茶切瓜,梁拉娣则从布包里拿出一件手织的毛衣:"师娘,这是给您织的,天凉了可以穿。" "哎呀,这针脚真细密,拉娣你的手艺越来越好了。"秦淮茹摸着毛衣赞不绝口。 南易喝了口茶,看着何大清欲言又止。何大清敏锐地察觉到了:"有什么话就说,吞吞吐吐的干什么?" 南易挠了挠头:"师父,我就是想问,您让大毛、二毛、三毛都停了工作专心学习,说是要迎接高考。可这都半年过去了,一点消息都没有。厂里的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我怕到时候高考没恢复,他们的工作也没了..." 梁拉娣也忧心忡忡地补充:"是啊师父,大毛本来在轧钢厂当司机,二毛在车间,三毛我们也想着让他学点什么。现在三个都在家学习,厂里已经有人闲话了。" 何大清放下茶杯,目光炯炯地看着他们:"你们啊,就是目光短浅。我告诉你们,不出两三个月,高考必定恢复!你们看看雨萌、雨梁和玉亭,哪个不是每天学习到深夜?" 说着,他指向里屋。透过半开的门缝,可以看到三个年轻人正伏案苦读,桌上堆满了书本和笔记。 南易顺着望去,有些惊讶:"小师妹他们也在准备?" "当然!"何大清语气坚定,"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大毛他们已经学习了这么久,只要再加把劲,考上大学不是问题。工作没了可以再找,上大学的机会错过了可就难了。" 梁拉娣还是有些犹豫:"可是师父,现在到处都在说'读书无用',万一..." "没有万一!"何大清打断她,"我在省里工作,消息比你们灵通。首长复出后,教育领域一定会改革。你们就信我这一次,让孩子们安心学习。" 南易和梁拉娣对视一眼,终于点了点头。南易感慨道:"师父一向看得远,我们听您的。" 话题转到轧钢厂的情况,南易叹了口气:"杨书记回来后确实辛苦,厂长书记一肩挑。但厂里效益越来越差,这几个月连奖金都发不出来了,工人们怨声载道。" 何大清神色严肃起来:"你们记住,不管别人怎么说,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现在时局变化快,少说话多做事。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直接找杨书记。" 秦淮茹适时地端上饭菜:"来来来,边吃边聊。南易,尝尝师娘做的红烧肉,知道你最爱吃这个。" 饭桌上气氛渐渐热络起来,南易说起厂里的趣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只有南学文时不时偷看里屋,对那些埋头学习的哥哥姐姐充满好奇。 饭后,何大清特意把南易叫到书房,从抽屉里取出一叠资料:"这是我托人找来的复习资料,你带回去给大毛他们。告诉他们,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南易郑重地接过,眼眶有些湿润:"师父,您对我们一家...我南易这辈子都报答不完。" 何大清摆摆手:"说什么傻话,你是我徒弟,就跟儿子一样。去吧,好好准备,等好消息。" 送走南易一家后,何大清站在院门口久久未动。秦淮茹走过来轻声问:"想什么呢?" "我在想,"何大清目光深远,"这场高考会改变多少人的命运啊..."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到了十月。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正式宣布恢复高考制度。消息一出,全国震动。 何大清当天来到南易家。一进门就高声喊道:"南易!看今天的报纸了吗?" 南易从屋里冲出来,手里正拿着那份《人民日报》,激动得语无伦次:"师父!真的恢复了!真的恢复了!" 梁拉娣也跑出来,手里还拿着炒菜的铲子:"天啊,师父您真是神机妙算!大毛他们这半年没白学!"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何大清哈哈大笑:"快,把孩子们都叫来,我们得抓紧制定复习计划。考试就在下个月!" 当晚,何家灯火通明。何大清把两家的孩子都召集到一起,何雨萌、何雨梁、何玉亭,南学军、南学农、南学工,六个年轻人围坐在何家的饭桌旁,桌上堆满了各种复习资料。 "听着,"何大清神情严肃,"从现在开始到考试,你们要进入冲刺阶段。我已经为你们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表。" 他展开一张手写的表格,上面密密麻麻地排满了各科复习内容。"每天学习时间不少于14小时,早上5点起床,晚上11点休息。请的几个老师每天来这里辅导,你们有不会的就问" 南学军(大毛)有些担忧:"师公,我们停学这么多年,真的能行吗?" 何大清拍拍他的肩膀:"你们这半年不是白学的。相信自己,也相信我。" 接下来的日子,何家成了临时学校。冉秋叶请了长假,每天监督孩子们学习。秦力杰负责后勤保障,变着法子给孩子们补充营养。何明晨、何明远等四个孩子看着他们在努力学习…… 十一月的寒风中,六个年轻人埋头苦读。何雨萌(槐花)不仅自己掌握得快,还能清晰地讲解给其他人。南家三兄弟基础较弱,但格外刻苦,常常学习到深夜。 十二月的考试如期而至。考前一天,何大清把所有人叫到一起:"记住,不要紧张,把会的都做对就行。考完一科忘一科,专心准备下一科。" 考试当天,何大清和秦淮茹、南易夫妇全程陪同。每考完一科,他们都不问考得如何,只是递上热水和食物,让孩子们休息。 最后一科考完时,何雨亭兴奋地说:"爸,真没想到考题这么简单!"何雨萌和何雨梁却沉默不语,只是默默估算着自己的分数。 等待成绩的日子格外漫长。南易几乎每天都来何家打听消息,梁拉娣更是紧张得睡不着觉。只有何大清气定神闲:"急什么,该来的总会来。" 1978年春天,成绩终于公布。邮递员送来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整个胡同都轰动了。何雨萌以四九城第一的成绩成为高考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何雨梁考上清华大学;何玉亭被“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工学院”录取。南家三兄弟也全部上榜,分别被各地重点大学录取。 "师父!师父!"南易抱着录取通知书冲进何家院子,泪流满面,"大毛他们全考上了!全考上了!" 何大清接过通知书,面带微笑,他看着围在身边的孩子们,温声说:"好,好啊...你们的人生的第一步就走得很好……" 当晚,两家人欢聚一堂。酒过三巡,南易举杯敬何大清:"师父,没有您,就没有孩子们的今天。您是我们两家的恩人!" 何大清摇摇头,眼中闪着泪光:"不,这是时代的恩赐。我只是比你们早看到了风向而已。来,为新时代干杯!" "为新时代干杯!"所有人的酒杯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 夜深人静时,何大清独自站在院子里,仰望星空。秦淮茹走过来为他披上外衣:"想什么呢?" "我在想,"何大清轻声说,"这些孩子的未来会多么广阔。大学只是开始,他们会有我们想象不到的人生。" 秦淮茹靠在他肩上:"是啊,多亏了你这个当爹的有远见。只是雨亭刚15岁,自己就要到长沙工学院上学,那么远,听说军事化管理特别严,生活还特别苦……" 何大清笑了笑:"孩子想要成长,就要吃些苦……,离不开巢穴的雏鹰永远长不大……。"喜欢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用拳法打爆二次元世界 顾总别虐了,夫人已葬身火海 诱吻蔷薇 柠萌有点萌 七零下乡,硬汉老公被撩的眼通红 和嫡姐换嫁后 莳柳 让位白月光,她转身继承亿万家产 靠美食躺赢,全京城都是我的靠山 斩神:买个奶茶都能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