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0月6日的傍晚,昌平劳动改造修理厂的铁门被秋风吹得吱呀作响。夕阳的余晖洒在斑驳的围墙上,给这个往日阴郁的地方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老姜!老姜!快出来!"董老跌跌撞撞地冲进修理厂的院子,手里挥舞着一张皱巴巴的报纸,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倒了!他们倒了!" 修理厂里十几个正在干活的老头子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工具。姜老正蹲在地上修理一台拖拉机发动机,闻言猛地站起身,手上的扳手"咣当"一声掉在地上。 "你说什么?"姜老三步并作两步冲到董老面前,一把夺过报纸。 报纸头版赫然印着《中枢领导粉碎反动集团阴谋》。姜老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发抖,报纸在他手中哗啦啦作响。 "真...真的结束了?"李老摘下老花镜,使劲擦了擦镜片又戴上,生怕自己看错了。 修理厂里瞬间炸开了锅。这些改造的老人们知道,离自己离开这的时候不远了。此刻他们像孩子一样抱在一起,有人放声大笑,有人掩面而泣。这场噩梦终于要醒了。 "我就说!我就说邪不压正!"姜老一拳砸在旁边的木箱上,震得上面的铁钉嗡嗡作响。这位曾经的开国将军,在劳动改造的这些年里从未低下过头,此刻眼中却闪烁着泪光。 正当众人沉浸在狂喜中时,修理厂的大铁门被推开了。任小川一手提着两个鼓鼓囊囊的网兜,另一手牵着妻子何雨燕,身后跟着何雨梁和何雨亭两兄弟,每人怀里都抱着东西。 "哟,看来消息比我们跑得快啊!"任小川看着院子里激动万分的老人们,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作为昌平市委书记,他第一时间得知了四人帮被粉碎的消息,立刻带着家人和慰问品赶来了。 "任书记!"董老快步迎上去,紧紧握住任小川的手,"谢谢你这些年...谢谢..."话没说完,这位曾经的外交部高官已经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何雨燕抹了抹眼角,指挥两个弟弟:"雨梁、雨亭,快把东西摆上桌。和爸的这些叔叔伯伯们,今天咱们好好庆祝庆祝。" 何雨梁和何雨亭麻利地在院子中央支起几张旧木桌。两兄弟都十二岁,他俩举止文雅、动作利落,一看就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少年。他们从网兜里取出烧鸡、酱牛肉、花生米、松花蛋等各色下酒菜,还有十瓶贴着红标的茅台酒。 "嚯!这可是稀罕物!"姜老眼睛一亮,拿起一瓶茅台仔细端详,"特供的吧?任书记,你这是把家底都搬来了?" 任小川笑着从怀里掏出几条香烟:"酒是我老丈人准备,还有这个,中华烟,我专门给各位老领导准备的。" 修理厂的老人们围拢过来,看着满桌的酒菜,有人偷偷抹眼泪。这些曾经位高权重的老干部,受尽折磨,能活下来已是万幸。后来多亏何大清专门给他们安排了这个集中改造的修理厂,才把他们保护起来,而任小川是继己到甘省任职的何大清之后,继续关照他们的人。 "来来来,都坐下!"任小川招呼众人入座,亲自开酒倒酒,"今天不醉不归!"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热烈。李老拍着桌子唱起了《义勇军进行曲》,其他人跟着合唱,歌声在修理厂的院子里回荡,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 "十年啊..."董老抿了一口酒,眯起眼睛,"我这把老骨头居然熬过来了。"他转向何雨梁,"雨梁,还记得我教你的第一首诗吗?" 何雨梁放下筷子,正色道:"记得,是文天祥的《正气歌》。"说罢便朗声背诵起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老人们安静下来,听着年轻人清朗的声音。当背到"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时,姜老猛地拍案叫好:"好!好一个'时穷节乃见'!这十年,咱们这些人,对得起天地良心!" 何雨燕给各位老人斟满酒,柔声道:"我爸常说,各位叔叔伯伯都是国家的栋梁,迟早有一天会重新出山。今天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提到已故的何大清,席间一时静默。何大清在昌平任县长时就始终暗中保护这些老同志,直到升任昌平市委书记,他特意安排两个儿子经常来修理厂"劳动",实则是让这些老革命们有个精神寄托。他去甘省之后,又安排继任昌平市委书记的女婿任小川继续照顾着他们…… "雨亭,"姜老突然站起来,拍了拍身边小伙子的肩膀,"把我教你的那套拳打一遍给大家看看。" 何雨亭二话不说,起身走到院子中央的空地上。他深吸一口气,身形一沉,随即拳出如风,腿扫似鞭。这套形意拳经过姜老十年悉心调教,已经打得虎虎生风,招招到位。 "好!"众人齐声喝彩。姜老得意地摸着下巴:"这小子有天赋,比我当年学得快多了。" 董老也不甘示弱:"雨梁,去把我书房里那套文房四宝拿来,写几个字给大家看看。"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何雨梁很快取来笔墨纸砚,在桌上铺开宣纸。他略一沉吟,提笔蘸墨,开始临摹《兰亭序》。笔走龙蛇间,王羲之的神韵跃然纸上。 "好字!"董老拍手称赞,"深得二王精髓,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任小川看着两个小舅子,心中感慨万千。这十年来,虽然环境艰苦,但这些老同志们把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何雨梁跟着董老学文,何雨亭随姜老习武,两兄弟可谓文武双全。 酒至半酣,话题转向了未来。 "老姜,你回去后打算做什么?"李老问道。 姜老仰头干了一杯酒,豪迈地说:"当然是回部队!虽然这把年纪上不了前线了,但带带新兵,教教战术还是没问题的。" 董老则望向北方:"外交部那边估计已经物是人非了。不过没关系,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畅想着重新工作的场景。有人想回原单位,有人打算着书立说,还有人计划回乡办学。压抑了十年的热情在这一刻喷涌而出,仿佛回到了年轻时意气风发的岁月。 "雨梁、雨亭,"老姜头突然严肃起来,"我们这些老家伙要是能官复原职,一定不会忘了你们。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其他老人纷纷附和。几年来,何家兄弟就像他们的亲生孩子一样,给他们灰暗的生活带来了阳光和希望。 何雨梁起身鞠躬:"各位老师言重了。能跟随各位学习,是我们兄弟的福分。" "就是,"何雨亭笑嘻嘻地接话,"姜师父的拳法,董老师的书法,李叔的俄语,王伯的机械...我爸说我们学到的可比大学里多多了!" 众人哈哈大笑。任小川举起酒杯:"来,为新时代干杯!" "干杯!"十几只酒杯在空中相碰,酒液在月光下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夜深了,酒席渐渐散去。老人们三三两两回到各自的简陋宿舍,却没人睡得着,他们改造的日子终于要结束了,新生活即将开始。他们摩拳擦掌,准备在有限的生命里,为国家再做些贡献。 何家兄弟帮着收拾残局。任小川站在修理厂的大门口,望着满天星斗,长舒一口气。他知道,从明天开始,这个国家将翻开新的一页。而这些饱经风霜的老同志们,将再次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何雨亭蹦蹦跳跳地跑过来:"姐夫,姜师父说等他回部队了,就推荐我去军校!" "好事啊!"任小川笑着揉了揉小舅子的脑袋,"不过记住,无论将来走到哪一步,都不要忘了这些老师们的教诲。" 两兄弟郑重地点头。星光下,三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延伸向光明的未来。喜欢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