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城外,晨雾弥漫。 一支由五千余人组成的明军方阵正在平原上严阵以待。这支部队是京营新编练的精锐,虽然装备了少量燧发枪,但大多数士兵仍是传统的长矛手和弓箭手。 总兵官杨鹤立在阵前,手持望远镜,紧盯着北方。 "大人,真的要在这里迎敌吗?"副将王德忠忧心忡忡地问道,"我们不如退守城内,凭借城墙抵抗。" 杨鹤摇摇头:"皇上有旨,必须在外围阻击敌军,为京师争取时间。若我等一味退守,敌军长驱直入,京师危矣!" "可是..." 杨鹤打断道:"无需多言!传令下去,全军做好准备,敌军随时可能出现!" "遵命!" 话音刚落,远处突然传来一阵低沉的轰鸣声,如同闷雷滚动。 "来了!"杨鹤猛地收起望远镜,厉声喝道,"全军注意,敌军来了!" 远处的地平线上,一条黑线逐渐清晰,那是数千蒙古骑兵组成的洪流,正以惊人的速度向明军阵地奔涌而来。 "燧发枪手准备!"杨鹤高声命令道,"其余人结成方阵,长矛手在前,弓箭手在后!" 明军迅速调整阵型,数百名装备燧发枪的士兵站在最前排,后面是手持长矛的步兵,形成一道人墙。 "大人,敌军至少有一万骑兵!"王德忠惊呼道。 杨鹤面色凝重:"不要慌,我们有火器优势。只要守住阵型,未必不能一战!" 蒙古骑兵越来越近,他们分成三路,主力直扑明军正面,两翼则分别向左右展开,试图包抄。 "敌军要包围我们!"王德忠急道。 杨鹤沉声道:"传令左右两翼,加强防守,绝不能让敌军突破!" 当蒙古骑兵冲到距离明军约三百步的位置时,杨鹤一挥手:"燧发枪手,放!" 一排燧发枪齐射,白烟腾起,数十名蒙古骑兵应声落马。但这对庞大的骑兵集团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 "再装填!快!"杨鹤急促地命令道。 然而,燧发枪的装填速度远远跟不上骑兵的冲锋速度。眨眼间,蒙古骑兵已冲至百步之内。 "弓箭手,放箭!" 一轮箭雨射出,又有一批骑兵落马。但更多的骑兵毫不减速,继续冲锋。 "长矛手准备!"杨鹤厉声喝道,"绝不后退一步!" 转眼间,蒙古骑兵已冲至明军阵前。他们不是直接冲击明军的长矛阵,而是在距离约五十步处突然分散,绕着明军方阵不断游走,同时射出密集的箭雨。 "该死!"杨鹤咒骂一声,"他们不硬冲,要用骑射消耗我们!" 明军方阵在箭雨中不断有人倒下,而燧发枪手面对高速移动的骑兵目标,命中率极低。 "大人,我们该怎么办?"王德忠焦急地问道。 杨鹤咬牙道:"坚守阵型!不要被他们引诱冲出方阵!" 就在这时,蒙古骑兵中突然冲出一支装备精良的骑兵队伍,约有千余人,他们不是蒙古人,而是后金正黄旗的精锐。 "不好!是后金正黄旗!"杨鹤脸色大变。 这支八旗精锐没有像蒙古骑兵那样游走骑射,而是直接向明军右翼发起了猛烈冲锋。 "右翼加强防守!"杨鹤急忙下令。 然而为时已晚。八旗骑兵如同一把尖刀,狠狠刺入明军右翼。长矛阵在强大的冲击力下瞬间崩溃,数百名明军士兵被马蹄踏成肉泥。 "右翼崩溃了!"王德忠惊恐地喊道。 杨鹤面如死灰:"传令左翼和后军,向右翼增援!" 但八旗骑兵已经突破防线,直插明军腹地。与此同时,蒙古骑兵也从左翼和正面发起了总攻。 明军方阵在三面夹击下迅速崩溃。 "大人,我们被包围了!"王德忠绝望地喊道。 杨鹤拔出佩刀:"传令全军,结成小方阵,且战且退!撤向通州城!" 明军开始后撤,但八旗骑兵的冲击力太强,方阵一个接一个被冲散。士兵们四散奔逃,却被骑兵追上,砍倒在血泊中。 杨鹤带着亲兵死守中军大旗,奋力厮杀。 "杨大人!"王德忠冲到他身边,"我们必须撤退,否则全军覆没!" 杨鹤满脸血污,眼中却燃烧着决绝的火焰:"我乃大明总兵,岂能丢弃大旗而逃?你带着剩余的人马撤回通州,向京师报信!" "大人!" "这是命令!"杨鹤怒吼道,"快去!" 王德忠含泪拱手:"末将遵命!大人保重!" 说完,他带着数百亲兵,拼命突围而去。 杨鹤环顾四周,亲兵已所剩无几,而八旗骑兵正从四面包围过来。 "兄弟们!"他高举佩刀,"我等今日虽死,也要让建奴付出代价!随我杀!" "杀!"数十名亲兵齐声呐喊,跟随杨鹤向敌阵冲去。 一名八旗骑兵首领见状,冷笑一声:"不知死活的明狗!" 他一挥手,数百骑兵围了上来。 杨鹤和亲兵们浴血奋战,但寡不敌众,很快就倒在了敌人的刀下。临死前,杨鹤仍紧握着大明的军旗,不肯松手。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通州城内,王德忠带着残兵败将逃回,立即派人向京师报信。 "八旗铁骑太强了!我们的燧发枪根本来不及装填第二轮,他们就冲到了面前!"一名逃回的士兵惊魂未定地说道。 "是啊,他们的马太快了,我们的箭都射不中他们!"另一名士兵附和道。 王德忠面色阴沉:"杨大人和三千多兄弟都战死了,我们不能让他们白白牺牲。传令下去,全城戒严,准备死守!" 京师,崇祯接到通州战报,脸色铁青。 "五千精锐,竟然被打得全军覆没?"他难以置信地问道。 兵部尚书王洽跪地回答:"回陛下,据逃回的王德忠报告,敌军至少有一万蒙古骑兵和数千八旗精锐。我军虽奋力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且敌军骑兵机动性太强,我步兵难以应对。" 崇祯沉默片刻,突然问道:"杨鹤呢?" 王洽低头道:"杨总兵...战死了。他坚守大旗,与亲兵一起血战到底,直至全部牺牲。" 崇祯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传朕旨意,追赠杨鹤为都督同知,入祀忠烈祠。抚恤其家人,世代受朝廷优待。" "遵旨!" 崇祯站起身,走到窗前,望向北方:"八旗铁骑果然名不虚传。看来,我们需要重新考虑应对之策了。" 王洽小心翼翼地问:"陛下,是否要调整防御部署?" 崇祯转身,目光如炬:"传令各城门,加强防守。同时,派出斥候,密切监视敌军动向。另外,命令宋应星立即将新研制的'猛火油柜'和'轰天雷'运到城墙上。" "遵旨!" 崇祯的声音变得坚定:"告诉所有将士,京师是我大明的心脏,绝不容有失!我们会守住的,一定会守住的!"喜欢魂穿崇祯:我激活暴君模拟器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魂穿崇祯:我激活暴君模拟器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