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御书房内烛火摇曳。 崇祯皇帝站在窗前,望着夜空中的繁星,眉头紧锁。身后,一位身着朝服的中年官员恭敬地候着。 "钱爱卿,"崇祯转身,目光如炬,"此次南下,责任重大,你可有把握?" 钱嘉征,都察院右都御史,以刚正不阿着称,是崇祯近来倚重的心腹之一。 "陛下放心,臣定不负圣望。"钱嘉征抱拳道,"只是,臣有一事不明,还请陛下明示。" "说。" "臣此行南下,表面上是巡查吏治、体察民情、督办救灾,但实际上,陛下最关心的是什么?" 崇祯走到书案前,指着一张江南地图:"江南士绅,是朕心头之刺!他们表面恭顺,实则暗中作梗,处处与朝廷对着干。朕要你去摸清他们的底细,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反对势力。" "臣明白了。"钱嘉征点头,"那么,对于那些与士绅勾结过深的地方官员,臣该如何处置?" 崇祯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查实一个,拿下一个!不过,要讲究策略。对于那些罪证确凿的,可以立即弹劾;对于那些尚无实据的,先警告敲打,给他们改过的机会。" "那么,对于江南士绅集团本身呢?" "传达朝廷决心和底线!"崇祯语气坚定,"让他们知道,朕可以容忍不同意见,但绝不容忍公然对抗!若他们执迷不悟,朕不介意让他们见识一下皇权的威严!" "臣遵旨。"钱嘉征恭敬地说,"不过,臣担心,江南士绅根深蒂固,若单凭臣一人之力..." "朕自有安排。"崇祯打断道,"你此行不是孤军奋战。厂卫已在江南布下眼线,会暗中协助你;另外,朕还会派遣一支精锐部队,以'护送钦差'为名,随你南下,必要时可助你一臂之力。" "如此甚好。"钱嘉征松了口气,"那么,臣何时启程?" "三日后。"崇祯从袖中取出一枚金印,"这是朕的尚方宝剑,关键时刻可用。但记住,非到万不得已,不可轻易动用,以免打草惊蛇。" 钱嘉征双手接过金印,郑重地收入怀中:"臣谨记陛下教诲。" "去吧,朕等你的好消息。" 三日后,钱嘉征率领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出发了。队伍中除了他的幕僚和随从外,还有一支由京营精锐组成的护卫队,表面上是保护钦差安全,实则是崇祯派来震慑江南的一支力量。 一路上,钱嘉征走走停停,每到一处,都要查访当地官员的政绩和民情。他的风格强硬直接,不拘礼节,让许多地方官员惶惶不安。 十余日后,钦差一行抵达江南重镇苏州。 "大人,前面就是苏州城了。"随行的幕僚指着远处的城墙说。 钱嘉征眯起眼睛:"苏州,江南富庶之地,也是士绅势力最强的地方之一。此行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 城门外,苏州知府带领一众官员和士绅代表已经列队等候多时。 "下官苏州知府张明德,恭迎钦差大人!"知府张明德上前跪拜。 "免礼。"钱嘉征淡淡地说,目光扫过站在一旁的士绅们,"这些是?" "回大人,这些是本地的缙绅代表,特来迎接大人。"张明德介绍道。 "哦?"钱嘉征冷笑,"我奉旨南下,是为了巡查吏治、体察民情,与这些缙绅何干?难道苏州的政务,是由他们做主?" 张明德脸色一变:"不敢,不敢。只是按照惯例..." "从今日起,没有什么惯例!"钱嘉征厉声道,"本官只认圣旨,只遵朝廷法度!" 士绅们面面相觑,脸上的笑容逐渐凝固。 "大人息怒。"一位白须老者上前一步,拱手道,"老朽苏州顾氏家主顾廷炜,代表苏州缙绅,欢迎大人莅临。我等只是想表达敬意,并非有意冒犯。" 钱嘉征打量着这位老者:"顾老先生客气了。本官对苏州缙绅的热情表示感谢,但公务在身,恕不能多寒暄。张知府,带路吧。" "是,大人。"张明德连忙应道,心中却暗暗忐忑。 钦差一行进入苏州城,直奔知府衙门。一路上,街道两旁挤满了围观的百姓,议论纷纷。 "听说这位钦差大人脾气很硬,连江南士绅都不放在眼里。" "可不是嘛,刚才在城门口就给顾老爷难堪了。" "这下有好戏看了,那些平日里趾高气扬的大老爷们,也有今天!" 衙门内,张明德安排了丰盛的接风宴,席间觥筹交错,气氛却有些尴尬。 "钱大人,"张明德举杯,"下官敬您一杯,感谢大人千里迢迢来苏州指导工作。" 钱嘉征淡淡地举杯回敬:"张知府客气了。本官此来,是奉圣旨巡查吏治、体察民情,希望知府大人能够配合。"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张明德连连点头,"下官一定全力配合大人的工作。" "那就好。"钱嘉征放下酒杯,"明日起,本官要查阅苏州近三年来的赋税记录、粮食征调情况、以及新政推行的进展。希望知府大人能够准备齐全。"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明德脸色微变:"这...这些资料比较繁杂,恐怕需要几天时间..." "三天。"钱嘉征打断道,"本官只给你三天时间。另外,本官还要走访一些基层官员和普通百姓,了解实际情况。" "大人尽管安排,下官一定配合。"张明德强笑道,心中却已经开始盘算如何应对。 宴席结束后,钱嘉征回到安排好的驿馆休息。刚进房门,他就发现桌上放着一个精美的锦盒。 "这是什么?"他问随从。 "回大人,是刚才宴席上那位顾老爷派人送来的,说是给大人的一点心意。" 钱嘉征冷笑一声,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块价值连城的和田玉。 "拿去退回!"他厉声道,"告诉顾老爷,钦差不收礼,请他收回去!" 随从领命而去,不久后又匆匆返回:"大人,顾老爷说这不是贿赂,只是苏州的风俗,表示对贵客的敬意。" "放肆!"钱嘉征拍案而起,"本官代表的是皇上,岂能接受私人馈赠?明日本官要亲自拜访顾府,当面退还!" 次日一早,钱嘉征果然带着锦盒,直奔顾府。 顾府门前,顾廷炜已经得到消息,亲自在门口迎接。 "钱大人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啊!"顾廷炜笑容满面地说。 钱嘉征面无表情地将锦盒递上:"顾老先生,这件礼物太贵重了,本官不能收。" "大人言重了。"顾廷炜推辞道,"这只是小小心意,不值一提。" "顾老先生,"钱嘉征正色道,"本官此来,是奉圣旨巡查吏治、体察民情,不是来收受礼物的。这玉我必须退还,否则,就是违背圣意!" 顾廷炜见钱嘉征态度坚决,只好接过锦盒:"既然大人坚持,老朽只好收回了。不过,大人既然来了,不如进府小坐,老朽有些话想与大人说说。" 钱嘉征略一沉思,点头道:"也好,正好本官也有些话想请教顾老先生。" 两人进入顾府,在书房内落座。 "钱大人,"顾廷炜开门见山,"老朽听说,朝廷最近对江南士绅颇有微词,认为我们阻挠新政,是这样吗?" 钱嘉征直视顾廷炜:"顾老先生何必明知故问?皇上推行新政,为的是救国救民,而江南士绅却处处设障,这难道不是事实?" "大人此言差矣。"顾廷炜摇头,"我们江南士绅,世代忠于朝廷,怎会阻挠新政?只是有些政策确实有不妥之处,我们提出异议,也是为了国家着想。" "哦?"钱嘉征冷笑,"那请问顾老先生,皇家票号在苏州遭遇挤兑,是怎么回事?粮食征调遇阻,又是怎么回事?这些都是为了国家着想?" 顾廷炜面色微变:"这...这些都是市场行为,与我们士绅无关。至于粮食征调,只是因为今年收成不好,百姓自己都吃不饱..." "顾老先生,"钱嘉征打断道,"本官不是来听解释的。皇上对江南士绅的所作所为已经了然于胸。此次派本官南下,就是要传达皇上的决心和底线!" "哦?不知皇上有何决心和底线?"顾廷炜问道,眼中闪过一丝警惕。 "皇上的决心是:改革必行,阻挠者必诛!"钱嘉征一字一顿地说,"底线是:可以有不同意见,但不能公然对抗!若有人胆敢挑战皇权,后果自负!" 顾廷炜沉默片刻,然后叹了口气:"钱大人,老朽明白了。不过,大人可能不了解江南的实际情况。这里的士绅与百姓关系密切,若朝廷强行推行某些政策,恐怕会引起民变..." "这是威胁吗?"钱嘉征眼中寒光一闪。 "不敢,不敢。"顾廷炜连忙摆手,"老朽只是实话实说,希望朝廷能够体谅江南的特殊情况,在推行新政时多些弹性。" "顾老先生,"钱嘉征站起身,"本官会如实将你的话转达给皇上。不过,本官还是那句话:皇上的决心已定,任何人都无法动摇!希望顾老先生能够明智地选择。" 说完,钱嘉征拱手告辞,留下顾廷炜一人在书房内沉思。 离开顾府后,钱嘉征并未回驿馆,而是直接前往苏州城内的一处普通民宅。这里是他秘密安排的一个联络点,用于接见那些不便公开露面的人。 "大人,有几位下级官员和士子求见。"随从低声报告。 "让他们进来,一个一个来。" 接下来的几个时辰里,钱嘉征秘密接见了几位对现状不满的下级官员和普通士子,从他们口中了解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内情: "大人,那些士绅表面上恭顺,实则暗中勾结地方官员,阻挠新政。" "是啊,皇家票号在苏州遭遇挤兑,就是他们在背后操纵的。" "他们还囤积粮食,抬高价格,趁机牟利。" "最可恨的是,他们还散布谣言,说朝廷的新政会害苦百姓,煽动民怨。" 钱嘉征一一记下这些情报,心中已有了大致的判断。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夜深人静,钱嘉征在驿馆内写下密奏,派心腹快马送往京城。 密奏中,他详细汇报了江南士绅的种种行径,以及他们与地方官员的勾结情况。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臣以为,江南士绅势力根深蒂固,非一日之功可除。但可先拿几个典型开刀,震慑其余。同时,对那些与士绅勾结过深的地方官员进行调整,打破他们的利益链条。" 密奏发出后,钱嘉征继续他的巡查工作。接下来的日子里,他走访了苏州的各个县镇,查阅了大量档案,接见了各级官员和百姓代表。 他的行动引起了江南士绅的高度警惕。一天晚上,苏州城内的一处豪宅内,几位士绅代表秘密聚会。 "这个钱嘉征太难缠了,不收礼,不吃软,处处针对我们。"一位中年士绅愤愤地说。 "是啊,他这几天查了不少档案,还暗中接见了一些小官和穷酸,肯定是在搜集我们的罪证。"另一位士绅忧心忡忡地说。 顾廷炜沉吟片刻:"诸位不必惊慌。钱嘉征虽然强硬,但他只是一个钦差,能做的有限。我们只需避其锋芒,等他走了再说。" "可是,他明显是冲着我们来的。"有人担忧地说,"万一他向朝廷告我们的状..." "那又如何?"顾廷炜冷笑,"朝廷现在自顾不暇,哪有精力管我们?再说,我们在江南根基深厚,朝廷也不敢轻举妄动。"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静观其变。"顾廷炜沉声道,"表面上配合他的工作,暗地里做好准备。另外,加强与地方官员的联系,确保他们站在我们这边。" 众人点头称是,但心中依然忐忑不安。 与此同时,钱嘉征也没闲着。他派人秘密监视着这些士绅的动向,搜集更多的证据。 一天深夜,他的一名密探匆匆前来报告:"大人,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苏州知府张明德与顾氏家族有秘密交易,他帮助顾氏逃避赋税,顾氏则给他好处。" "有证据吗?"钱嘉征问。 "有!"密探从怀中取出一份文书,"这是张明德与顾氏的秘密账本,记录了他们的交易细节。" 钱嘉征仔细查看文书,脸上露出冷笑:"好,有了这个,张明德就跑不了了。" 第二天一早,钱嘉征突然带人闯入苏州知府衙门,当着众多官员的面,宣布了一个震惊全城的决定: "苏州知府张明德,勾结士绅,徇私舞弊,逃避赋税,罪证确凿!本官奉皇上密旨,即刻将其革职查办,押解京城,听候发落!" 衙门内一片哗然,张明德面如土色,跪地求饶:"大人明察,下官冤枉啊!" "冤枉?"钱嘉征冷笑,将那份秘密账本甩在他面前,"这是什么?你与顾氏家族的秘密交易,记录得清清楚楚!" 张明德看到账本,如遭雷击,瘫软在地。 钱嘉征不再理会他,转向其他官员:"诸位听着,皇上推行新政,为的是救国救民。任何阻挠新政、勾结士绅的行为,都将受到严惩!希望诸位引以为戒!" 官员们噤若寒蝉,不敢吭声。 张明德被押走后,钱嘉征立即任命一名心腹为代理知府,并下令对苏州的赋税和粮食征调情况进行全面清查。 这一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江南地区,引起了巨大震动。那些与士绅勾结的官员人人自危,而士绅们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顾廷炜得知消息后,立即召集家族核心成员紧急商议。 "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他沉重地说,"这个钱嘉征不是来做样子的,他是真的要动真格!" "那我们该怎么办?"有人焦急地问。 顾廷炜思索片刻:"先低调行事,避免正面冲突。同时,加强与其他士绅家族的联系,团结一致。另外,派人去京城活动,看能否通过朝中的关系,让钱嘉征早日离开。" "如果这些都不管用呢?" 顾廷炜眼中闪过一丝寒光:"那就只能采取非常手段了..." 钱嘉征似乎预料到了危险,加强了自身防卫,并加快了工作进度。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又查处了几名与士绅勾结的官员,并搜集了大量江南士绅的罪证。 一个月后,钱嘉征完成了在苏州的巡查,准备前往下一站——杭州。 临行前,他再次召见了那些向他提供情报的下级官员和士子,嘱咐他们继续监视士绅的动向,并保持联系。 "大人此去杭州,要多加小心。"一位年轻士子提醒道,"那里的士绅势力更强,恐怕会对大人不利。" 钱嘉征微微一笑:"无妨,朝廷自有安排。你们只需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为朝廷效力。" 就这样,钱嘉征带着他的人马,离开了苏州,前往杭州。他的背影坚定而决绝,仿佛一把利剑,直指江南士绅的心脏。 而在他身后,江南大地上,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喜欢魂穿崇祯:我激活暴君模拟器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魂穿崇祯:我激活暴君模拟器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