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器之所以能发射,乃是因为火药燃烧产生大量气体,气体急速膨胀,推动弹丸前进..." 宋应星站在讲武堂的教室中,滔滔不绝地讲解着火器原理。台下坐着几十名学员,神情各异。 前排的年轻士子们聚精会神,不时低头记录要点;而后排的老兵们却明显心不在焉,有的打瞌睡,有的小声交谈,有的甚至露出不屑的表情。 "这有什么用?"一个满脸伤疤的老兵小声嘀咕,"会开枪就行了,管它什么原理不原理的。" "就是,"旁边的同伴附和道,"真到了战场上,还不是看谁的胆子大,谁的刀快?" 宋应星自然注意到了后排的骚动,但他并未点破,而是继续讲解:"诸位可知,为何有些火铳射程远,有些却不行?这与火药配方、膛线设计、弹丸形状都有密切关系..." "哎哟,听得我头疼!"又一个老兵揉着太阳穴抱怨道,"当年俺跟着袁督师打鞑子,哪管这些?拿起火铳就打,打完了就跑,活下来的就是好汉!" 这话引得周围几个老兵哄堂大笑。 教室前方,宋应星终于忍不住了:"后排的几位,有何高见,不妨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教室顿时安静下来。那几个老兵面面相觑,一时语塞。 "回...回大人的话,"那个满脸伤疤的老兵站起身,有些尴尬地道,"我等粗人,不懂这些精细道理。只是觉得,打仗靠的是胆量和经验,这些纸上谈兵的东西,恐怕..." "胆量和经验固然重要,"宋应星并未动怒,而是平静地道,"但若只有这些,为何我大明屡战屡败?为何后金骑兵能以一当十?正是因为我们只重经验,不求甚解,才导致兵器落后,战术陈旧!" 老兵们面露惭色,但心中仍有不服。 就在这时,教室门突然被推开,秦翼明大步走了进来。 "肃静!"他一声断喝,全场立刻鸦雀无声。 "我刚才在外面,已经听到了你们的议论。"秦翼明环视全场,目光如炬,"你们以为打仗只靠胆量和经验?那我问你们,为何同样是火铳,敌人的能打三百步,而我们的只能打一百步?为何同样是骑兵,敌人能一日奔袭百里,而我们只能走六十里?" 老兵们低下了头,无言以对。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秦翼明掷地有声地道,"宋先生教你们的,不是无用的纸上谈兵,而是能救你们命的真本事!" 他走到那个满脸伤疤的老兵面前:"你叫什么名字?" "回大人的话,末将赵虎,曾在辽东袁督师麾下效力。" "好,赵虎,"秦翼明点点头,"你既然在辽东打过仗,那告诉我,为何我们的火铳常常在关键时刻哑火?" 赵虎挠了挠头:"这个...可能是火药受潮了吧?" "为何会受潮?如何防止受潮?受潮后如何处理?"秦翼明连珠炮般地问道。 赵虎哑口无言。 "看到了吗?"秦翼明转向全体学员,"这就是为什么你们必须学习这些'纸上谈兵'的知识!因为它们能救你们的命,能让你们打胜仗!" 教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若有所思。 "好了,"秦翼明对宋应星点点头,"宋先生,请继续。" 宋应星感激地回礼,继续他的讲解。这一次,就连后排的老兵们也坐直了身子,认真听讲。 几天后,讲武堂的沙盘室内,一场激烈的争论正在进行。 "应该正面强攻!"一个年轻学员指着沙盘上的一个位置,坚定地道,"敌军主力在这里,我们集中火力,一举突破!" "胡闹!"一个老兵拍案而起,"正面强攻,不是找死吗?应该迂回包抄,切断敌军退路!" "迂回?"年轻学员不屑地道,"那得多少时间?敌军早就跑了!" "你懂什么?"老兵怒道,"打仗讲究的是稳,不是蛮干!" 眼看双方争执不下,教官刘景不得不出面调停:"都别吵了!两种方案各有利弊,不如这样,分成两组,一组按正面强攻来推演,一组按迂回包抄来推演,看哪种更有效。" 两组人马立刻分开,开始各自的推演。气氛紧张而热烈。 就在这时,一个侍卫匆匆进来,在刘景耳边低语几句。刘景脸色一变,立刻宣布:"肃静!陛下驾到!" 全场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整理衣冠,列队站好。 崇祯在秦翼明的陪同下,大步走进沙盘室。 "免礼,都坐下吧。"他和蔼地道,"朕听说你们在进行战术推演,很好啊!继续,不必拘束。" 学员们这才重新坐下,但明显拘谨了许多。 "怎么?朕来了,就不敢说话了?"崇祯笑道,"刚才朕在外面,听到你们争论得很激烈啊。" 刘景赶紧解释:"回陛下,学员们在讨论如何应对一个假想的战场情况。有人主张正面强攻,有人主张迂回包抄,各执一词。"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哦?"崇祯来了兴趣,"说说看,为何要正面强攻?" 那个年轻学员站起身,恭敬地道:"回陛下,臣以为,敌军虽然占据有利地形,但我军火器精良,若集中火力,可以迅速突破敌军防线,不给敌人反应时间。" "有道理。"崇祯点点头,"那迂回包抄的理由呢?" 赵虎站起身:"回陛下,臣以为,正面强攻伤亡太大。若能迂回到敌军后方,切断其退路,则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也有道理。"崇祯再次点头,然后环视全场,"那么,诸位以为,这两种方案该如何取舍?" 全场一片沉默,没人敢贸然回答。 崇祯并不着急,而是走到沙盘前,仔细观察了一会儿,然后道:"其实,两种方案都可行,关键在于具体情况。若敌军警惕性高,后路有准备,则迂回包抄可能落空;若敌军火力强,工事坚固,则正面强攻可能伤亡惨重。" 他顿了顿,继续道:"真正的将才,不是固执己见,而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战术。甚至,可以将两种方案结合起来,主力佯攻正面,吸引敌军注意,同时派精锐迂回敌后,两面夹击。" 全场恍然大悟,纷纷点头称是。 "记住,"崇祯语重心长地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最好的战术,永远是最适合当时情况的战术。" "陛下圣明!"众人齐声应道。 崇祯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对秦翼明道:"秦卿,讲武堂的情况如何?" 秦翼明拱手道:"回陛下,讲武堂已经步入正轨。虽然新老学员之间有些磨合的问题,但总体上进展顺利。" "很好。"崇祯点点头,"朕对讲武堂寄予厚望。未来的大明军队,需要既有实战经验,又懂得现代军事理论的将领。你们肩负着重任啊!" 他环视全场,语气坚定:"诸位都是大明的栋梁,朕希望你们能放下成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老兵们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年轻人有新鲜的思想和活力,二者结合,才能创造出无敌的军队!" "臣等谨记陛下教诲!"全场学员齐声高呼。 崇祯满意地点点头,在秦翼明的陪同下离开了沙盘室。 离开后,崇祯对秦翼明道:"秦卿,讲武堂的工作很重要,但也很艰难。新旧思想的碰撞在所难免,你要有耐心,循序渐进。" "臣明白。"秦翼明恭敬地道,"臣会尽力调和各方,打造出陛下想要的新型军队。" "朕相信你。"崇祯拍了拍他的肩膀,"大明的未来,就靠你们了!"喜欢魂穿崇祯:我激活暴君模拟器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魂穿崇祯:我激活暴君模拟器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