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63章 哗啦帮聚会
看完样片,张辰又检查了后期制作的进度,即便皮特一再保证他有在盯着,但这种事,不亲自看一看,他始终不放心。
《寂静之地》的后期不算复杂,特效的镜头不算多,他们的时间又充裕。
张辰的要求不算高,保质保量就好了。
其实这样投资的影片,在手里压半年才上映,有些长了。
电影项目,肯定是越早变现越好,拖的时间长了,谁也无法保证会发生点什么。
但张辰想要尝试多地同步上映,付出一些代价还是能接受的。
从新线离开后,张辰一行人返回立方体,《屏住呼吸》即将开机,这是立方体的第一部作品,不容有失。
路上,戴安说起了《行尸走肉》版权的事情。
“《行尸走肉》的作者罗伯特·柯克曼不太愿意把版权卖给我们,他觉得我们是一家小公司,担心做不出他心目中的那种效果……”
原始空,罗伯特·柯克曼不仅是《行尸走肉》漫画的作者,也是美剧的编剧,原版的美剧《行尸走肉》就是他一力促成的。
《行尸走肉》真的是金矿,一部美剧拍了十二年。
十二年迎来大结局。
但大结局只是为了衍生个人支线。
真的是一部美剧吃一辈子。
这么大的便宜张辰想要捡,但他之前就知道这便宜不好捡。
他虽然是重生者,但别人也不是傻子。
好项目烂项目,很多人都能看明白的。
“没关系,我们再慢慢接触,或许等我们出了几部作品后,对方的态度会所有改观。”
对于作品,每个作者都希望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精彩呈现,同时又害怕自己的作品被魔改。
《暮光之城》的斯蒂芬妮·梅尔就宁肯不卖,也不允许影视公司魔改。
但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有时候魔改并非一无是处。
最简单的例子——《绯闻女孩》。
《绯闻女孩》是一部描写曼哈顿上东区纸醉金迷的小说,小说很早就出版了,但一直不温不火,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力。
后来被cw电台看中,制作成了电视剧,风靡全美,反而带动了原著的销量。
但其实原著写的并不太好,整部书的故事第一季就拍完了,后面的完全都是编剧的功劳。
所以说文学作品的作者坚持按照原著改编,其实是把双刃剑。
销量特别好的书这样拍还有可能成功,因为有读者基础,换成其他的就不好说了。
《绯闻女孩》还是张辰那晚骑马的时候想到的,布莱恩·莱福利就是靠着这部戏火起来的。
张辰已经将这部小说列入版权名录中,只不过并没有马上拿下,主要还是没钱。
他在国内是赚了不少票房,但换算成美金在这边,真的不经。
所以他准备等《屏住呼吸》上映后,见到了回头钱再说。
不止《绯闻女孩》,还有《吸血鬼日记》什么的……
《吸血鬼日记》同样是小说,很多人以为它是《暮光之城》的跟风作品,其实不是。
人家1991年就出版了,不过也是扑街,没什么影响力。
直到《暮光之城》上映后,跟着吃了一波吸血鬼的红利,才算再次翻红。
这才被人看到,拍成了美剧,卖给了哥伦比亚和华纳兄弟电视网。
一路上两人正在聊着版权,戴安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找张辰的,对方没有张辰的联系方式,就打到了戴安这里。
挂断电话后,戴安道:“是狮门的詹姆斯·温,他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消息,知道你现在在圣塔芭芭拉,他说今晚他们有个恐怖片导演的内部聚会,想要邀请你一起参加……”
詹姆斯·温?
詹姆斯·温就是温子仁,《电锯惊魂》的导演,现在算是狮门的当红炸子鸡。
一部《电锯惊魂》,预算120万美元,拍摄时间14天,却为狮门创造了超过5000万美金的票房,更别说其他的后续收益。
所以温子仁很红,《电锯惊魂2》虽然他不是导演,但他是制片人。
张辰大概能想明白温子仁的想法,大概是看过张辰的《黑暗侵袭》,把他当做同道中人,想要一起交流看法。
“ok,告诉我时间和地点,晚上我去会会他们。”
他对自己的定位并不是什么恐怖片导演,但不妨碍他参加这样的聚会。
未来他对立方体公司的定位就是出产各种小成本电影,恐怖片,情色片,喜剧片,主打就是一个以小博大。
《屏住呼吸》《人类清除计划》《鬼影实录》《忌日快乐》,其余的还有《五十度灰》和《宿醉》系列,这些都是以小博大的典范,张辰一个都不准备放过。
他没准备把立方体经营成多么了不起的厂牌,就是个提款机。
立方体用小成本爆款在北美赚钱,贴补星辰娱乐制作各种大片,比如《环太平洋》和《流浪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