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代替了廉颇的职务后完全改变了廉颇制定的战略部署撤换了许多军官。他轻敌冒进导致赵军陷入了秦军的包围之中。秦昭襄王见赵国用赵括为将便暗中派武安君白起率兵奔赴前线统兵攻赵。九月白起大败赵括军于长平射杀赵括坑杀赵军四十余万。长平之战赵军共阵亡士兵四十五万赵国几乎灭亡。
长平之战的失败对赵国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它不仅让赵国损失了大量的兵力和将领也让赵国的国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而廉颇虽然因为反间计被罢免了职务但他在这场战役中的固守策略仍然为赵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如果赵孝成王能够坚持用廉颇为将或许赵军就不会遭受如此惨重的失败。
5、破燕拜相
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国力虽然受到了严重的削弱但廉颇仍然带领赵军努力抵御外敌的入侵。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年),燕王喜派丞相栗腹同赵国交好但栗腹回国后却向燕王提议趁机进攻赵国。燕王喜不听昌国君乐间、大夫将渠的劝阻出动了两支军队共两千辆战车命栗腹率军进攻?城(今河北高邑东南)卿秦等率军进攻代地(今河北蔚县东北)。
燕军行进至宋子(今河北晋县南)时孝成王决定派廉颇领兵反击。廉颇在?城大败燕军杀死(一说俘获)栗腹;又在代地大破卿秦等军将其俘获。他乘胜追击五百余里包围了燕都蓟城(今北京市西南)迫使燕国启用将渠为相并割让五座城池求和。此战赵军在廉颇的指挥下以少胜多成为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战例之一。战后孝成王把尉文一地封给廉颇赐号“信平君”并授官假相国。
6、悒悒而终
然而廉颇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太久。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前245年),廉颇带兵攻取魏国的繁阳(今河南内黄西北)。然而就在同一年孝成王去世其子赵悼襄王继位。悼襄王一继位就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他。廉颇因受排挤而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也离开赵国投奔魏国居于大梁(今河南开封)。
廉颇在大梁住了很久但魏王并不信任和重用他。赵国因为多次被秦军围困悼襄王想再任用廉颇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于是悼襄王派遣使者去慰问廉颇看他是否可用。然而廉颇的仇人郭开却贿赂使者让他说廉颇的坏话。使者回来报告说廉颇虽然饭量还好但已经老了。悼襄王因此没有再用廉颇。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颇担任楚将后没有建立什么功劳。他说:“我思用赵人。”但赵国终究未能重新起用他致使廉颇抑郁不乐最终在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逝世。廉颇的一生以忠诚于国家和民族为己任他的军事才能和高尚品德将永远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
三、主要影响
1、军事成就
廉颇作为赵国末期的主要军事将领征战数十年战功卓着。他破齐败燕守卫长平为赵国的安全和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在战国末期堪称一流。
2、政治影响
廉颇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还是一位有政治远见的将领。他明白将相和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因此与蔺相如结为刎颈之交共同为赵国的繁荣稳定而努力。他的这种政治智慧也为后世所称颂。
3、文化影响
廉颇的故事和事迹被后世广泛传颂并成为了许多文学作品的题材和灵感来源。他与蔺相如的“将相和”事迹更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廉颇的形象也因此深入人心成为后世敬仰的英雄人物之一。
四、轶事典故
1、门客反复
廉颇从长平免职回家失去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了。等到再被重用当将军门客们又都聚拢上来。廉颇很是感慨要他们退去门客告诉他:“这没什么奇怪。是以市场上的买卖方式交朋友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您您没有权势我们就离开这本是买卖常理。又有什么埋怨的呢?”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的世态炎凉但也展现了廉颇的豁达和明智。
2、长平传说
廉颇在长平之战中抵御秦军后世据此流传了不少关于他的故事。
赵军运沙:赵国为抗击秦军派廉颇屯兵长平。廉颇发现山腰有大量黄沙便令士卒用牛皮和苇席在山中修起一座座“粮仓”并暗令士卒于夜间拉运黄沙装入仓中。秦兵见赵军军粮积如山不敢轻易来犯。直到长平之战赵军大败后秦军才发现仓中装的全是黄沙。后人便将此山称为大粮山把摩天岭改称营防岭。
巧计退秦军:长平之战时廉颇率军抵御秦军。他出邯郸西门来到离城50里的一座小山下安营扎寨。他令士兵把军中的粮食盛到布袋里都摆到小山上派人严密看守然后四处贴下告示:粮草重地任何人不得靠近违令者斩。白起率大军攻入武安境内探子来报发现赵军粮营大将廉颇带重兵把守。白起亲自前去察看只见赵军营中粮食堆积如山号旗严整于是仰天叹息道:“赵军粮足兵精天不助我也。”急忙下令退兵。从此这座无名小山就被称作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