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朝倭国蛮不讲理,大鸟圭介一方面逼鲜朝否认自己是中国属国,另一方面提出五项二十七条改革方案,强迫鲜朝限期接受。
不过鲜朝当时是亲清的,倭国驻鲜公使馆杉村濬所强词夺理,故意抹黑:“当时的情况是,趁朝鲜变乱之机出兵的清国,暗中有所图谋,本应予以反对,但朝鲜政府不仅无丝毫憎恶之感,反而予以同情”。
鲜朝十分反感于倭国的蛮横,一再督促倭国撤军。
倭国的狼子野心不死。
双方谈判宣告破裂。
这一日,倭国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带着倭国联合舰队准备在周围逛逛,顺便给鲜朝施加压力。
“哼,倭国已经从狗变狼,区区鲜朝也敢敷衍倭国,今天咱们就去近海狂吠,吓不死他们。”
“若是大清前来帮助鲜朝,我们该怎么办?”副官有点担忧。
倭国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带着轻蔑的笑容:“你要是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掌管大陆的话,咱们还是好狗,不过大清嘛,看看这些年大清变成什么样了,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实在不行还可以找洋人调停一下,点钱总能办成的,不用顾忌。”
“说的也是,不得不说,大清是个好政权,若是换成其他朝代,倭国哪有机会。”
天气不错,海面风平浪静。
倭国联合舰队趾高气扬的行驶在海面上。
万朝联军海军划分为四支强大无比的舰队: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这四支舰队宛如四颗璀璨的星辰,各自闪耀着独特而耀眼的光芒。
每一支舰队都拥有令人瞩目的实力阵容。
它们分别配备了 10艘威风凛凛的无畏舰和 6艘气势磅礴的前无畏舰;此外,还有 5艘身形矫健的战列巡洋舰作为中坚力量,再加上众多巡洋舰和驱逐舰等支援和辅助舰只。
不仅如此,朱明更是将大龙王朝所处的时代,将没收的其他各国的大量战舰等等,除了用以教学研究的部份,其他纳入到舰队之中。
甲午战争之时,倭国那所谓的联合舰队,其总吨位不过才区区四万有余。
然而如今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支舰队中的任何一支,其规模与实力都远超于它十倍不止!
建文郑和与永乐郑和二人,分别率领着青龙舰队和朱雀舰队勇往直前。
要知道,他们俩在各个朝代之间经常往返大陆和倭国,对于航线可谓是了如指掌。
此刻,在青龙舰队的指挥舱内,郑和与来护儿正全神贯注地拿着朱明从后世带来的珍贵资料仔细研究着。
郑和不禁叹息道:“唉,实在是太可惜了啊!想当初北洋水师刚刚建立之际,其实力明明远在倭国之上。可谁能想到,后来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导致许多战舰逐渐落伍于时代潮流。若不是这样的话,那场甲午之殇或许就能够得以幸免吧。”
“那只是一方面。对了,把大龙李鸿章叫过来。”
很快,来自大龙的李鸿章跑步过来。
郑和拿出一份资料递给对方:“自己看看,看完之后,你自己把你自己先打一顿。”
朱明也翻看了一下从后世弄来的各种资料。
失败的原因很多。
一、明治维新后的倭国与晚清
明治维新过后,倭国成功地踏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大道,这一历史性的变革犹如一阵春风,极大程度地解放了其倭国的生产力。
在经济领域,他们积极推行改革措施,大胆借鉴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力扶持工业生产,使得国家的经济蒸蒸日上。
同时,倭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通过普及义务教育等手段培养出大量具备现代化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为国家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倭国坚定地走上了工业化的康庄大道,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兴国家。
与此同时,大清帝国却依旧深陷于封建专制制度的泥沼之中难以自拔。至高无上的皇权主宰着一切,朝廷内部充斥着腐败堕落之风,官员们大多不思进取,只知贪图享乐。
更为严重的是,清政府对百姓的思想和行为严加禁锢,极力压制新思潮的传播和科技创新,导致整个社会如一潭死水般毫无生机。
如此一来,两国之间的实力差距便日益拉大,呈现出一优一劣、一进一退的鲜明对比。
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与落后的海军建设理念
清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界的发展变化闭目塞听,尤其对海洋权益毫不重视。
尽管曾经耗费巨资从西方国家购置了大批军舰,但这些举动的初衷仅仅是为了守护大陆,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海军力量。这种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思维模式注定了国家海军战略的被动与挨打局面。
令人惋惜的是,即便在 1888年清朝成功组建起当时亚洲实力首屈一指的海军舰队,在此之后,清政府竟然再也不肯在海军建设方面投入哪怕一分一毫的资金。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倭国很早就敏锐地认识到了海权对于国家崛起的至关重要性。
天孙不惜节衣缩食,小鬼子纷纷踊跃捐款,举全国之力来大力发展海军。最终打造出了一支强大且富有攻击性的海军力量,时刻准备着向外扩张和争夺更多的利益。
三、
在明治维新时期,倭国这个小小的岛国便野心勃勃地制定出了一连串令人咋舌的扩张计划。他们妄图一步一个脚印地征服湾湾、鲜朝、满蒙乃至整个庞大的清王朝甚至争霸世界。为此,他们不遗余力地大力兴办军火工业,并积极构建起一支堪称先进的强大海军力量。
1890年,此时倭国的军费开支竟然占到了其国家预算的整整百分之三十!
仅仅过了两年,也就是 1892年的时候,这一比例更是惊人地提升到了百分之四十一之多。
反观同一时期的清王朝,从 1875年至 1894年这段漫长的岁月里,其军费总支出不过区区 4600万两白银,用于军工方面的投资也仅有 4200万两,两者相加总共才 8800万两而已。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倭国从 1888年一直到 1895年短短几年间,军费支出居然已经高达 4.63亿两白银,这个数字简直让人瞠目结舌,因为它竟是清朝二十年军备支出总和的 5.2倍之巨!
要知道,海军建设从来都是一项极其耗费金钱的事业。
购买一艘艘崭新的军舰、购置一门门威力巨大的先进火炮、采购数不胜数的炮弹以及支付数额不菲的军饷等各项开销,无一不需要投入海量的资金。
可当时分配给清朝海军那少得可怜的经费,甚至连维持舰队的日常运转都显得左支右绌,更遑论推动其进一步向前发展壮大了。
万朝联军海军之所以能够拥有如今这般令人瞩目的强大实力,这其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可谓是难以估量。
要知道,这支强大的海上力量可是足足集合了将近二十位皇帝的共同智慧与资源方才得以打造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