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是随我的姓,姓洛,洛神洛河的洛,日月星辰的星,知道了吗?” 见大家没意见,洛思云又道,“绿梅是我的贴身大丫鬟,也是你们的管事,你们看到她,要像看到我一样恭敬,明白吗?” “如果没什么事,就退下吧,唐明一家留下!” 眼看着众人退下,洛思云扭头看向唐明一家,先是看青三,“你以前的名字叫什么?” 洛思云颔首,“之敏,敏慧之意,不错,就叫这个吧!” 又看向一直站在李梅脚边的唐玉书,温柔的问,“我记得,你叫唐玉书,对吗?” 觉得这样好像不对,又道了一句,“是!” 唐玉书歪了歪脑袋,犹豫了一下,慢吞吞的道,“识字,读了三字经,百家姓!” 看来是个被寄予了厚望的。 唐明颔首,“是的!” “没有!” “给你两个月的时间,可以吗?” “还有要教到什么程度?” “所以,这两个月,我不会给她们安排任何的活计,她们的任务只是学习!” “我想,你会明白这个意义的!” 这个意义唐明当然懂。 生下来的孩子也不再是奴籍,而是良民。 有洛思云给出的大饼在前面看着,唐明果然心动了。 得到保证,洛思云放心了。 次日,让绿梅和大伙说两天后就要开始读书识字这件事。 因为李梅是专门负责大院的厨房的厨娘,还是唐明的妻子。 大院住的人数多,基本都是半大的小子和姑娘,又是第一个月。 因为连带着唐玉书,全部加起来就只有九个人,人数并不是很多。 拆掉屏风、贵妃塌、博古架什么的,放上让人连夜赶制的书案、矮方凳…… 就这样折腾了两天,第三天一早,大院学堂正式开课,唐明为夫子。 为了不让她费尽心思,还花了大价钱培养的人最后变成书呆子,洛思云就花了小半天时间,根据上辈子的经验还有空间书籍的参考,给大家增添了一个项目,那就是——习武。 早上是在饭前的半个时辰,下午则是日落前的一个时辰,练武的内容包括跑步、扎马步、蛙跳……(参考军训内容,自行想象) 觉得思路没问题,洛思云就不再管了。 在此中间,还发生了几件小事。 其实按正常情况下,洛思云救过安安,为了表示郑重,送请帖应该要主人亲自送来的。 作为男主人的张大人又不好一个人来只有洛思云一人住的小院,否则让人看了,容易出闲话。 看到这张请帖的时候,洛思云有些恍惚,安安到现在,还没满百日吗? 这么小就遇到了这么多事,如果当时没遇到她…… 二十三日,因为最近花销有点多,银匝子里的钱薄了许多,恰逢小院院子里最后一批花要开了。 最后不出所望,收入五百二十六两银子,花的钱又回来了,还有的剩! 安安百日宴,洛思云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不去了。 毕竟景国的商人可不像历朝历代那样,不能科举。 最重要的是,她和张家人还不熟,张家不像朱家,朱家有涛儿在,他已经四岁多了,听得懂话,有他做桥梁,她才能和惠娘慢慢熟悉起来。 想想就尴尬,还不如不去呢! 第一件是用牛皮作面,绘了彩绘的拨浪鼓,上面坠的铃铛是金子做的。 第二个是洛思云手画的样子,刘妈缝制的小兔,里面填充的棉花。 兔子肚子里有个小布兜,放了 安安才出生几个月,就经历这么多,身子肯定是有些弱的。 第三个就是送给张夫人的了,一个香囊,里面放了些镇神定魂的药物,还放了些干花瓣…… 将东西打包好,拿给过来接她的元福,笑道,“辛苦你走一趟,我今天不方便,就不上门打扰了!” 元福点头,笑道,“姑娘心意张夫人会收到的!姑娘若是不去,那元福就先走了!” 要不是公子离京前,曾叮嘱过他说,只要洛姑娘不想去参加张大人独子的百日宴,就不要勉强她,他可能就开口劝她了。 说起荷包,不得不感叹一下她现在的变化。 给荷包也只能装比小拇指大不了多少,甚至还藏有污垢的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