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励在偏远的边陲,很隐蔽甚至地图上没有名字的地方工作了六年,他带领团队展开的是一场保卫国家信息安全,看不见硝烟的战争。离开这个岗位他既有不舍又有几分畅快,用他自己的话说:终于可以结束这段”穴居动物“的生活了。 有过一次从隔绝人世的时空回归都市繁华的经历,这再一次的返京他不禁惶恐。回想起上一次回归后的种种尴尬,感觉京城的都市生活不是为他这样的人准备的。 这次他没跟任何人打招呼,火车经过成都他悄悄地下了车。一个人拎着那个过时的军用手提袋,经历岁月的洗涤原来的绿色早已褪去,现在是泛着惨白的土黄色。他一身的装束洁净、严谨,有浓浓的药皂味儿,看着不像个拾荒者,但他的行囊令人侧目。 他不躲避人们审视的目光,不在意他们的窃窃私语,只是在心里问自己:成都已经这么繁华了? 不过,自小老爸就跟自己说过,这里从宋朝就定名成都了,号称天府,自古就富甲一方。 可他儿时的记忆里,成都的生活不能算富裕。虽然老爸挣双工资,老妈一个人在家里照顾他们几个孩子,日子过得也是紧紧巴巴地,想吃个零嘴都得央求大人。他忘不了为了争嘴自己受的那些憋屈。尤其姐姐群莉,从小嘴就刁,爱吃零食,可老爸从来都向着她。 记得老爸从修路工地回来,带回来一盒巧克力,先不说那东西多好吃,光是那个盒子都让人挪不开眼。可姐姐群莉霸占了那盒巧克力,还带到学校去跟同学臭显摆,结果被老师没收了。 回来老爸非但没训姐姐,还说:”唉,孩子可怜呐,缺嘴。“ 老爸去学校替姐姐挨训,好歹把那盒巧克力要了回来。却把巧克力的分配权交给了姐姐,几个孩子心里不服却也不敢多言。那些日子姐姐行使着特权,动不动就拿巧克力相威胁,不听她的就不给巧克力吃。 ”还好被老师没收了,要是被班里那些馋嘴猴儿分了,那才惨呢。“姐姐群莉当时是这样跟自己发感慨的。 蒋励拎着手提袋,其实里面除了些换洗衣服也没什么东西。他把手提袋随便丢在地上,俯身在府南河边的栏杆上,望着府南河水,我终于又见到你了!蒋励心里默念着。 多少年了,在异乡漂泊,梦里不知多少次回到你的怀抱。就像儿时拽着老爸的手,站在你的岸边,听他讲着诗仙李白。眼前的一切熟悉又陌生,河水悠悠流淌,仿佛在诉说着过去。但霓虹闪烁中,飘进耳鼓的不再是丝竹管弦,而是嘈杂的流行乐。 记得小时候,常常在这儿嬉戏玩耍,那时候河道窄,坡也缓,小伙伴们经常在河里捉鱼摸虾,那无忧无虑的时光不会再有了。却如电影镜头一般不时在脑海重现。岸边的垂柳、热闹的茶馆,邻里间的打趣、搭讪。 如今,成都不再是那个古诗里读到的锦官城,它已变身,高楼林立,人声鼎沸的大都市了。街道繁华,人流如织,但府南河依然如故,静静地守护着故乡。 看着河面上泛起的波光,蒋励心中满是感慨。过去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可那些美好的回忆却永远刻在心里。离开家乡这么久,错过了很多与亲朋好友相伴的日子,也错过了家乡太多的变迁。但家乡永远是自己的根,无论走多远,都割舍不断这份深情。 他凭记忆回到之前住的那条街,远远地就听见哗啦哗啦的声音,那种塑料块儿相互摩擦、碰撞发出的声音,让他脸上泛起一丝微笑。 他熟悉这声音,因为从开始痛恨它,到后来厌恶它,再到现在觉得这声音好亲切,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自己从小学生到现在已近不惑之年。 小时候上学回家做作业,这种声音不断地传来,声音大时说话都不得不提高嗓门儿。 老妈总不胜其烦,“这些人,硬(四川话:真的意思。)是安逸。” 老妈是不打麻将的,家里孩子多,就靠她一个人忙活。 后来,尤其从成都去了北京、国外,他开始厌恶这样的声音。就像老说的,这些人就是太闲在了,无所事事。听到其他省份的人评价老家的麻将声,他心里不舒服,但也不反驳,因为他也觉得家乡人在麻将桌上消磨了太多时光,也为他们惋惜。 但当他离群索居,每天坐在办公桌边,面对着电脑,周围的人都是文质彬彬,潜心钻研,几年下来,连吵架红脸都没发生过。有几次吕程给他打电话,问他想不想老妈,想不想北京,他竟脱口而出:“我想一鸣哥 的确,他偶尔会看着那些埋头工作的同事,期望有人会开个玩笑。他很羡慕一鸣哥,觉得他的幽默是天赋,一般人模仿不了。 当山沟里只有风声的时候,他想起了成都街头的麻将声,经过一番思考,他觉得与京城人相比,家乡人生活得更舒适,因为他们有幸保持着群居的习性。不像京城人,自觉不自觉地已经失去了群居的习性,把自己禁锢在一个个狭小、封闭的空间,说他们闭关自守并不准确,别看他们家家关门闭户,却是对别人家的事很关心。会从人家的客人,开什么车进的小区等等来评价邻里,这是他们的乐趣。蒋励觉得与老家人围坐一团打麻将相比,京城人的“上楼”(京城人搬出之前的胡同住进楼房,被他们戏称为“上楼”)真的可怜。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他拎着手提袋,循着哗哗啦啦的麻将声走过去,感觉巴适(四川话:舒适、惬意的意思)得很。他恨自己不会吹口哨,要不然这会儿他一定吹着口哨、晃着膀子走进这条街。他眼前又闪过一鸣哥的身影,在他心目中一鸣哥就是榜样。 不等他靠近就听到了嗡嗡的议论声,那些本来在看麻将的人,开始抬头在看他了。 “这不是桂香家的大小子吗?神了,一点儿没变样。” “人家不结婚、不养娃,没得操心,哪里会老?” “这是从哪里回来呦,他屋里头没的人噻。” 蒋励想停下脚跟这些人说会儿话,但他知道不行,这些年来他觉得自己的表达能力都下降了。跟这些整天饶舌的人交锋,那不是自讨没趣。 他走到街中间,突然目光和一位妇人相遇了,还能看出曾经的信任,尽管现在已经蒙上了一层陌生与恐惧。他站住了脚步,嘴唇动了动,他发现自己真的语言障碍了。 这个跟自己缘定今生的女子,两人交往了六年。他是用了多久才让自己不再想她,如今站在眼前,他真的不敢认。比起眼前这位身材臃肿、面容憔悴的妇人,他更愿意记住之前那位皮肤白皙、身材姣好的幺妹。他恨那个把自己这位曾经的相好“摧残”成这般模样的男人。 想起当初自己把单位一次性付给自己的补助,拿去给她的爸妈,想挽留跟她持续了六年的爱情。但他失败了,败得很惨,这女子的母亲几乎是把钱甩到了老妈的脸上,他现在想起那场景,心都会痛。他不怪这女子,但他也曾希望她能等自己。 此刻他假设着,如果女子等他到现在,会不会比现在看见的状态要好?女子咬着嘴唇,把身前的男孩儿拽了一把,急急地转身走了。那是她的孩子吗?都长那么高了,头抵住她的下巴。他望着女子渐渐走远,感觉她的脚步是那么慌乱。 我并没说什么呀,没说一句埋怨她的话啊,蒋励默默思忖着,迈着迟疑的脚步往他的家走。说是家,其实他也只是看一眼,他连钥匙都没有。 蒋励不喝酒,也不会吸烟。但这个晚上,他不想去住酒店,他知道自己会难以入睡。他有了一个疯狂的想法,去酒吧。这几年,他每到心情烦躁的时候,就会反复地听那首歌《成都》,他觉得那歌就是给自己写的。 他走到了玉林路,走进了那家酒吧,驻唱已经在准备了,他找了一个角落坐下,这一宿他过得开心,从未有过的开心。 第二天,他天亮时走出玉林路,鼻腔里已经闻到了豆腐脑的香味儿,这也是他多年来思念成都的原因之一。在北京,早餐的豆浆油条,他吃习惯的同时也就吃腻了。 成都的小吃别处还真难吃到,他在宽窄巷子一路吃一路逛。一直走到火车站,买好车票又去逛。直到上了火车,他才给吕程发了短信:我明天到京,先别告诉老妈,给她个惊喜。 不一会儿吕程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舅舅,你可回来了,我去车站接你。”吕程的声音听上去悲悲切切地。 “怎么,不高兴吗?听你的话音苦兮兮的,家里出什么事了吗?”蒋励问。 “嗯,你先睡觉吧,明天我去接站,给你接风,到时候再跟你细说。你回来我就有救了,谢天谢地。”吕程语气中是如释重负的放松。 “你现在在哪儿,没跟咱妈在一块儿吧,要不就聊聊吧,反正我也睡不着,我坐的硬座。” 吕程一听就急了,“舅舅,你就是改不了老毛病,就不能对自己好点儿吗?钱不够还是舍不得?我现在就赚钱给你,快去补个卧铺。” “好好好,我这就去补,你也知道,这趟车应该是最挤的,人也最多,车站根本买不到卧铺,都是上来补,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卧铺票。你先睡吧,去补卧铺要排队的。”蒋励想那里吵吵嚷嚷地补票,也没法听电话。 “舅舅,你拿你工作证给他们看,你不用排队的,早点儿睡。”吕程似乎很不放心,舅舅在外面总是宁可吃亏都不愿意与人争。 蒋励到了补卧铺的13号车厢,早已经有很多人挤在补票的柜台前,只要乘务员一露脸,就又有很多人从座位上、从卫生间、从车厢连接处拥过来,嘴里喊着同样的话:“我排着队呢。” 乘务员的心理怎么会这么强大?被一群人闹嚷着还那么镇定地坐在柜台后面,蒋励看了看,觉得自己还是坐到北京算了。他于是走回硬座车厢,他已经快四十个小时没合眼了,本来想猜度一下家里会出了什么事,群芳和谢建华?老妈的身体?想想就迷瞪了。忽然感觉有人用手推他。 “同志,醒醒。”他睁眼一看,穿着制服的乘警站在自己面前,他下意识地摸摸自己的上衣口袋。 乘警问了他姓是名谁,就乐呵呵地说:“走吧,跟我过来,拿好东西哈。” 蒋励于是拿了行李架上的手提袋,惴惴不安地跟在乘警身后,走到堵得严严地,要不是跟着乘警还真寸步难行。走到一节车厢没有灯,黑洞洞的,卧铺?蒋励奇怪乘警怎么会把自己带到这里,他摸着上衣口袋想掏钱。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过来呀,跟我走。”乘警招呼着蒋励,他于是急忙跟上去。 到了车厢最里面,乘警挑起一个布帘子,里面有了微弱的光亮,几个铁盒子上面铺着海绵垫子,明显是乘务员睡觉的地方。 “得,同志,您就在这儿对付一宿吧,钱你自己放好,睡这里我们也不给你补票了。就是到北京要晚些时候出站。”乘警说完就撂下帘子走了。 蒋励来不及多想,倒头就睡了。到了北京站,乘警差点儿把他忘了,火车已经开出了北京站,乘警急急忙忙地往后面跑,见蒋励还在打着呼噜。 蒋励在黄村站下了车,才给吕程打电话。 两人于是约在中关村见面,见面第一句话蒋励就说:“说是没要我补卧铺的钱,这咱俩打车的钱比补卧铺都贵。” 吕程想:舅舅真的是在一个地儿憋屈的,“舅,今天我请你吃好的。”吕程说道。 和吕程分手后,蒋励边往北大走,心里边盘算着。听吕程跟他说了家里的变化,他感觉脑子不够用。邱枫一直都是他最钦佩的人,可现在却让老妈给气走了?是为了妹妹群芳,群芳能带着身孕去非洲找谢建华,蒋励也是没想到,小妹在他心里一直是乖巧、听话的,现在已经这么倔强了吗? 蒋励和桂香一起在筒子楼住下,桂香想:原来这上下铺是给儿子准备的。娘俩聊了大半宿,桂香想起儿子在北大念书时,自己到他宿舍去看他,想起自己当着一群孩子说:“以后家里的事都听你们哥哥蒋励的。” 她问儿子:“这回不走了吧?”喜欢鸿缘的新书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鸿缘的新书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